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在他乡挺好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00:19 新晚报

  本报特派记者 周辰 杨建平

  记者手记

  在徐州,在连云港,记者只要跟当地人提起东北人,许多人都会说:多。上世纪90年代来苏北“发财”的东北人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淘金的东北人来了一批又一批
,如今已达到十几万人。东北人,在苏北大地上挥洒汗水、收获成果,参与城市建设也分享当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实不仅是苏北,黑龙江人的创业足迹已经遍布全国,今年,仅哈尔滨市每年就向外省输出劳动力百余万人。他们带着龙江人的梦想离家找寻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为当地的建设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出租”跑出一套房

  找到“小出租”徐长建,简直是掘地三尺。6年来,这位从哈尔滨方正县高楞林业局来到连云港的汉子带着一家3口不知搬了几次家,干了多少行当。徐长建不想讲自己的故事,情急之下,记者喊了一嗓子“东北人敞亮点儿”,徐长建才同意我们“追”到他家。

  7日中午刚过,记者来到位于连云港中山西路的徐长建家。这里是新浦区最后一片棚户区,徐长建一家住在这里不足半年。一个月200元房费,客厅就是厨房,上趟厕所要走出50米远。

  2300公里以外见到家乡人,徐长建和妻子既兴奋又亲热。忙着搬凳子请记者进屋坐,可一连搬出两条凳子都是瘸腿的。满脸憨厚的妻子一个劲儿地说:“质量不好,平时都摔坏了。”

  今年35岁的徐长建外表清瘦、皮肤稍黑,虽没有东北人的体格,言语中却透着东北人的刚烈。来连云港6年,他凭着不服输的劲头,靠跑出租为自己“跑”出了“第一桶金”。

  2000年方正林业局“黄摊”时,徐长建禁不住在连云港打工的小舅子的劝说,和妻子来到连云港。起初靠从家带出来的1万块钱,两口子开了个小吃部,每天起早摸黑干十八九个小时。可是因为听不懂当地话,地点又没选好,不到一年就赔了个净光。当时,妻子天天哭,家里就剩不到100元钱,还欠房东几个月房费。不得已,徐长建把结婚时给妻子买的1600元的金戒指当了800元。家乡人打来电话,“不行还回方正吧”。“出来了,就得混出个样子!”2003年2月,靠着多年开车的手艺,他从亲戚朋友处借来8万元钱,买了辆桑塔纳,跑起了出租。

  干出租辛苦又危险。提起那段艰辛的日子,徐长建和妻子都不愿回忆。徐长建给记者看他的左大拇指,已不能回弯,几乎残废,脖子上至今留着被大片刀砍伤的5厘米长的大疤痕。就是这次劫车事件,妻子从此落下心病,小徐不回家,她就不睡觉。

  现在好了,靠着这辆车,徐家已还清了车钱,还攒下些钱。徐长建把丈母娘也接了来。明年,他们打算买套新房子,在连云港扎根。

  家乡木材卖到苏鲁豫皖

  在众多“闯荡”苏北大地的家乡人中,今年33岁的伊春小伙子李万利算是做着一份“大生意”———在徐州木材市场,他的经销部以徐州为圆心,借助这里的运力,每年为家乡销售十几万立方米、150多个车皮的木材,卖遍苏、鲁、豫、皖四省。

  现在李万利不但是当地木材市场的大腕,也是铁路运输的大户。听说记者要采访家乡人,徐州铁路局的工作人员马上向记者推荐了这个“响当当”的老乡。

  李万利在徐州木材市场的办公室狭窄简陋,穿件灰色羽绒服的小伙子简朴里透着干练,一连声地表示:“别采访我,比我强的多的是……”

