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郑惠强代表:建干预机制解心理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13:21 新闻晚报

  “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全国人大代表郑惠强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呼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社会预警与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
上的心理问题,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

  多方原因致心理失衡

  郑惠强分析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大学生本身的生理障碍、生理疾患、人际关系紧张、失恋或情感挫折外,一些社会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大学生学业压力负担普遍过重。除了完成必修学业之外,还参加各种形式的等级和资格考试,使得部分学生由于身心疲惫导致心理疲劳。

  此外,近年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职位无明显增加,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一入校就困惑伤神的难题,来自农村的学生和部分女生表现出焦虑、抑郁、悲观的情绪反应。

  这些心理问题,在缺少正常的心理疏通与引导、远离家人关怀的情况下,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代表建议

  给学生建心理健康档案

  郑惠强认为,要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除了需要个人和家庭的努力,还必须由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参与,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社会预警和干预机制。

  [高校]:

  ■建立心理档案对每年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评和普查,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预警对象库,学校予以长期观察、重点关注,根据危机状态及时加以疏导防治。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大学教学体系,培训专业心理教师,通过课程、讲座、沙龙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形成心理咨询体系在各高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心理咨询值班制度,与处与危机状态的学生家庭保持联系,使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得到救助。

  ■构建心理互助机制在校园中成立健康协会、心理协会、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培训业余心理健康联络员,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

  [社会]:

  ■建设社会性预警系统以家庭、学校、社会和单位为基础,专业预防救援机构为保证,由医生、律师、社工、消防和公安等多方参与的社会预警系统。

  ■运用热线电话采用全天候服务的城市心理求助热线电话,在电台或电视节目中播放热门话题进行讨论等,给予心理危机人员恰当的心理宣泄和治疗。

  [政府]:

  ■设置救援机构各地设立危机干预中心、自杀防止中心等机构,对危机事件进行直接干预。

  ■确保财政投入政府应大力扶持心理健康发展事业,确保公共卫生财政的足够投入。

  ■规范心理咨询市场大量引导和规范心理咨询市场,鼓励民间合法开办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采取减免税、优惠贷款等经济手段支持企业赞助心理健康发展事业;培训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颁发合格证、上岗证,以规范业务流程。 作者:□两会特派记者程贤淑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