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消费陷阱多 暗访曝出怪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5: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关注“3·15”关注“消费与环境”

  编者按“3·15”即将来临,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向社会公布了2006年中消协的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消费与环境”的含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消费保护环境。

  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一些相关的报道,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事情说起,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权益。

  “3·15”前夕,本报不断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周末这两天,记者深入重庆主城区餐饮、美容美发以及手机维修等服务行业,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体验生活”,发现这些行业的确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消费陷阱。

  A维修手机“B门”多多

  暗访:维修工糊弄人

  上午9时许,记者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一款诺基亚手机(仅电池有问题)前去“维修”。在长江二路一维修店,听说手机“开不起机了”,维修工二话不说,拿起手机就卸成几块,然后检测电池、线路、查主机板……5分钟后,小伙子拿起集成电路板说:“中频坏了,要换只能换一对,否则不相配。只收你90块钱。”随即,维修工又称,手机电池不行了,40块钱换一块。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部同型号的手机全部拆开称,“你的显示屏好像也有点小毛病”,边说边要拆手机显示屏,至此,记者立即以收费太贵为由离去。

  随后,我们来到斜台子车站附近一维修点,该处“诊断”结论是:手机有两大毛病,除电池需要更换外,手机的重要部分———逻辑电路出了问题,“仅逻辑电路这部分至少需要70元”。11

  时许,在建新北路一家修理店里,我们

  终于听到了准确的诊断:师傅检测后

  肯定地说,手机完全正常,“电池坏了,不能充电,换块电池就行了。”

  揭底:杜撰毛病搞钱

  考察了3家维修店,竟有两家认为手机“问题严重”,并开出了价格不菲的维修费。暗访中,一手机维修师傅称:“你所遇到的这些问题还算轻的———如果你拿款几千元的高档手机报修的话,宰得还要凶。”他称,那些维修人员惯用的手法就是杜撰一些毛病,大讲一般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维修费当然动辄就是四五百元了,就连一些手机厂家指定的特约维修商也不例外。

  B美发用品真假难辨

  暗访:小摊点尽卖“名牌”

  汪女士在投诉中称,她在一家美发厅用一种著名的洗发水洗头后,发质干枯、没有光泽,头皮屑像雪花一样脱落,而自己在家用同一品牌的洗发水却并非如此,她怀疑美发厅的洗发水是歪货。

  到底是该品牌质量不好还是美发厅用了冒牌货?记者在市工商局打假部门工作的一位朋友答应配合我们进行暗访。昨日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人来到菜园坝小商品市场。一家专卖洗发水的店老板见来了大买主很是高兴,得知我们是区县来进货的“商贩”后,摊主打消了顾虑。“你想要哪些牌子?市面上畅销的品牌我差不多都有。”最后,我们以买些样品回去试卖为由,选了四五样名牌洗发水。揭底:包装精美几可乱真

  在工商局工作的内行朋友仔细观察后发现,我们买回的几款“名牌”洗发水全系假货,但它们的外包装精美得几乎可以乱真。随后,我们找了一瓶真正的舒蕾洗发水与冒牌货进行比较,晃眼一看,几乎找不出什么差别,经细致比对后,终于在假货背后的生产厂名上发现了破绽:真正的舒蕾生产厂为“丝宝”,而假货生产厂为“施宝”。

  C餐饮行业猫腻不少

  暗访:菜品短斤少两

  几天前,黎先生在投诉电话中称,他在酒楼招待朋友吃饭时经常遭遇“不公”:海鲜不鲜、菜的分量不足、名酒“身份”有假。随后,记者“拜访”了几家餐饮企业。

  3月11日晚,记者一行3人(其中有一名12岁的小女孩)到杨家坪美食街某酒楼吃竹笋鸡。当着我们的面,帮工在厨房里称了一只乌骨鸡,厨师一边熟练地拔毛、烫鸡,一边叫我们在大堂里坐着等。20分钟左右,竹笋鸡端上了桌,3个人赶紧抢吃起来……突然,平时最爱吃鸡翅的小女孩嘟起了嘴:“咋只有一个鸡翅呢?”大堂经理很是惊讶,他拿起筷子在锅里捞了2分钟后,承认锅内确实没有鸡翅膀了。这时,经理改口称:“可能是厨房疏忽了,马上给你们添点儿鸡肉。”很快,服务员端上来一小盘热腾腾的竹笋鸡,并一再表示:“不好意思,免费送的。”此言一出,我们疑窦丛生:“说不定哪个消费者又要少吃几块鸡肉了。”

  揭底:分量打折成“行规”

  一位搞了多年餐饮的朋友安慰我们:“菜品分量不足是常有的事情,这也几乎成了业内的规矩。”据称,由于绝大部分消费者在就餐时图的是高兴和气氛,通常并不会较真,这无疑是在给从业者“壮胆”,“通常,价格昂贵的菜品短斤少量的情况相对较多,比如虾蟹等鲜活的水产品。”

  据来自工商、消委等部门的消息称,他们也经常接到消费者有关菜品“短斤少两”的投诉,执法部门也曾查处过类似的欺诈案例,但由于原材料已被制作成菜品,处理起来难度相对较大。 记者徐建实习生程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