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09:16 新华网

  [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网友,欢迎点击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那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天我们将和您再次聚焦这个主题,在我们过去的节目中,我们曾经就此主题采访过相关的专家也曾经就这个主题进行过很多策划性的报道。而今天,我们将从一个媒体的视角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农民日报》总编辑王太。欢迎您,王总编!

  [王太]: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新华网和各位网友交流,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谢谢。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王太作客新华网认真浏览网友问题

  [][][] []

  从替农民说话到为“三农”服务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在我小的时候,大人们问起小孩子的理想,有的想当教师,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科学家,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当农民。我很想知道你们这群关注农民的媒体人在当初择业的时候是怎样考虑的?为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说话,是否会觉得有时比一些同行低人一等或者腰板不够直?但是呢,最后还是要向你们的选择致敬!

  [王太]:跟同行比起来,低人一等或者腰杆不够直,我和我的同事都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和其他媒体合作,和其他媒体同仁合作,大家都感觉非常愉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会有这种感觉,也说明“三农”问题处于弱势地位,说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主持人]:您大学毕业后,什么样的愿望让你立志为农民写文章,为农民说话?

  [王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中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定的农民经历,有的生长在农村,有的是上山下乡参加过农村的工作和劳动。我当时上大学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因为80年代初70年代末已经有《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解放军报》,农民还没有一份报纸,所以毕业之后我就直接到了《农民日报》做了编辑。

  [网友]:还请首先谈谈办报宗旨吧,我越来越糊涂,农民日报到底是给谁看的?农民兄弟确实很少看农民日报,因为我自己出生在苏北大地,所以,根据我的调查,苏北农民兄弟比较喜欢的报纸和杂志:广播电视报(还是当地的)、故事会、明星娱乐画报、幽默大师、农技方面的也有一些、知音等等!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如果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王太]:《农民日报》当时是办给农民看的,但是到我们国家农村和农民的状况,最大特点是一家一户经营,每户经营3—5亩地,如果单独定一份《农民日报》不合算,一年定价是200块钱。从农民农业经营角度看,这么小的经营面积,看邻居种什么、怎么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通过报纸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但是,对农业的一些经营者、管理者、工作者以及一些大农业市场主体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从报纸上获取信息、观点和新闻资料的

  [主持人]:《农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是什么?

  [王太]:我们1980年创刊确立的办报宗旨是:替农民说话,帮助农民致富,后来又发展成:为“三农”服务。

  [主持人]:为什么宗旨有这样一个转变?

  [王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农村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宗旨总体上没有转变,我们依然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为“三农”服务,我们未来依然会坚持这一办报宗旨。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关注三农是记者的责任

  如何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机遇

  [网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时期的一个重要阵地,《农民日报》当之无愧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媒体阵地。请问,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日报》又将如何履行在这个进程中的责任?

  [王太]:这个问题报社的同事也在思考和探讨。先说建设新农村,我们理解对农村来讲,是继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大包干”以后,又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所不同是,第一,“大包干”是农民自下而上创造的,这次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有要求、中央有意志,主要靠外部力量自下而上、上下呼应的一种形式;第二,“大包干”产生于农村内部,使农民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的自发努力,而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是政府解决城乡协调发展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第三,“大包干”调节的是农村内部关系,而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调整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历史性的决策。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会发生历史性的影响,而对城市和整个国家也将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我最近注意到国外的媒体和同行也非常关心“两会”和新农村建设,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发展这条“短腿”如果上来以后,中国的前途将无可限量。这说明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社会的重视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农民日报》,我们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农村、报道“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承担着非常特殊的重要使命。怎么履行好我们的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用媒体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营造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和将来一段时间新闻报道的中心任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具体操作层面上,《农民日报》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思想的源泉、政策和决策的传播工具,成为经验交流的场所,成为各种成就和情况展示的平台,成为各种矛盾、问题舆论监督的阵地。

  我们将着重关注一些新的发展、新的问题,新闻媒体要抓“新”、关注“新”,比如:新观点,新探索;新决策,新举措;新实践,新经验;新成就,新典型;新矛盾,新问题。这几对“新”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新农村建设一步步往前推进的过程。

  [网友“发展老庄”]:这个主题很好,但是,根据鄙人的理解,农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当升华一层:那就是如何将这个伟大的历史课题换一种表达方式,推广宣传给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几个字在这些日子里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可是农民兄弟又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

  [主持人]:这样的一个提法和说法对于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还是周而复始,而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农民兄弟关心的是:自己家今年的猪能够卖多少钱,又有多少进城务工和劳务输出的机会?

