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育部称教育产业化将毁掉中国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6:31 法制早报

  □实习记者张雪丽

  2月27日下午,教育部召开2006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了近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有关情况。在谈及教育产业化这个话题时,王旭明表示,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

  教育产业不等于教育产业化

  “教育部从来是持反对态度的。”对于教育产业化问题,王旭明再次强调,不仅仅要教育部反对,政府各个部门都要 反对,人民也要反对,大家共同反对,让教育产业化如同过街老鼠一样,它就没有市场了。

  王旭明在教育部召开的2006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从教育发展中心提出五大观点来反对教育产业化问题, 他谈到,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但是教育产业化就把公益性改变了,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因此,从根本 上就要反对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从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并实施之后,就一直成为颇受争议的话题。这种产业化在我国经历着义务阶段 与非义务阶段两个时代的“考验”。

  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教育部等公共政策部门也多次提出反对“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 公益性的原则相违背的。教育是公共产品或者是准公共产品,但是“教育产业化”把教育的性质给改变了,所以“教育产业化 ”是荒谬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是成本分担机制,而教育产业化不是成本分担机制,产业化就是赚钱、盈利。因此提出 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和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不矛盾的。

  教育产业化百姓不能承受之重

  1999年当教育真正以产业化的行动示人的时候,教育似乎成了很多政府,部门,机关和学校“增加收支”的一条 新途径。尤其对于当年很多新入学的大学生的父母来讲,每年一两千元的学费已经不会再幸运地光临在他们的头上,很多高校 的学费已经翻了将近一番,产业化开始向人们显示其实际的含义。也使产业化的初衷与结果大相径庭。

  不断上涨的学费成为越来越多普通百姓所不能承受之重,而一些高校领导却振振有辞,收来的钱都用在盖教室、修宿 舍,改善教学条件上了。表面看来他们没有中饱私囊,似乎可以理直气壮了。可是,这些钱直接流入学校的“小金库”后,逃 避了社会的有效监督。如此一来,是否会造成“象牙塔”里的腐败,不免让人有些担忧。

  教育产业化,成为引发社会痼疾的诱因!

  基础教育更应放弃产业化

  “有教无类”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说过的一句名言,它用最简练的言语道出了教育的精髓——公平。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育,吸纳社会资金办学是大势所趋。收取学费后,一来可以改善办学条 件,扩大招生名额,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来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来可以逐步实现按市场经济 规律合理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改革收效明显。

  但这并没有改变“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一位在大学工作多年的同志说,花钱转专业,公然向这一神圣法 则提出了挑战,用钱就能买到相当于增加200分的教育机会,这是那些用功的孩子们苦学多久才能累积得到的啊!大学教育 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这样的现实不知会让学子们将来怎样看待社会、怎样看待人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卢耀群对此表示,好的大学必须平衡“社会责任”和“赚钱”的关系,真正世界一流的大学, 不应该是充满商业气息的。在新加坡国立大学,75%的办学经费来自政府,25%来自学费,相当充裕。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可以保证大学不会过度商业化。未来这个比例可能改变一点,我们会将政府拨款减少到60%,从社会和企业赞助吸纳10 %,自己赚5%,商业成份在大学机构中不能没有,但也不能泛滥,不能让大学弥漫唯利是图的商业气息。他强调说:“毕竟 ,大学首先是培养人才、孕育思想和创造发明的机构。”

  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大量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等等,也包 括一些不发达国家在内,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所以,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

  正如王旭明所说,“教育产业化”这个提法从它产生之日起,教育部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 提法。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的教育。这里面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化”字。

  -相关链接-

  何为教育产业化

  数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最终形成了世界一 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硅谷”。对这一成功的案例,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之后,美国 的麻省理工学院、

哈佛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所谓的“教育产业化 ”是指“教学科研成果与生产相结合,从而尽快的转化成为生产力”的一种成功尝试。

  传入我国的背景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亚洲

开发银行汤敏博士在1999年2月19日的《经济消息报》中提出, 若3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达到年招生量200万人的水平,并一律实行全额收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它费用 4~5千元,高校可每年多收学费200亿元,在校消费约为40亿元,再用我国的产出乘数来匡算,这240亿元可拉动1 000亿元的投资与最终消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