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面对“银发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5:46 浙江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朱荫湄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汪晓村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杭州市委会主委 蒋福弟

  记者: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未来5年还将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任务,大家有什么看法?

  朱荫湄: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但老年人人口数量却快速增加,这就是所谓“未富先老”。况且我国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又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我国将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不能等闲视之。

  蒋福弟:人口老龄化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养老金和福利支出比重将迅速上升,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冲击;劳动人口生活质量下降,加剧劳动人口和老龄化人口之间的矛盾。我们应注重解决好这些社会问题。

  汪晓村: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据统计,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中有退休金的比例只占5%,绝大多数老年人70岁以后普遍依赖子女供养,养老、医疗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记者:那么,有什么办法缓解或者避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朱荫湄: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期,养老问题从来都是家庭自行解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要着手考虑解决的问题。目前,由于缺乏主动应对的前瞻意识,老年服务产业远远滞后,养老院床位的缺口非常大,为老人服务的专业护理人员缺口更大。建议政府要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养老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就业和创造财富的机会。

  蒋福弟:在帮助老年人解决物质方面困难的同时,也要重视解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对于养老机构来说,要更加重视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给老人们提供一起娱乐和交流的场所。

  汪晓村:要赶在严重老龄化到来之前,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尤其在农村,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要因势利导地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在乡镇集中供养老人,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或者尝试“以土地换保障”的措施。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