  [王太]:很多事情的变化是在无形中、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的。不能说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财政下去以后,农村马上出现新的面貌。具体对农民来讲,也不可能昨天的猪卖不出去,今天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的猪就好卖了。很多工作都需要逐步探索、逐步进行,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

  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在这之前农村经历的50年,有30多年的人民公社,20多年的“大包干”时期,这50年基本是我国采取城乡分别治理的办法,所谓的“二元社会管理结构”。这一结构已经渗透到工作层面和各个层面,如果指望一朝一夕解决也是不现实的。我想,经过“十一五”五年或者两个五年,农村的面貌和农村的境遇将会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主持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也有各地的做法,您从媒体的视角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哪些错误的倾向,而《农民日报》在这方面又将如何引导?

  [王太]:要注意不能光投资,怎么建设,最关键的应该是从机制、体制上解决问题。“二元社会”的结构我们进行了50多年,这种情况下,很多不是工作层面上问题,是机制、体制问题,一定要先从机制、体制上解决,才能为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主持人]:《农民日报》是否为社会监督、防范错误倾向等开辟一些专栏或者专题?

  [王太]:我们会一直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发现“大拆大建”的问题,做表面文章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我们会及时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醒。作为《农民日报》,也要发挥媒体的功能,及时进行报道和引导。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农民期盼得到更多关注和帮助

  我们一直是“与中国农民同行”

  [主持人]:《农民日报》不仅仅替农民说话,还要替农民反映情况?

  [王太]:我们一直是“与中国农民同行”,他们所感受到的东西,我们的编辑、记者也要尽力去理解、感受和体验。

  [主持人]: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是关键,农民日报的办报宗旨在传统之外,增加了“帮农民致富“的新内容,农民日报大综合性报纸的底色上,涂上了“财经“这一时代亮色。究竟《农民日报》在帮农民致富方面是怎么做的?

  [王太]:农民增收一直是“三农”工作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进行了很多的工作,直到目前为止,农民增收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但是大家想到的有几点:首先,农民要增加收入先要把农业搞好,要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好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好农业,用产业化经营手段经营好农业,用工业化等现代理念指导好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上专门做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告,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方方面面的举措和农业部今年的农业中心工作:实施“转变、拓展和提升”的“三大战略”,同时启动“九大行动”,通过“三大战略”和“九大行动”的实施,对农民在农业内部的增收我想会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农民的增收还要拓宽到其他渠道,发展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等,都会对提高农民就业和收入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打工收入占到农民收入很大的比例,全国农民大概有40%左右的收入来自打工收入。但农民进入到大中城市打工,遇到工资不兑现、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问题非常多,这次两会也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政府和社会足够重视。随着城市和社会环境的变好,对农民生活,打工这块是有利的。

  [主持人]:我听了您谈的这一席话心里有点数,但如果有一个农民朋友坐在这里,可能有一点糊涂了。您是否可以给农民举一个例子,一翻开《农民日报》,农民怎么得到致富的资讯。如果我想致富奔小康,看那个板块?

  [王太]:《农民日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农村县乡村干部,各省市农村工作者、农村工作的研究者和农技服务研究人员,还有大农业的市场主体。我们在报纸版面的设置上考虑到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专门有一个《农村致富文摘》,登的都是作为一个村民,一个普通农民,他是怎么发财致富的,通过什么渠道。比如有的通过养蚕,有的通过开澡堂子,给农民提供启发,看看人家是怎么致富发财的。

  [主持人]:在和您交流的过程中,我打开了《农民日报》办的“三农在线”,果然有不少财经栏目,有金融保险、市场等,农资、渔业都和致富有关。您说《农民日报》就是给农民说话,有很多的文章都是替农民工说话,《农民日报》怎么和农民工接触,怎么了解他们的疾苦?

