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变法”给了薄弱学校新希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04:53 山西晚报

  

“变法”给了薄弱学校新希望(图)

  三十二中校园内,上体育课的学生正在练太极拳

  2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其中教育公平问题引人注目。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为省城已经
进行了多年的薄弱学校改造送来一股温暖而又强劲的春风,因为“改造薄弱学校的核心就是要体现教育公平”

  2005年第273号提案

  提案人:安进

  提案摘要:薄弱学校的存在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为加剧了重点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反差,片面追求升“重点”的现象愈演愈烈;择校之风日甚,一些学校生源流失、师资流失严重;薄弱学校的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流散进入社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不安定因素。为此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充实领导班子、稳定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思路、优化学校布局……从多方面入手狠抓薄弱学校改造。

  □样本一所薄弱学校的尴尬生存

  承认自己所在的学校是薄弱学校,对一位校长来说是件难堪的事。在连续遭到两位校长的拒绝采访之后,太原市三十二中学校校长郭晋生的坦诚态度让记者倍感难得。

  三十二中“藏”在南内环东街以南、并州路以东、体育北街以北的一个偏僻角落,通往学校的道路是一条狭窄而且没有名字的小巷,学校破旧的大门就处于小巷的中段。学校因为尴尬的地理位置,原本就容易被人们忽视,而且招生也因此受到影响。

  郭晋生校长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毗邻迎泽区,是小店区最北的一所初中,虽然附近有两所质量较好的城区小学,但区与区之间的竞争在我们这儿尤显突出,各区都要维护自己的教学成绩,在生源争夺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是必然的,留给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别人挑剩下的。”该校一位老师私下里道出了学校领导说不出口的话:“小店区也不大愿意给我们多大的投资,你想吧,学校建设好了,受惠的就可能是迎泽区的学生。现在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给三十二中花钱搞建设明显要往后面排。”

  “薄弱学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地理位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太原市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而某中学校长的分析则更为直接:“学校的强弱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源分配不公。不少普通中学招不够学生,学校经费不足,大批教师外流,形成办学恶性循环。”

  三十二中就是这样的机制下走向了积贫积弱的境地。郭晋生在接任校长不满一年的时间,让他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生源,“学校即使招来一些素质较高的学生,过不久就又择校走了。我们的学校现在95%的学生来自地方农村,起点低,家庭教育、观念认识有差距。”

  招生不足带来的一大弊病是经费不足。记者看到,即使与一些普通中学相比,三十二中的“硬件”也显得寒酸。“就是给教师办公室配几个饮水机我也得动一番脑筋。”提起经费紧张,郭校长苦笑不已。

  □择校强弱差距带来的恶果

  公认的说法,所谓薄弱学校的“薄弱”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校舍简陋———有的甚至是危房,教学场地和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形象不佳。

  这五个方面并没有形成量化的数据标准可以作为考评体系,而是相对而言。也就是说,薄弱学校没有一个界定的硬杆杆。

  “薄弱学校是一个模糊概念,在太原市更是这样,要具体问哪所学校是薄弱学校?我们没有明确指出,也不会公开点名。对薄弱学校改造经费的投入,要根据各项考核指标随机而定。这样做是有考虑的。”太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顾埃荣处长说。

  据介绍,学校的优劣“等级”,太原市也曾经有过区别,区别的重要着眼点也在于教育经费的有序投入,但随即发现,被确定为照顾对象的薄弱学校社会声誉更加受到影响,弊大利少,之后就取消了。2000年前后,太原市进一步终止了“重点”、“非重点”学校的区分,以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抑止择校风,相对于正在讨论过程中的义务教育法修订案,这一举措具有明显的前瞻性。

  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善意举措并不能完全影响社会评价,薄弱学校在市民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心目中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有具体所指的。据太原市政协委员安进的调查,薄弱学校“在太原市有几十所,有区属学校,有企业学校,有乡镇学校”。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市民坦言,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一所原省重点中学,他前后花了4万元。“给学校掏了两万元,托人办事、请客吃饭花了近2万元,还欠了人家好大的一个人情。”而在这位先生家附近,就有两所普通中学。

  因为教育资源不平衡而头疼、吃苦的远不止家长,“每到招生的时候,我从来不敢公开露面,就是在办公室也得藏起来。各种各样的关系户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平时正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也总是陷在纠缠不清的应酬中。”太原市某校校长说。

  择校之风盛行,已经不单单是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的大排队,教育腐败等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紧随其后。

  有着20年校长经历的太原市某中学王校长认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一种社会上的整体浮躁心态,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教育不公平已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学校教育受到盲目的重视,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被严重忽视了。”

  □期待教育公平早日到来

  “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在省城太原持续不断进行了十几年,效果也是明显的。现在所说的薄弱学校是相对而言,纵向比较,无论哪所学校都比以前有进步,人们分辨薄弱非薄弱,是根据横向的差别来断定的。”太原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说。据了解,仅在2005年太原市教育局完成的教育十件实事中,有五件涉及到薄弱学校改造,加快改造步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也是在这一年启动的。

  各区、县政府是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主力军。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张学忠副书记介绍说,区政府在2005年用于薄弱学校改造的直接投入为750万元,2004年全区各级部门的投入为3000万元,“资金投入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在薄弱学校改造上可讲的东西太多。目标就是一个,要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就近入学、无可挑拣的义务教育平台”。

  “学校已经大有起色”的局面是让郭晋生勇敢直面媒体的主要原因。“经过我们的努力,三十二中外在的社会声誉和内在的教学质量都有了不小的改观,相信社会上对我们学校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郭晋生说。

  为薄弱学校配备一名得力的校长是改造薄弱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刚柔相济闻名的郭晋生正是相关部门振兴三十二中的合适人选。上任伊始,郭晋生就在学校开展了“抽丝剥茧”式的一系列细致管理改革,“管理促进教学,这是铁定的规律,我就是抓常规性的工作,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效果,就是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家长慢慢就开始信任我们了。”

  在与郭晋生谈话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三十二中校园内,上体育课的学生在练太极拳,而其配曲竟然是一首流行歌曲。据介绍,这是该校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的一个小创举:准备尝试用太极拳来代替课间操。

  “今年应该是个机会。”郭晋生谈话的语气中透露着谨慎的期望,他期望的是今年教育资源平衡的大环境下,太原市能够实现真正的就近入学,“一个薄弱学校的崛起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学校的历任校长其实都在学校振兴上做过不少的努力,之所以效果不明显,最根本的就是教育体制没有大的改变。”

  郭晋生希望的目标是:“一年前我们是200个学生,现在是600,三年后我想能超过1000。”

  对此,顾埃荣处长说,薄弱学校改造并非是一个新命题,改造工作进行多年了,学校个体基础确实有了不小的提高,但是,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怎样才能让相对的教育公平早日实现,需要认真地对待。

  本报记者胡增春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