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 初中择校已成过街老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22:06 南都周刊
记者手记初中择校已成过街老鼠

  午休时间,小东去坐地铁,一站一站地坐过去,又一站一站地坐回来,无所事事。因为不想看到同学午休时间复习功课,因为回家会听到奶奶的唠叨。 插图 李峰



  记者手记 初中择校已成过街老鼠

  记者 苏岭 广州报道

  初中本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突然豁开了教育的一个口子,这使本来并不平衡的教育再度裂变。“有钱的孩子才有书读?莫非贫困真的会出现代际遗传?教育公平的路在哪
里?”,因信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而踏入教育行业的斯域开始困惑,甚至对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

  她没法问同事。课余年轻的同事忙于进修,以增强职业竞争力;有资历的老师要去补习班上课;更像商人的校长把工作重心放在择校那边,找他不等于找茬?

  其实,我们也有着同斯域一样的困惑,面对困惑,唯有多问。

  优质初中是求学直通车?

  “择校费绝对是被逼的。”

  当听到有人说择校初中是一种个性化选择时,目前就读于广州六中高二的王鹏程脸露忿然,一改之前的平静、温和。他非常清晰自己的家境是如何从过去的举债度日,然后一点一点改善,因此非常体谅父母的不易。

  按照广州市过去的小学升重点中学所采用的保送加推荐的模式,成绩优秀的王鹏程本可以直入六中。但2001年,王鹏程小学毕业的这一年,广州初中录取开始由计算机随机派位决定,民间称之为摇珠,并且重点中学的初中规模被极大压缩,试办示范性高中。六中招收最后一届公立初中,只设两个班。同时,开始招收第一届择校生,共4个班,考试选拔,学费3.3万元。

  王鹏程的初中同学林靖是自己作的择校决定。回过头来看,林妈妈觉得孩子很有远见。林靖小学时毫不出众,读了六中才好起来,现在被分入高中的重点班。

  林妈妈说:“他是那种随大流的孩子,去到普通中学,成绩已经排在前面,就不会再去努力了。到了重点学校,看到还有人比自己好,便给自己施压,拼命向前。”

  林靖只顾埋头学习,但班上同学物质上的一些攀比也落入他的眼里:“这样容易使大家分心,表现在学习上就显得不够勤奋。”

  带择校班的老师基本是刚毕业分配来的新老师,王鹏程的父母有些担心,主张他去报读课外补习。他觉得没有必要。三年里,学习的问题他一直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名校的直通车有停靠站点。林靖记得毕业时班上只有一半的同学如愿升入六中,少数的去了次一级的重点中学,其余的则分流到普通中学或职校等。

  在某培训机构主办的补习课堂,记者见到就读于广铁一中初三的李星煜。跟林靖一样,她是自己决定择校。重点和普通中学的区别,她认为在于“朋友圈子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个由朋友的素质决定。”

  与李星煜补习同班的吴涵语派位到某普通中学,妈妈做主到育才中学读择校班。“班上很多人爱玩,喜欢攀比,少数人认真学习。我学习不是很厉害,我妈说不补不行。”穿着校服、样子乖巧的吴涵语提到学校,话就开始多了起来,“我们跟老师说父母赚钱很辛苦,不要乱收钱啦,老师说你们拿得出4.5万元,这点钱算什么……我们的师资没有二沙岛那个分校好,他们收5万元,基本上是育才的老师,他们的学习比我们厉害很多。学校怕花大价钱从外面请老师,给我们的多是退休返聘的老师……”

  初中择校是个性化选择?

  “经济过得去、孩子学习好的家庭花钱选择优质的学校也是天经地义。国外也有高收费的著名学府。”至于教育公平性,广州广雅中学副校长何冠南认为从来没有绝对公平,存在就是合理,“我也很同情那些家境不允许择校的人,但我没有办法。很多问题应该是肉食者谋之。”

  华南师大附中副校长李璧亮认为工薪收入阶层,有一点积蓄,没有其它投资需求,家庭核心任务是为培养小孩,投资到教育上,完全无可厚非,“对不同学校的需求,相当于普通百姓要吃精米,有能力的要吃进口奶粉”。

  北京人大附中老师胡展翅认为现在虽然提倡教育资源要平均化,但挤读名校已经形成了气候,里面不完全是钱的事。钱就算全给薄弱学校,也不见得能好起来。名校有氛围、文化的长期积淀,软件用钱买不来,政府很难扭转。

  “现在班上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老师都搞不清,临毕业时填毕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却要填不同的学校。有的免费、有的优惠,有的以民校名义收的。最贵的三年收10万元,教导处主任对老师说这些不要过问。”清华附中某班主任老师印证了胡的观点。

  对于目前争入名校的风气,部分名校老师告诫家长不应该有重点中学情结,因为现在很多普通初中教学质量都在上升。对学校要信任但不能迷信,毕竟学校不是保险箱。

  名校办民校是借机赚钱?

