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在别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2:23 现代快报

  若干年后,陈爱兰用大雪悠扬四个字来形容那一年的冬天。她说,1968年那个大雪悠扬的12月份,全班40多位同学中只有6名成分好一些的学生留校继续念书,陈爱兰和其他30多名城市里长大的同学一起被下放到了江宁农村,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插青生活。

  16岁,为口粮而人生

  1968年,陈爱兰不满16岁,正在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念初中二年级,姐姐、她、弟弟还有父母一家五口人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这一年年末,党中央说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号召每个家庭中必须有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家中本应该由大姐下放,但因为姐姐从小便一直体弱多病,陈爱兰咬咬牙要代替姐姐去体验农村生活。

  陈爱兰心里清楚父母亲都是工人,家里的条件并不好还要承担着姐姐和弟弟的学业,她必须不再依赖父母,她必须自力更生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按照当时的规定,每年年底将按个人劳动工分的多少来换取相应的口粮,劳动工分越多得到的口粮自然也就越多。

  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人生最初的道理支持陈爱兰度过了开始时最为艰难的一年。每天天还没亮,陈爱兰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下地干活,当别的知青都知道该如何偷个懒生个病或称家中有事时,她却从未请过半天的假,因为表现优秀,每到年底她的劳动工分都会比其他知青高出许多,而每当可以带着很多口粮回家过年时,陈爱兰的内心是充盈而快乐的,这让她觉得日子尽管艰苦但活得很充实。

  蚂蝗像橡皮糖一样往她肉里钻

  夏天是陈爱兰最不喜欢的一个季节。似火骄阳下,在水田里干农活,在把裤腿卷至膝盖后小腿整个便伸进了水田里,一只只大蚂蝗像橡皮糖一样粘在她细小而娇嫩的小腿上,当她死命地用力拽这一只只蚂蝗时,谁料却是越拽这些蚂蝗越是拼了命地往她肉里钻,这种钻心的疼痛现在想来仍然会令陈爱兰胆战心惊。被蚂蝗叮的次数多了,陈爱兰总结出了一个经验,这些讨厌的东西是只能拍不能拽的。

  每天除了在地里干活,农村的娱乐生活少之又少,陈爱兰和其他几个姐妹们并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她们最盼望的就是村里的露天电影,方圆十里之内的村民们也会像赶集似的齐聚在打谷场上。

  为了占据一个好地形,陈爱兰和姐妹们总会早早地从宿舍出发,随着人越聚越多直至黑压压一片,人声鼎沸中电影开始播放了,依然是上一次放的那部名叫《南征北战》的电影,但陈爱兰仍然看得是不亦乐乎。

  残酷青春抹不去的记忆

  1973年年初,天寒地冻。大队长突然找到陈爱兰,“快去公社一下,有急事!”话音刚落大队长便匆匆地骑着自行车离去了。丢下手中的活,陈爱兰一路小跑来到公社办公室,“小陈,这几年你干得很不错,我们一致推选你代表公社参加县里组织的优秀知识青年代表表彰大会,尽快将这几年的劳动体会写成一个小结,到时候各个公社的知青代表将会互相交流一下。”气喘吁吁中,陈爱兰已经开心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内心的兴奋已经让她整个人有些眩晕了。

  两天后陈爱兰登上了开往江宁县城东山镇的汽车,一路上她不停地朝窗外张望着,期待并想像着自己走进礼堂、捧上奖状后的那一刻,不禁热血沸腾。上午九点钟,表彰优秀知识青年代表大会正式开始了。她在等待着一个熟悉的名字在这宽敞的县委礼堂中响起。“来自龙都公社的陈爱兰!”从台上传出的洪亮声音直达陈爱兰的耳膜,而这个声音陈爱兰仿佛已经等待了整整五年。

  在受到县委表彰的一个月后,陈爱兰留在了公社知青办工作,一年后被公社推荐到南京电力专科学校学习,重新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校园生活,直到1976年回城。

  现在的陈爱兰已经在电力部门工作了几十年,生活平静而安逸,只是每每想起当年的知青岁月,仍然会陡生出无数的思念,她会花一个晚上的时间久久凝视着这当年仅存的唯一一张知青集体照,细细体味那时的人、那时的事……见习记者汪洪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