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天价医疗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2:07 京华时报

  新闻天价医疗费多收20万

  据《健康报》报道,“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的调查结果,日前由哈医大二院麻醉科主任李文志披露给媒体。

  李文志说,事情已经处理完了,但是结果迟迟没有公布,因为调查结果和当初报道
的差距太大。医院纪检委书记被撤职,院长停职检查,血库主任、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被撤职。李文志说,初步调查结果是:患者住院68天,花了132万元人民币,调查组查出违规收费20万元。其他费用都是患者个人自己买药和请专家的。

  《财经》杂志则披露了病人家属以“钱权之势”影响和主导医疗过程的内幕。

  直评期待天价医疗费事件的立体真相

  沸沸扬扬的天价医疗费事件,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人从天价的“案值”与庞大的专家会诊队伍上,怀疑其有着与一般患者全然不同的特殊背景。现在,这一背景的基本轮廓,总算是比较清晰地展示出来。但与此同时,刺激我们神经的,也由此前的“天价医疗乱收费”,又另外增加了“钱权背景一路通吃”的丑恶。

  从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到,患者家属的“背景”能量蔚为壮观———“67天里,共有20多位来自北京和哈尔滨的专家进行了100多次会诊”、“违规住进ICU,且成为ICU的小特区”。在明知患者几乎没有救治可能的情况下,这样的景观对没有背景的普通患者,形成了一种潜在的资源侵占。

  这样的“背景通吃”现象,在社会上很有代表性,之所以刺激公众的神经,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背景直接挑战规则。背景,尤其是权力背景,常常能够办到那些通过正常规则想办而无法办到的事。背景呼风唤雨的能量,对正常秩序、规则形成了最直接的挑战。

  二是背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为浑水摸鱼者提供条件。在这起案件中,医院的乱收费是无法抵赖的。

  在社会生活中,依靠权力背景分得更多社会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调查组在公布此案真相时,除医疗乱收费这一个角度,更要将此案尽可能全面、立体地呈现于公众面前。让人们看看,到底是谁在蚕食自己的利益。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3月8日文/马龙生

  求是天价医疗费事件远没到“转型期”

  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似乎正在悄然“转型”,由一个“看病贵”的典型转换成为“富人垄断医疗资源”的典型。

  上述报道中耐人寻味的是,在相对简单的调查和处理结果报道之后,媒体用了大量篇幅来探究患者家属是否有很深的“高官背景”,并指出这起事件昭显了病人家属以“钱权之势”影响和主导医疗过程的严重后果。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天价医疗费事件是不是已经悄然完成了由“看病贵”到“富人垄断医疗资源”的典型转换过程?

  对天价医疗费事件,公众期待的是由卫生部作出权威调查结论。550万元缩水到132万元,其间差距确实太大。但差距大小不是问题,只要手握事实。卫生部正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澄清问题、挽回影响。现在,却由一个当事医院的麻醉科主任来透露调查结果,难免让人觉得失望和怪异,难免对事情的真相持有更大的期待。所以,在卫生部公开调查结果之前,天价医疗费事件的“转型”还没有依据。

  更重要的是,即使“富人垄断医疗资源”的现象的确存在,也不能以此转移公众对于“看病贵”现象的关注。我们不妨拿已经公布的数字来看。68天花了132万元,涉嫌违规收费20万元,这固然与患者家属的控诉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一个病人身上违规收费就达20万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个事件中的患者家属的确是有钱人,但这显然不能成为医院乱收费的借口。所以,只要这20万元乱收费存在,天价医疗费事件就还是“看病贵”的典型。

  不错,有钱人垄断社会资源是一个问题,不独医疗资源,还有教育资源、房产资源。防止富人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垄断,同样值得舆论去关注和追踪。但是,发生在哈尔滨的这桩个案之所以引起社会的长久关注,关键在于“看病贵”的现实遭遇让太多的人产生了强烈共鸣,而所谓富人看病的奢侈化并非问题的主要方面。富人的奢侈并不必然造成全社会的“看病贵”,所以公众并不希望就此转移话题,作为“看病贵”标本的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仍须追问到底。

  摘编自《潇湘晨报》3月8日文/周之南

  追问为何不在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

  对这桩轰动一时全国热议的重大新闻事件,新公布的事实给出了一个相对更可以接受的交待。但是,另外一个事实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这一事件其实早已调查清楚,只是迟迟未向公众和媒体披露。

  报道说,拖延公布调查结果,是因为它与当初报道的差距太大。这个理由几近反讽:如果相信调查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那么与之差距颇大的“当初报道”,显然可以被认为充满谬误。为了缓解公众情绪、矫正公众舆论,“真相”(或最接近真相的信息)难道不应该在第一时间得以公布吗?

  以最新调查结果纠正“当初报道”,如果差距较大,可能会伤害最初消息源的信誉。但是人们其实可以原谅新闻求奇求快的莽撞,事实向来都是滚动而出,真相的发掘总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公众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应该在第一时间公布信息。这不仅是简单的知情权话题,这背后的逻辑终点,更是权威信息方与公众之间的权责关系。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3月8日社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