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天的中国:走近新闻发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4:25 今天的中国

  本期提示:他们的每一次亮相,常常引起万众瞩目,他们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们就是新闻发言人。有人说他们是明星,有人说他们在刀尖上跳舞。风光的背后,他们有着怎样的压力?我们一起走近新闻发言人。

  本期嘉宾:郭卫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

  毛群安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

  孟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观众朋友,还有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还有我们嘉宾,非常感谢大家到来!近几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这就是新闻发言人。每当国家有什么新政要出台的时候、什么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的媒体上,包括电视、报纸上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今天我们现场请来了三位嘉宾,来跟我们一起谈谈有关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嘉宾,这位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局长郭卫民先生。您好,郭先生!(以下简称郭)这位是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也是卫生部办公厅的副主任毛群安先生。你好,毛先生,大家好!(以下简称毛)这位是专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孟建教授,你好!(以下简称孟)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

  主持人:我知道每年的新闻发布会,好像次数是不断地在增长,像去年有68场。68场的话多少是主动来的?多少是你们去游说他们来的?

  毛:它是这么一个情况,年初或者年终国新办都请我们各个部门的发言人去开一个协商策划的会议。看一看你这个部门这段时间有一些什么比较重要的可以提请到国新办来开发布会,是有一定的计划性的。

  郭:各部门会经常提出来按照计划或者按照现在的工作,我们现在可以搞这个了。那么我们呢?大家就会一拍即合。出现突发事件了,或者我们国务院新闻办在应对媒体的报道舆论情况的时候,我们觉得什么时候,应该搞个什么发布会。比如说刚才说到禽流感了,我们根据国际舆论的情况,觉得应该搞,我们就请农业部,

卫生部的领导出来。那么他们同意,马上就搞,这是大概的情况。现在很重要的一个情况,很多发布会,很重要的发布会是国务院领导提出来的,说现在这个应该搞一次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来组织,所以这样的发布会占的比例也不少。

  主持人:孟教授,我想了解中国政府目前有几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制度?

  孟:主要是有三个层次,刚才毛主任讲的,到国务院新闻办去发布是在国家平台,这是一个层次。另外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又是两个层次。

  郭:卫生部部长高强去年在世界

艾滋病日,12月1号之前,前一天他出席发布会这是一个层次,国务院新闻办代表中央政府的;毛主任的新闻发布就代表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的,这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比如上海市的焦扬,我们各省市自治区的新闻发言人,和他们组织的各种新闻发布会,从我们中央政府推的三个层次,应该是这三个层次。

  主持人:去年的68场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如果三个层次总共加起来的话,到目前累计有多少场?

  郭:我可以给你一个数字,不完全统计是1088场。

  主持人:各部委自己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到国新办(举办)发布会有什么区别?

  毛:现在到国新办要排上这发布会,也挺困难。但是我们就想一些重大的事件,或者重大的政策出台,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列到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来)。

  郭:实际上新闻发布会次数的增长,一个是说明我们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进展,因为各个部门越来越重视,他们愿意到国务院新闻办来出席发布会。以前很难,以前你要请他们部门的领导来,他不愿意来,所以这样的话,一年也就二三十场这样。那么现在越来越多了,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它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愿意来了。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觉得,数量达到一定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反映了它的一个进展,我们现在考虑,现在比如说毛主任,卫生部的发言人,定时定点的发布会开始了,那么很多信息卫生部就可以发布了,你像今年同时会出现的,像公安部还有个发言人,教育部有发言人,定时定点都发布了。另外各个政府部门都有发言人,他们自己的发布会增长起来了,这样的话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我们想它的数量不一定要保持很多,但是要体现它的重要性。

  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

  郭:因为对外开放了,别人对我们关注了,希望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国内的情况。他们要来投资,要来交流,要让你的政府的信息,他们想了解到,所以我们就开始推政府的各个部门出来,搞新闻发布工作。

  主持人:那一直发展到现在有20多年的时间了,这20多年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

  郭:要说这个阶段,其实从1982年到1993应该是一个阶段,那时候发布制度就开始有了,陆陆续续有些部门出来搞了。比如说外交部,逐步逐步从不定期地发布,只发布不回答问题,到定期地发布而且回答问题,现在每周两次例行的发布会。国务院台办、国家统计局还有像原来的对外经贸部,这些部门的发布会就搞得不错。但是宏观上讲,各个部门都出来搞发布这个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1993年到2003年这个阶段,这个10年我们新闻发布制度比较平稳发展,健康发展起来了。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政府感觉到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非常重要,应该上个台阶,国务院领导也有指示专门开了会,下发了文件。所以从1993年以后,也要求我们国务院新闻办来推进这项工作。同时国务院新闻办搭平台邀请政府各个部门来出席我们发布会。但是从2003年以后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主持人:毛先生你在卫生部工作了多少年?

