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际舆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09:30 解放日报

  思想者小传

  赵启正

  1940年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曾在北京中国核工业部第二研究院、航天部上海广播器材厂工作二十年,任教授及高级工程师、副厂长等职。曾多
次荣获上海市和航天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三项发明专利。历任上海市工业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副市长兼上海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及管委会主任。1998年调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谢谢大家对我的欢迎,我一定尽力把报告作好。我想这样安排:我先讲一个多小时,然后,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就看一个28分钟的录像,是我在日本朝日电视台和一位日本主持人就中日关系进行讨论和辩论,是现场直播,里面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和中日之间的一些复杂问题———以此弥补我报告的重点是针对西方,尤其是针对美国的舆论,涉及日本的比较少。最后大家提问,我回答。

  国际环境影响国家发展

  今天,我国的其他产品贸易总体上出超,但文化产品贸易却是严重入超。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的逆差都在10倍以上!索尼娱乐公司把美国的《美女与野兽》引进中国时,索尼的经理跟我说:“中国的演员是一流的,中国的舞台美术是二流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经营却是三流的。”

  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外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我国发展的内部因素有———政治制度(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传统、人民素质(如平均教育程度)、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等等。内部因素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外部因素有政治环境、军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等,往往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并不独立。就像数理方程式本身和边界条件,最后的解和边界条件关系很大一样。

  政治环境

  中国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很多要素,我想重要的有三个:

  1、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是奠定中国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支柱。多年来,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努力想成为常任理事国,目前还没有成功,他们还在继续努力争取。

  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并得到了反馈。虽然各国人民和政府对我们的看法是多样的,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很多友好的因素。

  3、美国对中国的接触加遏制政策

  影响我国政治环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对我影响大是由于美国实力强大造成的: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它的人均GDP是中国的40倍,我国GDP增长8%,只相当于美国GDP增长1%。美国的政策表明对我国实行接触加遏制政策,由此有了一个新名词:containment+engagement=congagement,将congagement单纯翻译成“接触”或是“遏制”都不准确。congagement就好像自动挡汽车的刹车闸:想接触就接触,想遏制就遏制。

  军事环境

  1、中国在美国武器防扩散名单之列

  大家都知道,上次克林顿访华时,双方协议“中美核武器彼此不瞄准”,这也是一种政治表态。美国自己不卖武器给我们,还不让欧洲卖给我们,他们却又极力鼓励台湾购买美国的武器。

  2、《日美安保条约》

  《日美安保条约》使日本成为美国的盟国,同时日本又通过了《周边事态法》,该法对“周边”的定义有意模糊,是否把台湾海峡也包括进去了?我曾当面问过日本的要员,没得到过明确的回答。

  3、朝核问题

  中国周边国家中有核武器的不少了,我们并不希望在东北亚再出现有核武器的国家,我们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

  经济环境

  中国是WTO成员国,WTO有很多国际贸易规则,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环境的大条件。这个大边界条件,对我有利有弊,我们利用得好则利大于弊。

  文化环境

  1、中国文化贸易严重入

  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外国人到中国来,带着他们的文化来,我们走出去,带着中国文化去。互联网发达了,再加上学外语的热潮,文化的国际传播大为方便了。

  我们欢迎世界优秀文化,也留意着剔除糟粕。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是今天,我国的其他产品贸易总体上出超,但文化产品贸易却是严重入超。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的逆差都在10倍以上!

  索尼娱乐公司把美国的《美女与野兽》引进中国时,索尼的经理跟我说:“中国的演员是一流的,中国的舞台美术是二流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经营却是三流的。”是说我们不太善于经营。我们缺少有国际营销能力的文化产品公司,也没有跨媒体的大集团公司,这是明显的劣势。

  2、中文使用国家

  少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又是使用国家最少的语言之一。使用西班牙语的有3亿人,但使用西班牙语的国家有20个。在世界上中文不如英文普及,也是我们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劣势。

  人有“人缘”,国有“国缘”

  人有“人缘”,国则有“国缘”,“国缘”好的国家,在世界上影响力就大,被信任程度高,为了本国利益的国际运作,付出的“成本”就低。可是“国缘”犹如“人缘”一样并非与该国、该人的实际品质一致,这就是舆论的偏差所致。

  舆论环境,这是我今天讨论的主题,那么就把本来与前面几种国际环境并列的这一题目单独提出来,多做些说明。

  以往人们并不特别重视舆论环境,或者只把它视为文化环境中的一部分。其实自从国际社会形成的同时就诞生了国际舆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公众人物的国际形象存在于国际舆论之中。人有“人缘”,国则有“国缘”,“国缘”好的国家,在世界上影响力就大,被信任程度高,为了本国利益的国际运作,付出的“成本”就低。可是“国缘”犹如“人缘”一样并非与该国、该人的实际品质一致,这就是舆论的偏差所致。

