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一座城市的十年娱乐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12:1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张凡

  “歌城”几乎成了太原娱乐的代名词,它所代表的娱乐史无异于中国娱乐的一个侧影,从中能窥见其发展变化的曲线 图

  这条街上的任何地方停下,你都

  会找到你想要消费的地方。”出租车司机任军笑着说。歌城、酒店、迪厅、酒吧、桑拿,出租车从东向西走了二十几 分钟,果然如此。

  亲贤北街,山西太原的娱乐一条街,在这条街上竖着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写着四个字“龙城名片”。“龙城”是太原 的美称,而亲贤北街很容易被理解成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在这条街上最出名的娱乐是什么?十人有九人会回答“歌城”。

  歌厅的治乱循环

  “中国有

长城,太原有歌城。”

  这样的说法自然有夸张的意味,排除掉吹嘘与嘲讽,太原歌城的名声之响亮可见一斑。“太原没有什么夜生活。除了 歌厅,就是迪厅。”在太原晓有名气的歌城“金昌盛”内,杨晓春笑着说。大

液晶显示屏上正在播放着陈亦讯的《十年》,杨 晓春吐了个烟圈,指着屏幕说,跟他唱的差不多,太原市真正的娱乐也不过就是十年的历史。

  杨晓春是这家歌厅的经理,在太原歌城摸爬滚打了十多年,见证了太原娱乐业的跌宕起伏。

  在说到“歌城“两个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会心的一笑。其实这是公开的秘密,太原歌城的名声来自潜藏于其背后的 小姐及与之相联系的性交易。在最近的一次防治艾滋病会议上,山西省卫生疾控部门的关官员说,在太原24座歌城中活动的 小姐约有1.5万余名,其中相当大一部人曾从事过色情服务。而从2000年开始,太原市开始对部分歌城的小姐实行防艾 滋病行为干预。

  始于1995年开始的歌厅,1996年在太原四面开花,各地蜂拥而至的小姐们让保守的太原人看得目瞪口呆。但 最先兴起歌厅的康乐西街却在一年内就走到了尽头。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太原市政府,一些老干部们对灯红酒绿的歌厅本来就不 太满意,再加上招摇过市的小姐们过于扎眼,于是,在歌厅火爆的同时,各种责骂声,批评声、告状声通过许多渠道传到了政 府主管领导的耳中。

  太原开始下大力气整顿歌厅,遣送服务人员。但在1996年的整顿中,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在整顿期间,太 原市的存款余额减少了4个亿——据说都是被歌厅小姐们提走了。这种说法虽然无从证实,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与歌厅 经济相关联的地下性产业的影响力。

  也正是基于此,1997年8月,太原市税务局曾出台《对歌厅服务人员征收个人所得税暂行办法》,此事在全国引 起了广泛争议。有很多人斥责这种做法是将歌厅服务人员的非法收入合法化,在各方压力下,此事最终不了了之。但是歌城服 务人员的畸高收入及隐藏于其后的黄、赌、毒等问题还是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清理、整顿,兴旺、萧条;再清理,再整顿,再兴旺、再萧条。太原歌厅业在治乱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壮大,1998 年太原市人大通过了《太原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先于全国管理条例的出台并开始施行。该条例给文化娱乐市场定义为 包括歌厅、舞厅、卡拉OK厅,附设卡拉OK设备或有歌手演唱(奏)的茶座、咖啡厅、酒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及市人民政 府规定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其他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

  “由办文化到管文化”是一个过程,太原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夏景春说,从整顿娱乐行业开始,到管理、监督 ,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老字号“金昌盛”

  太原歌城的代表是“金昌盛”。

  在全国性的扫黄打非运动中,1996年太原市顺理成章的整顿了一些歌厅集中的“三街五巷”。经历了杂乱无章的 萌芽时期,太原歌城的发展从此才正式走向高峰,历经十年而不衰,这其中,创造太原歌城模式的金昌盛最为典型。在杨晓春 看来,“歌城”的称呼似乎也是太原的首创。在太原歌城集束发展的过程中,其始作俑者“金昌盛”的建筑风格类似于城堡, 以至于消费者脱口而出,“这不是歌厅,这是歌城。”口口相传间,“金昌盛”声名雀起。