  [王太]:《农民日报》从报纸版面讲,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反映农民工问题的版面《打工者天地》,既有对农民工的报道,报道他们在打工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遇到的问题,也加强了与农民工的互动,有一些农民工经常给我们来稿,来信,包括反映问题。应该说,通过报纸的直接关注,农民工反映的具体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我们报社周围有一个房地产项目,有二十几个农民工打工半年没有拿到钱。因为离报社不远,一天晚上这些农民工就来到报社找我们的接待上访人员,和我们谈。《农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见报后,很快,北京市有关部门出面进行干预,二十几个农民工的工资一份不少很快就拿到了。还有一位农民工很惨,为了要回工资,工地把他开除了,他没有钱也回不了家,只能靠工友救济他。他在这种“混”和溜达的过程中,发现了《农民日报》的牌子。当然,大多数农民工没有机会进入到《农民日报》,但他们通过写信、打电话跟我们联系。最近“两会”期间,我们专门派记者到一些工地采访了农民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我们推出了半个版的农民工访谈,登了一些农民工的来信。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王太很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农民办的报纸如何才能不脱离农民

  [主持人]:通过和王总编的交谈,我得知王总编来自北京京郊农村,您怎么理解“农民”,对农民含有什么样的感情?

  [王太]:“农民”在现代的观点里是身份的标志,实实在在应该回归到职业的标志。这和二元社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新农村建设,真正能够打破二元结构,“三农”境遇也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民”的概念将来不是扩大,而是缩小,缩小到真正是那些种地、搞农业经营的。我们提出把“农民工”这个称呼也改一改,是不是叫“新工人”更好一点?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队伍中有生力量,在很多行业农民工数量占多数,比如建筑行业、服务领域,占到70%到80%。说他们是农民不是农民,说是工人又是农民身份,所以对这些人应该有更合适的称谓。说“农民工”,感到好象有一点歧视性。现在有一些地方叫“外来务工人员”,第一比较烦琐,第二“外来”还是有一点歧视的味道。所以报社里的同志也在讨论,能不能叫“新工人”。当然称呼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农民经济状况的改变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这是最主要的。

  [主持人]:我问您第一个问题:您从事的职位是否会感觉比其他行业低人一等或者腰板不够直?您回答地特别干脆:从来没有。那么,您对农民兄弟怀有什么样的感情,使您回答起来腰杆这么硬?农民在社会上相对属于弱势群体,收入比较低,地位也比较低。

  [王太]: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是所有人的衣食父母。进一步说,所有人的祖先或者你的父亲、爷爷都做过农民,只是时间不同而已。对所有的农民,还是自己的家里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有机会为这些人服务,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主持人]:您遇到过歧视农民的人吗,您怎么看待社会上对农民兄弟歧视的目光?

  [王太]:歧视农民我在生活中也遇到过,每当我看到时,心里感到很悲哀。他是我们的同胞,生活境遇很差,这种情况下再歧视他,我心里特别难受。曾经有一天下大雪,我出门正好看到一个登着三轮车收垃圾的人,穿得很破烂,有几个小伙子和他发生了矛盾,说他的车拐弯时把他们的衣服碰破了,要赔偿1千块钱。我想那个人家里总共加起来也没有1千块,我跟小伙子说给你一百块。后来小伙子说大哥,既然你这样就算了,就让那个收垃圾的人走了。

  [网友“三月春风吹神州”]:《农民日报》是1980年在万里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一份唯一面向农民的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在一份回忆录中曾说过,在1985年最辉煌的时候,《农民日报》曾是全国八大日报之一,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首先在《农民日报》上发表的,许多社论经常被《人民日报》转摘,最高时的发行量近70万份。但到了1994年,《农民日报》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发行份数大大下降。农民一是不会自费订《农民日报》,因为他们订不起;二是就算有极少数的村子订了《农民日报》,文化素质高一点的农民想看《农民日报》也看不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王太]:我们国家农民经营面积非常小,花200块钱定一份报纸,以个人的收入看不是很合算。《农民日报》的读者定位直接也不是农民,而是以“二传手”传给农民,这个“二传手”就是乡村干部和农技人员。现在有一种情况,在农村待的多数都是老人和儿童,真正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很多都已经进城,在其他的领域工作、谋生,这部分人在城里很难看到《农民日报》也很难买到。这是我们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能不能省去“二传手”?这方面有没有考虑?

