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才三大弊端:论文定成败 外语行否决 文凭论高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10:39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以发表论文数量决定成败、“一刀切”地使用外语否决权、单纯用文凭、学历论水平高低的人才评价弊端,在两会代表、委员中引起关注。

  让论文回归原位

  “现在我国以论文数尤其是SCI(科学引文索引)录用论文数作为衡量学术工作
的最主要指标……很多单位都把这一指标的高低和待遇、奖励、经费分配、职称评定密切挂钩。这是一大误导,导致了教师及科技工作者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全国人大代表钱易指出。而实际上,SCI在国外只是图书馆所编的索引目录,是便于学者查找资料的工具书。

  “国内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如三峡水利工程、杂交水稻等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是世界一流成果,但并非表现为大量论文,因为凡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科技项目都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在这期间不可能发表很多论文。”钱易代表说。

  让外语学以致用

  “现在社会上几乎各类人员的任用、提升都以考外语为前提,迫使大家苦学外语,而不去深入钻研自己的业务。”钱易代表指出的这种现象,引起大家的共鸣。代表、委员们认为:外语作为任用和提升的前提,在不少领域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助长造假之风。

  黄维义委员说,对外语的要求应从政策上有所改变,要结合具体岗位分析,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掌握外语,不要把通过外语关作为硬性规定,外语要学以致用,不能成为摆设。

  让能力重于学历

  “博士里面有庸才,工人里面有人才。如果我们评价人才按学历、职称来进行,将难以培养、选拔、引进和激励真正的人才,路肯定会越走越窄。”代表、委员们对此非常认同。

  钱易代表说,现在有一些在职人员花钱、甚至用公费到高校申请做博士后研究,实际目的并非做研究工作,而是图一个虚名。这样的标准如果不及时调整,会埋没许多有能力但文凭不够的人才,而一些能力不足却文凭高的人又会浪费大量宝贵资源;而且会给社会评价人才造成混乱。

  ·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