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直言机关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2:47 山西晚报

  公务人员一天耗电量,够普通百姓用19天

  “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且近年来还在上升。政府公务人员1天耗电量,够普通百姓用19天。这说明政府机关存在大量浪费现象。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资源节约纳入干部考核机制。”刘满仓代表告诉记者。

  节约应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据测算,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的待机功耗约为5瓦,下班后不关闭电源开关,每晚将至少待机10小时,按照国内办公设备保有量电脑1600万台、打印机1900万台测算,每年将浪费电能12.8亿千瓦时。记者算了一下,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整个贵州省农村全年的用电量。对此,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陆延昌委员说,这说明我们节约的空间还很大。

  目前,各地政府都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了自己未来的节能目标。“这些量化指标,都需要干部参与落实。将节约资源内容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对于上述指标的顺利实现肯定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李中说。

  由于当前政府机构中的资源管理机制缺失,浪费资源由国家财政负担,节能只靠人们自觉,没有硬性约束机制。如果将节约资源列入干部考核,就等于明确了节约资源的主体。

  考核要有标准、有指标

  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能源消耗标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能源体制报告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节约资源指标,对干部的政绩进行考核,成了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早日出台更为详细、操作性强的机关节能标准。但就目前而言,机关干部在节约资源上依然大有事做。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邱国义说,政府应尽快建立全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体系,将单位GDP能耗指标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一些代表建议,把干部节能跟办公经费挂钩,来加强对干部进行考核。目前,上海等一些地方的各级政府机关,正打算将节能效果与行政经费使用预算挂钩,以其节约的情况来决定部分行政办公经费的拨付。

  干部带头有助节约成风尚

  我们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一些政府部门一面要求企业和群众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可自身的行为却完全与之背道而驰。“如果‘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仍在一些政府机关大楼屡见不鲜,有些领导干部仍对此熟视无睹。那百姓将会怎么想?”刘满仓代表说,机关干部带头节约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全国政协委员邱国义说,将节约资源列入干部考核指标,使国家机关在节能方面能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有助于带领群众转变观念,建立能源短缺的危机感。

  代表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李道民代表:法院要提供三大保障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至少要在提供三个保障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司法保障;第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第三,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王小青代表:贫困地区要“内外结合”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农村发展的要求,更是西部地区的重要任务。对西部贫困地区来说,要坚持“内外结合”,内挖潜力,外拓空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周春艳代表:仍需弘扬“愚公精神”

  来自传说中愚公故乡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周春艳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甩开膀子大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大功能区发出哪些信号?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将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这一新的提法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明确提出,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

  谋求发展:方向更明确

  国家统计局有关东部地区各省市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组组数字,记录着这些经济先行地区创造的发展奇迹和对共和国的贡献。2004年,由16座城市组成的长三角都市圈,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7%,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8.4%。但土地日趋紧张、能源难以为继、城市超负荷承载、环境严重透支等难题,也日益突出地摆在前进的道路上。

  “要想继续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长三角下一步必须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下大力气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俞国生代表说,“而这正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要求。”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中国是一条巨龙,优化开发区域就是龙头,重点开发区域则是龙的躯干。如何想法设法让龙头昂得更高,躯干变得更强壮,这就是上述两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全国政协委员龚立群说。

  生态保护:更有约束力

  面积达1.1亿公顷的我国1164个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被公布为禁止开发区域后,革命老区河南商城县的农民沸腾了。

  前不久,围绕该县金岗台国家地质公园内一个大型钼矿要不要开采的问题,引发了强烈的争论。“现在我们放心了,国家已经明确把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为禁止开发区域,谁再这么做就是违反国家政策。”商城农民张建国激动地说。

  在依法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禁止开发区域自然生态干扰的同时,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等被明确宣布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限制开发的区域。

  “这是一种发展理念上的飞跃。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搞过度开发和竭泽而渔,具有很具体、很强烈的约束力。”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谭徽在代表说。

  政绩考评:更有针对性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对四大主体功能区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与之对应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展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发展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过去我们也讲发展的定位,但定位比较模糊,缺乏强制性的要求。现在的政策和考评界定得一清二楚,你享受了相应的政策,就必须接受相应的考核,出了圈子就不行。”吴天君代表说。

  “六个立足”明确六大政策导向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六个立足”,明确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六大政策导向:立足扩大内需;立足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节能环保;立足自主创新;立足深化改革开放;立足以人为本。

  “这六个立足,回答了中国经济要怎么样增长,靠什么增长和怎样增长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俞国生说。

  ■立足扩大内需

  全国人大代表秦池江说:“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是推动中国长久发展的根本之策。”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是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立足节能环保

  “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这是形势所迫。”秦池江代表说。

  ■立足自主创新

  纲要草案将“立足增强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依靠自主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工业振兴的根本立足点。”全国人大代表高德铭说。

  ■立足深化改革开放

  “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旨在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立足以人为本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作为“六个立足”的最后一个环节,提出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前‘五个立足’指出了今后经济的新走向。而以人为本,则明确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谭徽在代表说。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