  “金昌盛”创立的一系列经营模式为后来者们争相效仿。几十座单独的2层别墅式小楼,各个小楼依次而建,每个小 楼内有几十个包间,最多可达到上百间,以供客人尽情欢歌;整个建筑集群统一管理,酒水供应也有专门负责的机构或人员。

  在金昌盛开始繁荣昌盛的时候,太原人最爱说的一句顺口溜是:“金昌盛,银昌盛,舱里没有鱼呀,舱里全是米”。 在太原,几乎人人都知道“米”的含义,太原俚语将妓女称为“米”,称老鸨为“米妈妈”,嫖妓称为量米,到后来,凡与妓 女有关的事物也都被冠以米字,例如接送小姐的车为米车,小姐们最爱用的彩壳手机被称为“米机”,酷爱嫖娼的人被称为“ 米司令”、“米局长”等等。

  这样的民谚能流传开来,并非空穴来风。但“金昌盛”并非是民间想像的红灯区,事实上,在1996年大规模整顿 的背景下,金昌盛得以崛起的秘密在于,尽管同样在歌厅中招有大量的女服务员,但在歌厅经营者们入驻的时候,金昌盛就立 了一条铁规矩。“歌城内决不允许卖淫嫖娼”,这一说法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去掉最为社会诟病的一条,并且真的身体 力行,金昌盛的做法在当时相当另类,后来则成为歌城能够最终火起来的真正原因。与此同时,陪酒、陪唱的服务人员按小时 收费,并且确立100元每小时的高起价,这在当时是相当昂贵的。

  事实上,在国家充许的范围内经营娱乐场所,金昌盛的擦边球打的非常到位。而金昌盛也因此成为业内的榜样,并且 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歌厅越来越往下三路滑落的时候,带头响应政府号召的“金昌盛”以高档娱乐场所的形象树立 自己的招牌。某种意义上来说,“金昌盛”树立了太原歌城的行业标准。

  太原歌厅由此进入“规模发展,集中经营”的政府“规范”发展时期。

  歌城引领的娱乐史

  泡洒吧,看演出,各种新潮的娱乐方式都曾在太原登陆,但最后引领太原娱乐风尚的还是歌城,在最盛时,太原的歌 厅有3522家,几乎每个街头巷角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歌厅。

  谁是歌城的消费者?这是太原人最常被问起的问题。太原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消费畸高的歌城形成了强烈反差,20 03年太原市的人均年收入不过区区4000元,到了2005年才首次突破万元。事实上,太原人并非这种娱乐场所的消费 主角。曾有说法是山西的煤炭新富们撑起了山西歌城的发展,杨晓春说是有一段时间有过这样的现象,但初期太原歌厅消费的 主角是当年来山西淘金的浙商们,当时来太原经商的南方人打造出了太原服装城的服装一条街,同时也把南方的消费观念带到 了封闭的太原,由他们传播出去的口碑才让太原歌城的名声得以传遍全国。

  “直到现在,太原市娱乐场所的服务对象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天南海北的过路客。”蔡民新,来自浙江的温州商 人,到太原8年。他说,不仅仅是南方商人们,包括后来慕名的,或者好奇的人都会来看一看这个太原最奇怪、最好的地方。 于是,娱乐大多成了外地人的事情,由此太原则获得了“娱乐之城”的名声。蔡民新认为,太原的歌城已经形成独有的文化, 他的朋友们来了都会去唱几个小时,不谈生意,纯粹娱乐。

  歌城改变了太原人的消费观念,衣着前卫的小姐们带来了新的穿衣时尚,在当时灰暗的城市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鼎盛时期的“金昌盛”一座难求,晚上22点以后去的客人是找不到空位的,只能排队等候。挥金如土的人们找到了合适娱乐 的地方。杨晓春说,当时只有有钱或有权的人才能来这地方消费,一般人看着高耸的门楼,很少敢轻易尝试走进来。

