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郭金龙:三个创新让安徽“十一五”奋力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19:56 新华网

  新华网3月11日电(记者 朱继东)安徽这片热土上孕育了绚丽精深的徽文化,诞生了叱咤中国商界数百年的徽商。而从徽商发展历程中凝练出来的“进取、创新、合作、诚信”的徽商精神也成为安徽人在新时期奋力崛起的真实写照。那么,安徽“十一五”期间将如何奋力崛起呢?3月11日,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金龙专程来到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联合推出的“两会”特别访谈演播室,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安徽省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郭金龙说,工作布局上,安徽会突出“三个着力点”:首先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工作;再者是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安徽”建设。工作措施上,安徽研究了“三个抓手”:第一个“抓手”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把握安徽在新阶段的发展态势,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第二个“抓手”是推进全民参与行动。革除陈旧思想观念,通过在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方面的改革,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蓬勃发展局面;第三个“抓手”是开展“职能转变、效能建设”的主题活动。我们准备狠抓一年,使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坚定、服务更加到位。同时,把机关工作效率提高,营造安徽好的发展环境。总之,通过三个“抓手”使安徽的各项工作又快又好的开展。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和其他省份一样,安徽省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前不久,安徽省出台了“十一五”规划,在此后五年的重要历史阶段,安徽省有着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呢?对此,郭金龙接受新华网专访时告诉记者,在未来五年,安徽总的经济规划是:要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十一五”末形成安徽地区的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作出努力,单位能耗争取下降20%,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同步提高,这是一个大的设想。在安徽经济发展怎么定位的问题上,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第一,立足于安徽自身区位的考虑;第二,抓住了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机遇。安徽是长三角的纵深和腹地,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长三角沿海地区,地理上是“无缝对接”。国家作出“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种态势下,我们研究安徽的省情,认为长三角地区已经出现了产业转移。对我们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同时,自身也向长三角提供资源支撑、人力支撑、交通支撑、市场支撑乃至农业基础的支撑。我们向长三角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提供的资源支撑和承接先进生产力的转移,在互动中实现安徽的价值,所以我们提出东向发展;第三,从历史上看,安徽历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东向的。“徽商”也是在江浙沪发展起来的。研究区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后提出东向发展,这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并不排斥和其他经济区域的开放、联合,实现共同发展。

  郭金龙同时说:“最近我们提出:安徽蓄势已久,现在到了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的时候。奋力崛起,首先要统一对发展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使发展做到又快又好,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全省上下的认识我认为非常统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安徽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我们的经济总量经过“十五”努力已经迈上人均1千美元的平台,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到了可以加快发展的时候。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安徽的发展思路更加开阔,这是我们具备的有利条件。另外,安徽的突破点还是靠创新突破。要想做到奋力崛起,首先观念要创新,安徽人民要树立快速发展的理念。我们是欠发达省份,老是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不行,要善于学习他人经验,可以迈过模仿阶段过程的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第二是体制要创新,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善于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安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包括机制、体制改革和新工作模式的建立;第三,坚决依靠科技创新,通过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这方面安徽是有后劲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