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热点快评:“吃肉者”要宽容“喝粥者”的情绪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15:07 金羊网-羊城晚报

  □曹林

  这两天政协委员吴敬琏教授很是活跃,继前两天愤怒地反击了“与利益集团结盟”的媒体猜测后,近日又把矛头指向郎咸平,说他“捣糨糊”把改革讨论搞得一团糟,同时也批评了底层声音的情绪化,说诸如医疗改革、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分化加剧、腐败盛行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都没有经过认真讨论,网上就出现了很多情绪化的声音,开始‘捣糨糊’”
。(3月9日《中华工商时报》)

  吴老对郎咸平的评价,我觉得这属于学术讨论观点之争范畴,仁者智者各执一端无可厚非。但批评“底层情绪化”就很失知识精英的厚道了。你能指望底层民众、普通老百姓多么理性地参与这场改革讨论?他们的话语劣势、身份劣势和心理劣势决定了他们发言的情绪化,处于话语优势的精英们应该同情并容忍这种情绪化,以宽容理性消弭对立的情绪。

  每天浏览网络,确实能感觉到基层民众的情绪化日益高涨,用理性来考量,这种情绪化当然不可取。但这种情绪却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一个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在书斋中做专门学术研究、有着较深专业素养、各大媒体争着采访的人,讨论起改革来当然能心平气和,话语优势、身份优势和心理优势让他能从容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普通老百姓就不一样了,自己的声音很难发出来,现实生活上又感到切身利益的受损,感受着医疗、教育、住房沉重的生活压力,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们的话语如何平和,如何理性起来?

  就像一个富人感觉自己受到侵害时,常常会理性、潇洒地说“我的律师会找你”,可一个底层老百姓利益受到损害时,他哪里有资本能从容地说出这句话,很多时候他只能从情绪化的言语中(比如私下里问候一下对方的母亲)寻求到某种平衡———这时候,他们的素质、地位、资源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化。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底层民众都是情绪化的。

  一个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的人当然可以非常理性,可处于诸种劣势中的人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有资本保持理性的人应该能够包容那些没有资本可以理性、表现出非常情绪化的底层民众,不要总是鄙视他们的情绪化,或者挑逗他们的情绪化,这样只能使社会阶层更加对立,社会冲突更加剧烈。只有精英的宽容和理解,只有“吃肉者”体贴“喝粥者”,才能消弭底层的情绪化,改革讨论才能走向理性。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