  [王太]:我们希望没有“二传手”,直接到农民手里,现在有一些地方是直接订到农民家里,比如北京的韩村河一家一户都有一份《农民日报》;江苏华西村每家每户也都有。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知道和自己相关的信息,需要有一份接近他们的报纸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网友“英岗岭”]:《农民日报》的订阅量如何?这张农民的报纸如何在农村市场发展农民订阅户?《农民日报》会否象现在的许多报纸那样上摊,在报刊摊位上零售?

  [王太]:现在确实有很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报纸,零售量非常大,甚至以零售为主。《农民日报》发展到今天,我认为非常不容易,我们现在没有计划让《农民日报》在大城市的摊上卖。我们也有过类似尝试,在农村的集市上设一些零售摊,目前驻省的机构也在搞这方面的探索,效果还是不错的。

  [网友]:曾经备受大家关注的《南方周末》,不错的选题就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题材,在报刊的零售点能够买到,老百姓关注的会更多。为什么《农民日报》不采取零售的方式?

  [王太]:《南方周末》整体上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报纸,同时它不承担《农民日报》承担的任务。《农民日报》是中央十个主要报纸之一,十三家主要新闻单位之一。《农民日报》要承担对政策的宣传和热点的引导的任务。农村一些可读性比较强、抢眼的新闻我们也有,但是《农民日报》的视角是从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来报道。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但要首先有利于促成问题的解决,以它为基点报道问题。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媒体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新农村建设

  从事农村报道的记者首先必须对农民有感情

  [网友“又见樱花飞”]:曾经拜读过《农民日报》原来总编辑张广友同志的文章,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张总编辑的的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通篇包含了对农民兄弟的深情厚意。我想,要为农民说话,首先还是要拿出诚意,深入田间地头,感知和认知农民的生活,然后才是上升到表现的阶段。更需要思索的是,这份报纸如何对农民兄弟有用?如何对基层干部和全社会都有价值?这应该是摆在日报面前最大的问题。其实多年来,发行量非常不错的《南方周末》很多抓人眼球的文章都是农村题材,《农民日报》真的要好好思索,别让别人把自己碗里的饭吃掉了!农民日报的记者如何感知农民的生活?

  [王太]:这位网友的问题非常好。《农民日报》的老总编张光友写了很多的文章,出版了很多专著谈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他曾经工作在农村改革的前线,对中国农村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的改革舆论宣传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到《农民日报》之后,也一直关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写了大量的文章、评论和调查报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时张总编的文章和评论被很多的报刊转载,作为资料学习,这种情况很多。当时我们报纸的评论,是把当时农村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农民群众遇到的疑惑及时写出来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主持人]:农民报纸和《农民日报》的记者如何感受农民的生活?

  [王太]:我们提出,做好“三农”宣传和农民工作,首先要对三农工作和农民要有感情,这是第一位的。做《农民日报》的记者,比做其他的一些都市报会更加辛苦,跑的地方多,路途比较远,条件比较艰苦。作为农民日报记者,必须要有献身新闻事业、献身“三农”事业的精神,对农民保持深厚的感情。如果没有感情,就做不好这份工作。其他的工作也一样,如果没有感情也做不好。

  [主持人]:《农民日报》记者的待遇怎么样?

  [王太]:我们服务于“三农”产业和群体,和其他媒体比我们的待遇并不高,但是我们做这件事时也没有考虑这件事情。

  [主持人]:你们干得多,挣得少,还这么坚定地为“三农”服务。

  [王太]:衣食足已。

  [网友]:《农民日报》长期有记者驻守农村吗?农村设有记者站吗?

  [王太]:我们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设有记者站,这是报社直接管理的机构,省以下没有直接管理的机构,但我们聘请了很多的通讯员,甚至乡干部成为我们在册的通讯员,人数非常多。这些通讯员生活在农村基层,对农民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王太:为“三农”服务是媒体的责任

  农民日报社新闻中心业务楼开工大大改善了其办公条件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