  一个国家传播本国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能力,引导国际舆论的能力都属于小约瑟夫·奈定义的“软力量”的范畴。当今强大的国家除了日常的对外传播工作之外,每一有国际行动,小至促进联合国通过一个提案,领袖出访,大至要发动一场战争,都必是“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美国对科索沃、对阿富汗、对伊拉克都是先行“舆论轰炸”,再出动B-2和F-117。

  国际传播力量是“西强我弱”,西方以富有经验的人力和强大的物力输送他们的价值观,像美国之音、自由亚洲广播电台更是专门面对我们,以一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姿态,传播不实信息,干涉我国内政和妨碍我国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政策。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信息的需求倍增,又正巧数字化的通讯技术连续取得重大进展。有了需求,有了技术基础,使当今世界进入了国际信息大传播的时代。

  在国际新闻流动中,西方媒体处于垄断地位,他们的涉华报道,对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比我们的媒体的报道传播得广,影响也大。西方对华舆论也表现得很复杂:总体上看承认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及时报道我国的重大时政信息;但在选题上和评论上则往往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从他们的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出发经常炒作甚至制造一些中国的热点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参与浦东开发的时候,收到一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寄来的一份《波士顿星期天环球报》,其中一版上有一幅漫画:一个人手拿筷子在夹几张小的美国国旗当菜吃,题目是———《世界,要不要惧怕中国?》。因为导言中提到了我描述浦东开发计划的话,我就给《波士顿星期天环球报》写了封信,我说,该文的文章和漫画,我都不赞成,在历史上,中国没有把任何国家当做菜吃,而在近代,倒是总被外国当菜吃。当前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95年),中美应该共同回忆当年共同战斗的历史,将中美战略关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却不幸发表了这样的文章。结果它刊登了,还加了题目———《中国人说,不喜欢弱肉强食》。美国和日本还出版了许多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书,也希望同学们对这些书的内容都能有所了解。这对学新闻专业的人是必不可少的,知己知彼嘛!还有一些其他被炒热的热点问题,如人权、台湾、西藏、宗教、新闻等,也希望同学们特别是研究生们深入调研一下,一方面要明白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题目,炒作手法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要了解我国这些方面的实情。这也算是你们的一项基本功的练习吧!

  去年爆发SARS时,中国政府和人民站在全球的第一线全力以赴迎战,战胜了这个突然降临的灾难,也是为全人类作了贡献。可是一些西方媒体不是同情我国遭遇灾难,而是妄加猜测,制造种种对我国不利的言论,那两个月的美国和英国一些著名杂志的封面图画及标题不只限于政治攻击,甚至是攻击了全人类应友好相处的共同价值。

  对外表达中国人人有责

  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不要吹,越发展越要谦虚。中国发展了,实现了目标,就实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这样搞下去,影响就会很大。对外表达中国不只是专业部门的事,广义上讲应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国民素质的提高自然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形象的提高。

  面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真实情况所知不多,给了对中国抱有冷战思维残余的舆论制造者歪曲中国的机会,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向世界说明中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如果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会遇到障碍。这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需要,是维护我国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的需要。

  我们对外说明中国的能力是我国的“软力量”之一,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去年就说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切实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稳定,对实现我国的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目标越来越重要。

  我们已经具备一些做好对外传播与沟通工作的有利条件: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信息的需求增加。国力增强后,我国在对外传播与沟通方面的投入也有能力相应增加。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也有了对外宣传的初步经验。

  我国的对外宣传要进一步丰富内容、改进方法,要多种渠道并行:新闻发布会;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文化交流。

  a)做好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个日常工作,目前约每周一次,请各部部长介绍各领域发展情况,介绍新的政策,回答中国的问题,报道突发事件。这些新闻发布会,国内外记者参加踊跃,其中80%的发布会的内容都能列入国外几大通讯社的当日重点新闻。新闻发布制度正在扩大到中央各部和省市政府。

  b)发展互联网

  中国的网民现有8000万,受众面广,而且成本较低,效果较好,时效性强。有多种外文网站,丰富内容是当务之急。

  c)改善对外广播

  我国有40种外语广播,问题在于改善远距离传播的落地效果。

  d)外文书刊

  除本办系统的外文杂志外,各边疆省区都有邻近国家文字的外文杂志。中国出版的外文图书质量和数量都在逐年提高。

  e)文化交流

  每年都有中国文化周或文化年在一些国家举行,起到了促进交流和增进友谊的作用。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是外宣的基本资源,国家越进步就越有话可说。但也要注意谦虚,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只是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也有许多前进中的困难。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不要吹,越发展越要谦虚。中国发展了,实现了目标,就实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这样搞下去,影响就会很大。对外表达中国不只是专业部门的事,广义上讲应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国民素质的提高自然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形象的提高。中国进步了,对外沟通的内容与形式也要进步。

