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刻在滚石上的诗与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1:13 新世纪周刊

  -文/邓迪

  迪伦用他精致、隽永的文字消解过去几十年出版物对他的涂鸦,他希望把自己勾勒成一个傲慢但很安静的迪伦

  去年,美国歌星鲍勃·迪伦出版

  了自传《编年史》(Chronicles)(第一部)。这对美国音乐界来说算是件大事,不仅是因为迪伦现在的 地位,更主要的是,迪伦从他成名以来,一直就是个备受关注但又非常神秘的人物。一方面,他想方设法隐瞒自己的过去,另 一方面,媒体对他穷追不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中,人们就没有从他嘴里挖到什么有价值的好料。迪伦在媒体 面前的谨慎、机智,一直把他的一切都锁在云雾中。所以,美国人设立了一门新的学科——迪伦学,专门研究迪伦的一举一动 。

  当这本《编年史》出版后,迪伦学家们当然如获至宝,可以从迪伦亲手写下的字里行间中对他展开新一轮研究,相信 再过一段时间,一批新的迪伦研究学术著作会摆在美国各大书店的书架上。这就是迪伦,一个美国大众文化史上的符号级人物 ,一个永远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

  关于迪伦,以前国内的出版物上介绍的文字不多,基本上都是围绕他的音乐,对于他的背景,也都是一鳞半爪。而从 非音乐角度介绍他,往往把他的地位抬得很高,但却鲜有翔实故事。1985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学者莫里斯· 迪克斯坦的学术著作《伊甸园之门》,其中的“重访摇滚乐时代”章节有对迪伦的介绍与评论,这大概是国内出版物中最早、 最多对迪伦描述的文字。但由于迪克斯坦是位学者,他在评述美国60年代文化时仅仅是把迪伦当成他研究体系的一个点,难 免会有很多局限,那就是,他向人们介绍的是一个被神化、符号化的迪伦,而不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迪伦。这本书出版的时候, 国内还听不到他的音乐。当我们再用这些理论研究出的结果指导自己去听迪伦的音乐时,难免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站在一 个动荡的60年代文化高度而不是从音乐角度去接近迪伦。所以,多年来,中国人对迪伦的认知就像他那张脸一样,苍白而没 有表情;对他到底为什么成为60年代青年代言人,答案也像在风中飘荡一样,不知所云。

  说是编年史,但如果你把书从头看到尾,会发现,他的编年性其实很差,与迪伦有关的年月日,在书中出现的并不多 ,但对迪伦稍有了解的人,应可以通过文字推测出他写的是哪一段时期的事情。或者,迪伦认为,有关他自己的文字太多,自 己用不着去再把时间地点写得那么明白,还不如继续捉迷藏。

  当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初我希望从书中了解到他的文字与音乐的关系。事实上,书里面提到与他音乐有关的文 字不多,或者是间接含糊涉及一两句,更多的文字像是

散文或随笔,信马由缰,连缀着他的生平。

  不得不佩服这个民谣诗人,哪怕他写一些极其细小的事情,也都用诗一般的语言,看上去很多事物并不关联,但是在 迪伦的语境下,就变得那么优美。“厨房的那头,一道银色的月光穿过窗户的空格照亮了桌子。这首歌似乎碰到了墙上,我停 止了写作,很想点一支烟,冲个热水澡。”“还是和从前一样——我先被人领着经过一座独木桥——继续往上走——远处有一 株早已死去的树,树枝从树干上伸展出来——一切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生动。”迪伦的文字很细腻,他很敏感,他喜欢用这些 文字描述他看到的世界。假如,你不是一个迪伦迷,甚至,对这个如雷贯耳的人一无所知,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不会有障 碍。它是很有启迪性的读物,也许书中没有记者、乐评人笔下的那种戏剧般的

艺术人生,或者,迪伦用他精致、隽永的文字消 解过去几十年出版物对他的涂鸦,他希望把自己勾勒成一个傲慢但很安静的迪伦。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