  在“金昌盛”的成功示范下,太原的歌城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银昌盛、地球村、北极星、先河、亲港……太原市 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太原市的歌城有24座,一般里面有50家左右不同的歌厅,歌城里的的歌厅按数 量计算的话仍然有1200多家。

  而太原市文化局文化稽查的队伍也开始逐渐壮大,从5个人到25个人,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太原娱乐业的发展速度 。

  太原的娱乐业随着城市重心的南移而发生了变化,“金昌盛”所在的漪汾街虽然繁华依旧,但却不再那么显眼。原来 默默无闻的亲贤北街被打造成了新的太原娱乐风情一条街,而在10年前,这里是一片菜地。太原现在最火的歌城“紫金”的 大股东就是亲贤村的村民史纪纲。2006年1月18日,太原市小店区亲贤村村委会主任史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了 “中国十佳小康村”的牌匾。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亲贤村总收入达3亿多元,是1997年的60倍,而在亲贤村的收 入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到了多一半。

  不是因为太原的歌城比别的地方的多,或者太原歌城的质量比其他城市的高到那里去,而是因为太原市歌城采取的集 中式管理后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在谈到太原市歌城的名声时,太原市文化局的一位人士这样解释。在他看来,太原市在199 5年的时候跟全国的水平差不多,而且并没有什么特点,但是1996年整顿后,开始逐渐形成的歌城以超市化经营模式给了 外来者以很大的震撼,而歌城从此也成了这座城市娱乐的代名词。

  娱乐产业操盘者的变化

  歌城的发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太原两大歌城集中地,后北屯村和亲贤村,两个原本属于郊区的农村迅速发展, 成为太原市令人瞩目的城中村,这里的农民今天以自己是农民而感到自豪,他们几乎每户都建有类似于四合院式的环形楼,这 是为在附近歌厅,及依附于此的一系列人员提供住宿的出租屋。

  尽管太原歌厅的每小时50元的平均消费水平保持了近10年不变,但歌厅仍然是一个暴利行业,所有的经营者对此 都毫不讳言,既然来歌厅的人就是消费的,那么就不再乎花钱多少。歌城的经营者们大都保持低调,他们的发迹史鲜为人知, 但是更多的人在歌厅中掘金成功后转而从事了别的行业。开办太原市第一家卡拉OK歌厅“芳草园”的刘崇森现在是太原房地 产界赫赫有名的大腕,刘后来在迎泽大街上开了一家三星级的“御花园名人俱乐部”,在注册的时候,他仍然把当年的名号挂 在了前面,“山西芳草园御花园名人俱乐部。”

  杨晓春说歌城的第一代经营者们坚持到今天的已寥寥无几。早期的投资者们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有搞服装起家 的,有搞建筑的,也有倒煤发家的暴发户。但是除了钱,做这一行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背景。至于有什么背景,杨晓春哈哈笑着 ,说这东西只能意会,大家都知道,就不用明说了。职业领班王志奇举例说,已被枪决的原太原黑社会老大的“三马虎”当年 出入歌城的时候,也照样要买单,而不是强吃霸王餐。认为这足以说明歌城这种特种行业的特殊性。

  王志奇说,这两年投资歌厅的都是新贵,做

房地产的、电脑网络的、还有一些温州商人。“不过,现在的歌城进入门 槛在提高,歌城里每个歌厅的投资现在都在300多万左右,没有经济实力的人是插不进这一行来的。

  在太原商业黄金地带柳巷的铜锣湾中,一家名为“百度明珠”的俱乐部刚刚开业不久,其身后则是相当有实力的宝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这家俱乐部的四层全部是KTV包间,三楼则是慢摇吧,在装璜和服务上都达到了星级标准。同时插手当下 太原最热的两大娱乐项目,百度明珠的野心可见一斑,尽管名气尚没有传远,但在太原市其人气却急速上升,3月1日的抽查 中,其爆满的场面让太原市文化市场稽查队的队员们都惊叹这座城市中隐藏着的消费能力。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