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羲之《丧乱帖》回国 触动千年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7:2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1600多年前,书法大家王羲之获知祖坟遭毁,痛苦不安中,给朋友写了一封短札,字体随情感而变,由行入草,一气呵成,这就是著名的《丧乱帖》。

  1253年前,鉴真和尚历经磨难,东渡日本成功。据传,在他的日本文化行囊中就有
《丧乱帖》。

  2006年3月13日,作为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重要展品之一,《丧乱帖》在上海博物馆与中国观众见面。

  书法至宝

  《丧乱帖》远胜《神龙本兰亭序》

  “丧乱帖中读羲之,漂泊千载今识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赋诗,纪念中国书法瑰宝的“省亲”。

  《丧乱帖》为行草墨迹,白麻纸,纵28.7厘米,横63厘米。共八行,全文是:“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学者韩玉涛《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曾称此帖有多处不可及,如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丧乱帖》又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书圣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神龙本兰亭序》。

  书法家周慧评价说,《丧乱帖》下笔时奇宕潇洒,无拘无束,加上当时王适逢丧乱之世,其先墓又遭战火荼毒,忧愁与激愤倾注笔端,使笔意更富感情色彩。从用笔上看,此帖已脱尽隶体,从结构上看,则不似《兰亭序》般平正,而以侧取势。文章前二行有雄强之美,后六行则是另一种惨淡之美,可以看出王羲之情感变化的痕迹。此帖由行入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痛贯心肝”的悲愤和“未获奔驰”的悔恨,草的成份逐步加大,到了“临纸感哽”处已不见行书的踪影,全部是草书了。然而反观整帖,却显得和谐统一,有水到渠成之感。

  “东嫁”日本

  传播千年散发中国书法魅力

  从唐代到现在,漫漫千年,也是《丧乱帖》“举目西望中原”的历史。《丧乱帖》流传日本一千多年,学界一般认为是唐朝大和尚鉴真东渡时带去的。纸张的右端钤有三方“延历敕定”朱文印记,延历是日本奈良时代桓武帝年号,相当于我国的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周惠认为,帖上只有三方钤印,表明此帖一直深藏皇宫,不曾流失民间。

  早在唐代,随着邦交活动与民间往来的开展,中国的书法艺术逐渐传播海外,日本受其影响最深。其中,自贞观四年起,日本前后共派遣了20批“遣唐使”来华,约有五千余人。在这些使者中,对书法艺术的传播贡献最大的要算“留学生”与“学问僧”,他们在中国居留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少则几年,多则二三十年,甚至有终老于中国的。他们汲取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养分,回到日本,整理日本文字,分别利用汉字书法和楷书的点画和草书的偏旁,制造出片假名、平假名,从而使特属于日本文字的书法艺术由此诞生。中、日的交流不仅使书法艺术远播海外,也使许多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家的杰作传入异域,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散播芬芳。

  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延续至今。据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西冈康宏介绍,“珍品展”在日本展出期间,观众达18万5千人。

  “省亲”梦圆

  “二王重逢”国人感慨万千

  在3月13日开幕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上海博物馆珍藏的王献之的真迹《行草书鸭头丸帖卷》,与《丧乱帖》同台亮相,“二王”千载后“重逢”,让人感慨万千。

  这次“省亲”,圆了多少人的梦想!

  50多年前,文物鉴定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的徐森玉先生生前念念不忘流散到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负责筹办上海博物馆期间,他与已故的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一直设法一睹这些书法的原件真迹。

  汪庆正生前曾表示,王羲之的字,唐代时还有3000多幅,如今仅存世的20多幅,几乎都被证明是后人摹本,因为都能看到勾描填墨的痕迹,《丧乱帖》最有晋时的笔风古意,又因世人绝少得见原件而真摹难辨。

  几十年间,随着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文化交流逐渐深入,“中日书法珍品展”的筹划摆上了议事日程。据悉,此次展览的绝大多数展品是日本各个收藏单位个人捐藏的结果,得到了广大日本人民的支持。

  中国方面,汪庆正先生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生命弥留时刻,仍然撰写《梦寐以求的日本现藏中国古代重要书迹》一文。“今天终于了了这个夙愿。”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

  (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