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遏制“台独”循利益而动 美国等着看中国的筹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13:37 中国台湾网

  人民网3月10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署名杜平的评论员文章,认为美国政府在台湾当局“废统”一事上表现得摇摆不定,语调反复,并认为美国是在观望中国大陆政府的态度和手中的经济、政治筹码。

  文章写到,克林顿时代的商务部高级官员罗斯科夫在其新著《管理世界》(Running the World)中,对美国政府最高决策层的内部运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评论。他说,作
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对全球事务的决策机制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参与决策者普通之极,就像自己的任何一个“中学同学”那样,从他们身上看不出有任何过人之处。

  最近以来,在台湾当局“废统”或“终统”问题上,美国政府所采取的行动和作出的表态,都明显带有平常人所具有的缺陷。美国的立场摇摆不定,态度反反复复,甚至前后矛盾,导致其言行模式与超级大国的身份看上去很不相称。应该可以说,这与决策者的平庸特质多多少少都有关系。美国也会屈服于压力。

  然而,除了常人的缺陷之外,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决策过程,还有其他特点,包括在原则和利益之间经常找不到平衡点。

  陈水扁2月27日宣布“终统”,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发言人在此后一个星期之内,作了四次公开表态。仅在3月2日那一天,国务院发言人就两度出面,先是在例行记者会上声称陈水扁没有“废统”,也没有改变现状,然后紧接着又以书面声明的方式予以追补,不仅从前述立场上退缩,而且还对台湾当局发出狠话。前后立场和态度差别之大,简直判若两个政府。

  这种阵脚紊乱的状态,显然是美国受到了外力作用的结果。在台海事务中,美国的地位看上去一言九鼎,但是,由于“利”字当头,并且轻视或者不讲原则,所以,美国政策的软肋也暴露得很明显。在“废统”问题上,美国的立场之所以东倒西歪、忽左忽右,原因就在于它有这个易受攻击的贪利的缺陷。

  因此,说到底,台湾问题最终还是两岸之间的事情。美国的影响力即便再大,其决心却经不起利之诱惑和外力之消磨。所以到头来,美国的力量都有可能被两岸的任何一方所利用。但关键的问题是,北京和台北之间,谁的诱惑力更大?华盛顿正在待价而沽。

  陈水扁的“终统”之说最初在华盛顿获得过关之后,中国大陆有些人开始责怪美国人在暗中怂恿,甚至还如梦初醒般地说出“美国人不可靠”的“马后炮”之论。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人一直就是不可靠的。这一点没有什么大惊小怪,重要的是要利用美国,并不是要依靠美国。假若美国人真与陈水扁暗度陈仓,那么,拥有更强实力、更大影响力的大陆,为何就做不到与布什政府暗通款曲?

  对两岸之间的某些具体事件,美国不可能像海峡两岸那么如此敏感,所以不可能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作出某种反应。“废统”或“终统”,对两岸是天大的事,但在美国政府目前的政治日程上,可能都排不上号。只要局势没有失控,只要感受不到不可回避的压力,美国就会得过且过。

  当然,美国是自私的,它没有成功阻止陈水扁“废统”,北京方面有理由感到失望。但是,若把责任全部推给美国,责怪它没有尽力,那么,人们就不禁要问:这本来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自己没有做到?假若不是美国施压,陈水扁还会费尽心机地把“废统”改为“终统”吗?在假手美国的同时,北京是否做足了予以威逼利诱的功夫?

  迄今为止,美国出面处理“废统”争议的官员,依然是较低层次,连副部级官员都没有公开露面。这虽然有可能确实意味着美国对局势的判断并不紧迫,但也显然表明,在胡锦涛即将访美之际,台海地区这一最新局势,大大增加了美国手中的筹码以及对中方的期待。一言以蔽之,在如何对待“台独”的问题上,布什政府正在待价而沽。对美国也要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中美双方增加共识和继续合作的可能性之所在。自从“废统”风波发生以来,北京方面公开表态的层级,已经上升到最高领导人,而华盛顿方面依然保持在司局级层次。这表明,在美国最终形成决策之前,中国还有巨大的运作空间,还有可以充分利用的可塑性。

  美国对中国究竟有什么期待?商业利益、贸易让步以及国际合作等等,中国现在都有能力诱之以利,填其胃口。

  但是,美国企图通过台湾问题来遏制中国,不断玩弄两面手法,在阻止“台独”行径时半心半意,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对崛起中国的战略意图,依然怀有深刻的疑虑,尤其担心它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中国的挑战。

  因此,中国在政治上向美国继续作出合作的姿态和行动是非常必要的。中国还是要一如既往地以和平与合作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要让美国人相信中国不是台海和平的威胁,而是在现有国际体系中值得美国信赖的伙伴。只有如此,美国才会认识到,它与中国共同制止“台独”是值得的,也符合它自己的利益。

  在塑造国际和平形象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可能会抵消中国和平攻势的过激言论,包括对“台独”分子已经失去威慑效果的空洞的恐吓。这些情绪化的言论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还会增加国际社会的疑虑,为“台独”势力提供“中国企图武力改变现状”的口实。

  (作者杜平 《联合早报》评论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