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长消极源于社会不良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0:21 沈阳晚报

  孩子究竟应不应该管“闲事”?3月3日,记者街头调查,结果孩子热情、家长躲闪。3月4日就这两种不同态度,专家们做了分析。

  家长消极源于社会不良现象

  面对这一事件的调查,为什么家长和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呢?省优秀教师、沈
阳市第五中学金巍松校长认为,一些社会化的东西扭曲了人们最初的正常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使家长们的某些观点变得消极了。社会应该组织一些深入人们心灵的大型活动,发动全社会,提高彼此诚信度。

  社会学家、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旭东教授分析:家长对陌生人的招呼和救助表示出的淡然可以看出,现在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冷谈。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戒备心严重。客观地说,目前社会问题比较复杂,人与人之间矛盾较大,自私心比较严重。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在法律、道德、教育上、社会关系协调上不断改进,人们的觉悟会不断提高,这些问题相信也会随之而解。

  孩子热情体现善良本性

  刘旭东教授认为,孩子们比较天真,对事物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孩子们表示愿意帮助他人,也体现了孩子们本性的善良。

  金巍松校长认为,孩子乐于助人的想法是正常的态度,家长们的淡然以对可以说是受社会一些不信任的现象影响了。但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有可能有一天马路上摔倒的就是你,所以还要将心比心。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能消极地极端告诫孩子“陌生人一律不理睬”,而且应该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的辨别能力。本报记者丁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