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非中国造”与“唯中国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15:40 时代信报

  一个带有明显贸易歧视性的“非中国制造”商标申请,日前出现在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官方网站上。一家在直布罗陀 注册的Alvito公司向欧盟提交申请的这种“另类商标”一共有三个,分别是两个图文商标和一个纯文字商标。一旦批准 ,“非中国制造”的商标在欧盟25个成员国内都是有效的。

  姑且不论这种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声誉有着无形负面影响,甚至涉及民族尊严的商标申
请,最终是否会被欧盟批准。我 觉得,作为听闻此事的国人,不妨冷静面对,思考一下人家为何只对咱中国“情有独钟”,而不去申请除了中国之外的“非х 国制造”的商标呢?

  抛开纯粹的“恶意抹黑”因素,我想这个听起来相当刺耳的“非中国制造”,似乎有两层暗藏的含义。一是把中国制 造的产品,归入了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落后的行列;二是使人有意无意地联想到中国产品的质量低下,甚至粗制滥造。

  “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实际表现能力到底怎么样?实话实说,即使没有这个申请中的“非中国制造”

商标来刺激一 把,我们也是看到了与先进国家在产业竞争中的差距和不足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提到的“衬衫、裤 子换飞机”。
中国经济
的发展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引起世界瞩目,中国人民也变得越来越富有创意与活力,但是在8亿件衬衫的 背后,我们其实不必回避,在外人眼里,可能仍是一个勤奋、劳碌而贫弱的主观印象。

  记忆颇深的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新华网转载了美国主流媒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篇文章。文章中,一位美国 普通家庭主妇以《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讲述了她的家庭戴着有色眼镜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 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这户美国家庭“一团糟”的生活经历,似乎比申请中的“非中国制造”商标更让咱们感到舒服与开 心,而细细一想,两者却有交汇的共同点——中国制造产品的普遍廉价。一个例子是,同样买双孩子穿的鞋子,无论是

意大利 进口的,还是得克萨斯州“土著”的,一个价,都是60美元一双,而“中国制造”却只是它们的六分之一。

  对于“非中国制造”的商标申请,我们显然不会听之任之,而且也完全有理由通过相应渠道去提出异议。但坏事未必 不能变成好事,至少,也让我们愈加紧迫地认识到了亮出更多“唯中国创新”的重要性。毕竟不能忽视一个事实,我国外贸总 额虽居世界前三位,但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只占外贸总额的2%。我想,等到咱们有了自主创新过硬实力的那一天,就算鼓 动人家去申请“非中国制造”的商标,人家也要连连摆手、一口回绝了。司马童/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