  1997年,李万利毕业回到家乡伊春。看到父亲夏天贩果菜、冬天倒木材,从夏忙到冬,他决定帮帮忙。徐州是李万利选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里是四省交界,铁路四通八达,徐州木材市场还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木材批发市场。1999年,李万利来到徐州开始奋斗。到现在,他的木材,供应着4个省的家具市场和建筑领域。小李说,虽然来徐州7年了,对这里的气候、饮食还有些不适应,经常会想家,逢年过节,就是买站票也要挤车回家。“不过,现在木材市场行情看好,看来短时间内是离不开徐州的。”

  东北大粉条叫响海棠大市场

  从双鸭山宝山来的张振香是“第二批”到连云港淘金的龙江人,她那“第一批”来的哥哥和表嫂都已经挣得“钵满盆溢”,在当地成为富人。张振香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这里有自己的房子、旅馆,还有三四套价值三四十万的门市房。”

  眼前,这个被记者包车从连云港市区驶出45公里才“抓”到的东北女人,衣着简单,神情镇定。这个9岁孩子的妈妈不仅在连云港最大的批发市场———海棠大市场叫响了东北大粉条,还成为连云港新区墟沟40多家饭店的供应商。张振香说,跟当地人的地瓜粉比,东北大粉条筋道耐煮,当地人吃火锅时都下这个。在她的摊床前,记者看到不时有当地人成捆地选购粉条。

  对于当地人和龙江人的区别,张振香有自己的看法。她特意让记者写上几句。她说,当地人做事情认真、勤恳、一板一眼的精神很值得东北人学习。她所在的墟沟3年前还是臭水满地流的小渔村,可是现在,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几十万元财产。这是因为他们做生意“不怕小”,认准的事吃再大苦也要干到底。

  “老光头烧烤”欲开遍全国

  在连云港的大街小巷,“东北烧烤”4个字不时撞进记者的视线,而在连云港连云区最繁华的海棠路上,一块印有老光头“唐装大头照”的招牌吸引记者走进了位于明珠香格里拉大酒店侧面的一家烧烤店,惊喜地得知,其经营者“老光头”王协珍正是这群“东北烧烤移民”中的“成功者”之一。

  傍晚时分,正是“老光头烧烤”食客迎门的“饭口”,“老光头”一身黑地红花的“唐装”,头顶果然光亮,一脸喜气洋洋,迎在门口。听说记者来苏北采访家乡人,他和媳妇不由分说把记者拉进了屋,斟满两杯啤酒。

  “老光头”王协珍告诉记者,他和媳妇2002年来连云港前,在老家佳木斯一直凭着一手电焊活儿给人家做装修。后来朋友介绍了一个连云港的厂子,可没想到,拖家带口奔了几千里地来到连云港,那家用人的厂子不久就黄了。两口子失业了,手里没钱,手艺又无处施展。

  王协珍和媳妇决定从路边摊干起,在海棠路一家大超市门前摆起了小烧烤摊,自此树起了“老光头”的牌子。为了多赚些钱,两口子白天穿串,晚上推着小车去卖,一干就是一个通宵。5毛钱一串的羊肉串,3元钱一串的鸡翅膀,连云港人好吃,成全了两口子。最火的时候,小烧烤摊子一个晚上就能卖出2000多串,毛利达到六七百元。出地摊成全了老光头烧烤的“原始积累”,却不是王协珍两口的最终愿望。前年,他们决定把“事业做大”,租下了如今的铺面。“老光头”的光头形象品牌照也上了自家门前的巨幅广告。王协珍说,他想将“老光头”3个字注册成商标,今后,把自己的烧烤店开成全国连锁。

  编前 6日早,本报两名女记者乘“农民工专列”,历时32小时后到达徐州。为采访哈尔滨、黑龙江籍农民工在外乡艰辛创业的生活故事,记者随后又踏上徐州开往连云港的列车继续南下,穿梭于大街小巷间,寻遍菜市场、码头、公交车、小饭店、火车站,在苏北大地寻觅乡音,在茫茫人海中“捕捉”到几位从黑土地走出的农民工闪光的创业经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