  名校办民校在之前曾引发诸多的争议,有人认为名校在利用民校赚钱,而有的人则从更深的角度表示,该做法对教育公平形成了冲击。

  “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来说,重点初中无疑是逆流。但是在目前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名校办民校相当于一个补充。民校还提供了很好的生源,这是名校最大的收获。”李璧亮说:“搞教育本身不可能赚钱,软、硬件投入相当大,因为教育是公益事业,最后得到的收获是社会效益。名校与社会资金结合办民校,是把总的对社会的教育投资扩大,对社会教育有利。”

  何冠南也认为名校办民校可视为另外渠道拓展了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是为优质的生源提供服务。”派位的话,学生学习层次分布大,重点中学的教学优势难以得到施展,对学生不利。“因材施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其心理有影响。好学生去差学校和差学生去好学校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融合。2002年和2003年,广雅中学择校和派位并存,从最后中考结果来看,择校的成绩更好,因为择校的是通过考试进去的。

  在什么学习层次的学生该对应什么层次的教育上,广州六中教导处主任曹健忠与何冠南完全一致:“公平教育是最大的不公平,一是剥夺了该来的好学生的机会;二是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现状还是精英教育,要想普罗大众都享受好的教育,根本不现实。父母不承认差异,但从学校教育来看,肯定有差异。”

  对于名校借机赚钱一说,曹健忠相当不满:“最大受益者第一是真正想读名校的学生,第二是社会,比如国家没投资,每年还可税收几百万元,出租方也有收益,学校还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

  今年2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要将教育产业化当过街老鼠来打,上外附中一名老师显得十分激动:“当初是他们要搞产业化。名校办民校不良效果要多一点,但学校有很多无奈,在学校董事会里就有教育部门的官员。”而广州有的老师则认为只有高校才存在教育产业化,与中学无关。

  一切的根源在教育改革?

  所有接受采访的名校老师都一致认为问题出在教育投入不足上。

  “从国际通行的角度看,国家教育投入应该达到GDP的4%,而我们的教育白皮书广州最好的年份才2.8%,印度都4%多,可以说教育投入跟经济增长水平不同步。”曹健忠说单从教师工资一项上也可折射出来,他的一位高职同事说拿自己的工资存折跟当公务员的同学换,再倒贴1000块,人家都不肯。

  李璧亮认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优质学位有限,通路只有那么宽,大家都在上面挤,唯一的办法是把路拓宽,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在整个面上的学校得到提升。

  至于择校或名校办民校的出现,曹健忠和何冠南均认为是教育改革所致,并非学校向钱看,他们都希望保留完全中学,可为本校高中提供大批的优质生源,对学生而言,六年的熏陶与三年全然不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想想过去不办公立初中,现在又有意向恢复。追溯起来,何冠南感慨地觉得当初公立初中或许真的不应该搞一刀切。

  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教育……,多少年来,同样的话题总是不断地被提起甚或争论。教育到如今也已经积淀成了一种沉重。记者的采访已经结束,但心里依然沉甸甸。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陈建利、关军对此文亦有贡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名词解释]

  名校:原是政府部门规划的重点学校,现主要靠升学率出位,尤其是学生升入名牌大学的比率。这些学校具有较好的名声、较强的师资和硬件设施。如:

  北京: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中、北京四中等;

  上海:上海中学、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复旦附中、华东师大一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南洋中学等;

  广州:广州六中、华南师大附中、广雅中学、广州二中、执信中学、育才中学、培正中学、广铁一中、省实验中学等。

  初中择校生:是指完全学校计划外,并不受教育部门规划,考核后再缴纳学费,可在本校,也可在名校办民校入读的学生。择校费是家长“烧钱“的一个重要项目。

  名校办民校:指公办名校(重点学校)利用自身的金字招牌开办具有民营性质的分校。该做法是否冲击教育公平曾引发争议。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