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们也是温州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11:05 温州都市报

  行走在这个城市,有一个人群容易被我们忽视:皱纹、白发是他们的外表写照,板车、大袋子是他们的职业特征。老年民工———他们游走于城市边缘,他们同样生活在温州这片蓝天下,可是和温州的社会生活,他们似乎离得很远———

  

他们也是温州老人

  大多数老年民工只能从事这些手艺活

  

他们也是温州老人

  正在收购废品的老秦

  住房搭在垃圾上

  在市区双屿下寅一个很大的垃圾场,经常会出现一个拾荒老人的身影。他弯着腰走路,其实他并不是驼背,弯腰是为了在垃圾堆里更容易找到如矿泉水瓶子等可以卖钱的废品。老人在每一条街巷细心地搜寻着,发现矿泉水瓶子,他脸上的皱纹就会舒展开来,以极快的速度拣起来,放到身后的大编织袋里。这意味着,他又有收获了,尽管他的收获是那么微不足道。

  拾荒老人姓陈,70岁,安徽临泉人,8年前和老伴、儿子一起来到温州。不久前,记者来到双屿下寅拾荒老人老陈的住处,他家就住在垃圾场里,棚子就搭建在垃圾堆上面,旁边还住着三四十户的棚户人家。

  按常理讲,70岁的老人应该在家安享晚年了,但是他不能。老陈说家里欠了近5万元的债,老伴去年过世,儿子又出了工伤事故在家休养。老陈不得不挑起家里的重担。

  老陈告诉记者,刚来温州的时候,他在儿子上班的厂里打扫卫生,前年因为儿子出了事故,老板在支付医药费后,就把他父子俩都辞退了。老陈后来到好几个工厂里寻工,可老板大多认为他年龄太大了,虽然同情他,但又排不出可让他做的事情来。做门卫吧,身体不够格,做普工吧,以工作量论工资,老陈年纪大了动作慢,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吃饭。

  在老乡的指点下,老陈发现拣垃圾卖钱居然比在厂里上班赚得多,于是他也加入了拾荒队伍。“我早晨做好饭,出去拣一趟,下午再出去拣一趟。”他说自己靠拣废品每年也有八九千元的收入,可是舍不得花,为了还债,他把自己吸了三十多年的烟也戒了。记者前去他家时,刚好是午饭时间,他的下饭菜是一小碟酱菜。“我每天吃这个,托人从家里带过来的,合我胃口,能吃饱就行了,在外面哪能讲究吃穿呢,虽然辛苦点,但我想在我还能干得动的时候把债务还清了。”尽管年事已高,老陈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有打算的。

  种田不如收废品

  在市区西城路上,一个推着自行车收购废品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他那麻利的动作,可以判断他干这一行的时间不短。老人告诉记者,他姓秦,今年62岁,来自河南信阳。“老婆孩子都在温州,但我来温州只能收购废品。”老秦说话的时候,他的鼻子不停地吸着,可能因为感冒了,鼻涕水不听话地流出来挂在他花白的胡子上,一晃一晃的,他也没有擦一把。

  “我们离开老家到温州来,就是想多赚点钱回家,儿子娶媳妇要钱、盖房子要钱。这钱靠种地是赚不来的。”老秦的衣服鞋子上沾满厚厚的黑色油污,他捆完废纸,不时用手在衣服上擦拭,上衣的前襟被他擦得油光发亮。他说以前在老家种地的时候,别说靠种的玉米卖钱,就是吃都不够。“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很少把钱寄回家,干脆自己出来看看,这里赚钱比在老家容易些,还是出来的好。”

  三轮车是“白卵”的

  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日子里,市区西城路口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坐着一位身穿蓝色劳动服的老人在那里抽着烟,他没有像别的车夫一样去抢生意,显得特别落寞。记者见他空闲,便与他攀谈起来,老人叫梅士兵,青田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小儿子还在念大学。

  “家里穷,我到四十多岁才结婚。前几年我还在工地上做事,后来年纪大了吃不消,包工头也不雇我了。我想自己还有点力气,就来踩三轮车。”梅士兵的三轮车是没有营运牌照的,只能躲着交警在小巷里骑。他年纪大了生意不好,一天要在街上转十几个小时,才能有几十元的收入。记者劝他租一辆合法的三轮车踩,他算了一笔账说,这就不合算了,租车要交租金,除掉自己的房租、水电等生活费用,每个月要寄500元生活费给上大学的儿子,再交租金就所剩无几了。

  一谈到读大学的儿子,梅士兵的脸上就荡漾起笑容。“再熬几年,我就回家享福了,儿子工作成家后,我就不再骑三轮车,可现在我还得干。”给儿子寄钱,是老梅每个月最开心的事情,谈起平时的消遣,他想了半天说:“没有。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再多拉几趟客人了。”

  生病不去医院治

  来自河南的陈安积今年63岁,在温州已经十年了,可算得上是个老“温州人”,令他“烦心”的是:他在温州总是没有固定的场所,十年已经搬了10多个家。记者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市区半腰桥的一拆迁空置地,由于工程没有开始,这里成了一个露天大垃圾场,垃圾场外面空置的房子,住着几户人家,都是陈安积的河南老乡,陈安积利用拆下来的废料给自己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小棚屋。

  “棚屋里没有电,我们二十来个用户共用一个水龙头,每户每个月要交20块钱的水费。”陈安积看起来很瘦,他没有到工厂里打工,靠捡垃圾赚点钱。从他老乡那里,记者了解到陈安积的儿女都已经成人并且也已经工作。照理,他不用出来“混江湖”了。可令记者吃惊的是,他还把自己的钱分给孩子们用,“年轻人需要花钱的地方多。”老陈虽然连房子都舍不得租住,却还得省下钱来接济子女,不过他觉得很开心。

  提起陈安积的节省,连他的老乡都连连摇头。他体质不好,感冒是经常的事,可是,他治疗感冒的惟一方法就是“拖”。他说自己去医院去怕了,一次,他感冒发烧,就去附近的一家医院看病,花了他200多元钱。“一个感冒就这么贵,真是太吓人了。”从此以后,老陈对付生病的办法是能拖就拖,拖得受不了了就用土方法治治。

  他们容易被忽略

  记者花了一周时间调查在温州老年民工的生存状况,发现他们几乎有一个共性:不在工厂里上班,一般以拣垃圾为生,绝大数拒绝去医院看病,从来没有在这里参加过文化娱乐活动。温州市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宋乐稣分析,现在来温打工的民工老人占的比例不多但数量也不少。这些离开农村到城市中来的老人,可供他们选择的工作机会不多。根据他前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城市中的老年民工一般生存的空间很小,大都从事边缘性的工作,其中拾荒者占了多数。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温州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龚崎现对城市中的民工问题比较关注。他认为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促使他们背井离乡,加入了漂泊的队伍,他们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的偏远山区,在本地收入少,缺乏社会保障,促使他们即使年龄偏大也得外出谋生。他们在异地他乡奔波,同样为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到温州后,因为年龄、技能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无法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成分高的工作,相对来说他们工作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得不到什么保障,容易被所处的城市忽略。

  在同一片蓝天下,谁都有梦想的权利,“其实一个人需求的并不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富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有个安定的职业,有一份足够维持尊严的收入,能做到这些就不错了……生活应该给每一个愿意努力工作的人提供希望……给他们希望,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曾热播一时的电视剧《浪漫人生》中的台词也许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本报记者王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