  凡是有利于中国的事,就要努力去做,要按中国实际去讲真话,要了解外国人的需要,要按照不同受众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去写,去说,去演。要使我国的声音和国际形象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称,我国对外宣传工作需长期努力,任重而道远。

  清华园里的答问

  我们的电视台也有与官员互动的节目。不过我们主持人的问题常常不会这么尖锐,他们太客气。有尖锐的问题,才容易回答得漂亮。

  学生: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谢谢您今天下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彩的内容,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中国的媒体目前在国际上还是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就拿伊拉克战争为例,我们几乎都是引用来自美国媒体的报道,这样对于我国开展国际舆论斗争非常不利。我非常想听听您个人对此的看法。

  赵: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我们缺少获得直接的信息和资料的机会。美国人事先说,新华社可以参加报道,但是去了之后,不仅中国记者,美国以外的记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不过,我要告诉你伊拉克战争打响第一报道,由于一个特殊的机会,新华社还领先了美联社,获得了第一。

  加强我国对外传播的力量需长期努力,同学们都是后备的力量,即使力量强大了也还需要借助外国媒体表达中国。常驻北京的320多个外国记者,我们给他们采访条件。要让他们充分认识中国,欢迎他们到新疆去,到西藏去,请他们直接采访,自由报道。

  我们(中央电视台)的9频道、4频道在世界各处开始落地。这也是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

  美国上一届政府负责新闻的副国务卿李普曼女士,在华盛顿我见过她,她来北京时对我说,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北京时想演说,你们电视台也没给她安排。我说:“那么,下次来请9频道和4频道来采访。”他们大使在旁边说:“不,还是1频道吧。”(众笑)

  学生:赵部长,您好,您今天来清华做这个讲座我非常高兴,因为我是研三的学生,正在准备我的论文。我论文的题目就是“政府危机传播和对外新闻媒体的关系”。我们知道“危机”有两个意思:危险和机会。当政府遇到社会危机的时候,对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价值体系造成很大冲击,这是它的危害;但是如果我们处理得好的话,对政府形象是很有好处的。我特别想听到您在这方面的高见。

  赵:你已经研究得有一定深度了。的确,“危机”有危险和机会并存的意思。以“非典”的爆发为例,它就是一种危机,处理得好,就可以使我们早日度过困难。处理这种危机的原则是及时告诉公众,公众了解了“非典”的有关情况,就变成了防治“非典”的支持者,也就变成了政府的支持者。危机不仅是政府,任何一个机构都有可能遇到。比如有个医院给人治病,把用过的导管再用一次,再收一次钱,被曝光后,这个医院就会遇到很大的危机。南京的“冠生园”把去年的过期月饼馅做在今年的月饼中,说不定其中还有前年的月饼馅,加上它对这样的危机事件没有处理好,它就倒闭了。

  我们现在很想做一个事情,就是举办危机处理培训班,培训各行业,首先是大企业的发言人。如果我们办这个班的话,就请刚才发问的这位研究生去讲一课。(众笑)

  学生:我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传播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者也十分重要,但是很不幸,在一次会议上中国的两个记者竟然当众打起来了,而且被一位外国记者给拍了下来。您对现在的媒体从业人员这个群体的素质如何评价?

  赵:对那两位当然不能给高的评价了,只能表示遗憾。他们大概不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吧!(众笑)我们的队伍总体还是优秀的,敬业的,有战斗力的。个别的人搞有偿新闻,这些是属于教育和改进的方面,实在不行就只好请他离开新闻行业了,就像我们很好的学院也有被勒令退学的学生。

  教师:您好,我是工程物理系的老师,我知道您也在核工业系统工作过,所以您来作报告,我们感觉很亲切,刚才看您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的录像,我感到很高兴,但您的表情似乎过于严肃。我的感触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政府官员的素质也越来越高,而且大家也变得更有胆量去面对这样的挑战。我希望将来咱们的政府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能够在咱们的中央电视台栏目里举办类似的互动,如果觉得直接上中央电视台或外部环境还不太成熟的话,欢迎他们到清华来互动。

  赵:您是学核物理的。物理学者面对的是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而社会科学面对的是人,人的思想活动,人的行为,人的相互影响。您似乎是两种学科“双通”的人!

  我们的电视台也有与官员互动的节目。不过我们主持人的问题常常不会这么尖锐,他们太客气。有尖锐的问题,才容易回答得漂亮。刚才放的录像中,我的表情是比较严肃,这里有两个原因:它是直播,不是录播。我面对的是大多数日本民众,又是回答极为尖锐的和敏感的问题,如果让日本民众误解,我就失败了。但如果对日本右翼我不明言,我也失败了。我既不能讨好,也不能过度。另外日语我一点都听不懂,我的精力完全在听懂同声传译上,没有一点预想的时间。我想接受采访,回答正确还是首要的原则。

  (节选自《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的沟通艺术》(续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