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谨防“黄禹锡事件”在中国上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11:48 河北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自主创新”无疑是今年两会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代表委员在谈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就此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据一些科研人员介绍,跑项目和真正研究的时间是7比3,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3比7。黄尚廉委员提出,项目立项、研究试验、论文撰写、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申
报奖励、科技评奖、人才遴选……浮躁虚假已不是个别现象,科技活动的全过程都有表现。我们要小心“黄禹锡事件”在中国上演。浮躁风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刹住?

  徐冠华说,当前,科技界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风浮躁的现象确实比较严重。为扭转这种状况,科技部采取了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专家信用管理、完善科技经费监管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下一步,我们还将发布《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监督办法》,实现经费监督的制度化和长效性。

  “王选”现象很值得研究,他走了以后反响这么强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从内心呼唤杰出科学家。高文委员提出,国内缺乏领军人物,更是缺乏科学大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特别是在IT等领域,许多优秀人才都在外企工作,我们该怎么办?

  徐冠华说,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技大师。今天的“小人物”,明天也许就是大师。国家自然基金、863、973等重大科技计划均对支持青年学者自由学术探索和非共识项目有具体的安排。科技部对“小人物”的支持也有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对于具有自由探索特征的项目,在立项时采取特殊的评审机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