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访清华紫光总裁李志强:清华紫光创新优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5:15 中国青年报
专访清华紫光总裁李志强:清华紫光创新优码

  李志强,男,1962年6月出生,清华大学式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青年科协常务理事,北京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子商会副会长。曾任清华大学国家专业实验室筹备办负责人,联合国优NDP96112项目办公室主任,清华科技园发展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清华紫光启动的“北京优码工程”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您能介绍一下优码的开发技术细节吗?

  李志强:“北京优码”也简称优码,主要有优码和优码号两部分组成,技术的核心为二维条码技术。之所以命名为优码,这正与清华紫光的标识“优NIS”开头字母吻合,汲取了“大学之光、创新辉煌”的内涵。

  “北京优码工程”的启动也为移动终端与二维条码的应用提出了完整、新型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二维条码技术与光电自动识别技术创新性的结合,能够将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进行整合,并且颜色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单色或彩色,从而增加搭载的信息量。用户通过装有“北京优码”识别软件的摄像手机等便携移动设备对其进行扫描,即可直接链接到此“北京优码”对应的相关信息中,如果手机没有摄像等识别二维条码所需要的功能,在手机中输入此二维条码对应的优码号也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记者:“北京优码”的手机应用将会对3G时代产生什么影响?商业前景如何?

  李志强:北京优码的手机应用可以说是互联网向移动终端转移的技术潮流,可以预期:随着手机用户的普及,通过手机访问网络必将成为百姓生活中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清华紫光将二维条码技术与图形图像识别技术进行了创新结合,使手机上网更加方便、快捷。通过GPRS和3G的大规模应用,手机将像电脑一样方便地在线获取信息。随着北京优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个人获得二维条码的应用就会象获得互联网网址一样容易,而且,在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方面,也将给个人用户带来非常多的便利。

  “北京优码”做为二维条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编码体制,对其应用已非常广泛。国外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等科技产业发达国家。美国最早将二维条码的识别技术应用在军事物流、配货方面,在大型的

航空母舰上应用最为普遍;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二维条码技术在日常的生活消费领域应用较广泛。因此,在这些起步较早应用二维条码技术的国家,二维条码技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对其应用的领域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二维条码技术拥有了国内现今普遍应用的一维条码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如成本低、制作简便;搭载的信息容量大;抗损、抗干扰和纠错能力强;不可复制的信息防伪功能等。在解析度方面获得很大提高,将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大幅条码压缩成小幅,使单位面积上搭载的信息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除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已将二维条码技术广泛应用于银行、国防、海关、税务、公共安全、交通运输、民用商品等领域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驾驶证、身份证、车辆年检、海关报关单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组装上应用二维条码;国际民航组织也在推行二维条码在护照、签证及其他旅游证件上的应用。

  例如:从北京优码技术的防伪功能出发,针对我国现有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逆向作用力,造成我国产品国际声誉的下降,尤其是对烟酒类行业防伪技术的要求逐步提高,其更加需要对消费者简便宜行的防伪操作技术,所以像紫光优码的防伪功能正顺应了这些行业及市场的需求,手机等用户移动终端的普及,及对防伪厂家简单、低廉的硬件设备要求,想必更能加速优码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应用速度。

  记者:清华紫光在优码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有何战略意义?

  李志强:随着“

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国家将建立创新型国家,必将把企业作为技术研发与市场结合的主体。一项研发技术能否对社会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关键在于它最终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承担的企业责任,因此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国家进行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

  作为国内高科技企业队伍中一名重要成员,紫光对扩大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应承担起相应职责。同时,面对市场和消费者,我们更应为其提供可靠、便捷的科技产品,所以作为高科技企业的龙头,领跑自主创新和技术领先势必将成为清华紫光的社会责任。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大IT战略”,即以IT和通信的核心技术及其终端类主流产品为龙头和圆心,以“雪地走路”的方式,做扇形拓展,最终形成在IT和通信主流产品上的全面覆盖。此次进军二维条码市场,是我们全线布局“大IT”非常关键的一步。

  紫光认为,在科技成果的转化链中,研究机构和企业是链条的两端,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拥有着不同的评价体系,企业不会因为学术的先进而独占市场的鳌头。因此,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这是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决定的。与科研机构相比,企业更直接面对市场,更容易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企业还拥有除技术之外的更多体系,如生产、营销、管理等,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只是一个龙头,中间还有很多环节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

  在以往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市场转化只是研发成果的其中一个走向,企业并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时常会出现研究与市场脱节的情形:一边是世界领先的研发成果得不到市场的回报,一边是企业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因学术价值不高而得不到研究机构的重视和支持。其实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也是钱买不来的。所以,研发的方向、采纳的标准以及最终的成果都应该由市场说了算,由企业来把握。孙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