  毛:有十八九个年头了

  主持人:你记得卫生部最早开新闻发布会是在哪一年?

  毛:也应该是九十年代,从我个人来讲应该说做这个发言人工作,新闻发布是从一个,就是一步登天,为什么呢?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直接就是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这种方式,这应该是发布会最高形式了。

  主持人:哪一年?

  毛:就在2003年。

  主持人:是发布什么新闻?

  毛:2003年4月份,就是关于非典的,就是非典。

  主持人:你当时是什么一种心情?有没有说错话?

  毛:应该说是比较紧张,为什么呢? 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现场直播。而且当时我知道这个栏目、这个现场直播是很受大家关注的,我也知道很多人都在看,现场并不回答问题,只是发布这个疫情,时间也很短,也就几分钟。

  主持人:大概几分钟?

  毛:两三分钟,但是就这两三分钟,站在大灯底下,紧张!紧张表现在哪呢?很多人都听出了我的陕西口音。有时候把这个数字居然看串行了,都发生过这种错误。确实是因为这种底下的交流,比如说像这种录播的节目和直播的节目它确实给人心理上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现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上到领导,然后公众越来越关注这个领域。新闻发言人制度里头,我想新闻发言人应该是个明星,那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这个条件,去当新闻发言人?

  毛:发言人在单位里边他代表单位,对外是作为这个部门,跟记者沟通的一个桥梁。但是我们本人在单位里边又更像一个记者,也在挖掘着新闻背景、新闻素材,怕把哪些重要的信息给耽误了。因为新闻资源很重要,你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我们没有发现,结果浪费了。那很可惜。

  主持人:但我今天也发现,我今天一见到三位嘉宾的时候,气质还是跟一般的官员不太一样。所以郭局长你觉得新闻发言人的气质非常重要吗?

  郭:关于发言人的要求,我想孟教授他应该比较权威,他们在研究这些问题。但是我想这个气质实际上不是装出来的,这个气质实际上是什么呢?是他对发布内容的一种把握。我觉得从总体上讲,应该是两个方面的素质,一个就是他的政治立场和政策水平,你要能够符合作为政府发言人这样一个要求。你对自己的工作,对要发布的信息有足够的把握,这实际上是发言人气质的一个很主要的方面。他因为了解情况,他有足够的自信心。第二个方面,我想大概是专业技术和水平,还包括一些技巧,比如说发布过程中怎么去说,有这个方法、那个方法,就比较具体了,这个应该孟教授是专家。

  主持人:孟教授你来归纳一下什么样的新闻发言人是最受欢迎的?

  孟:我觉得郭局长这两方面还是归纳很好的。第一个就是特别从我们国家来说,政治思想素质怎么样,第二个专业怎么样。当然这个牵涉到对发言人职业的认定,发言制度在我们国家建立也就20多年历史,而在国外已经100多年历史了。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鲍彻的助理发言人瑞克,他到上海来是我陪同的,他上来就讲,他说你们总以为我们是个新闻官,他说实际上我们是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那么既然是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他的形象、气质、沟通能力的要求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假如说以政府为例的话,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形象的一个辉煌的聚焦,是一个政府形象集中的体现。

  主持人:郭局长,你是作为学员参加过这个培训班?还是作为老师参加这个培训班?

  郭:老师,我也做过学员,比如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他们以前不叫发言人培训班,他们叫全球传播或者是这样的培训班,我也曾经参加过。也参加过我们请来的一些外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我们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专题的报告会、研讨会。举办这个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以后,那么他们请我一起去做一些介绍,也当个老师,每次办完班以后大家都由衷地说好。你像我们在山东、在各地办的培训班,他们的政府负责人都说,很多培训班他们来了以后,这些干部都是局长、市长,可能听一听课有的就走了,人都不齐 。但是像这样的培训班,有时候办一个星期,大家都坐着,都不走,人很齐,从头到尾,大家觉得收获很大。

  主持人:一般培训周期是多少?

  毛:一个班,一期学生一般五到七天,比较系统。它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模拟训练,就是说模拟一个现场。可能没经过培训的人感觉这个事并不难,就这几句话事先想好了就一讲,应该很简单。可能看别人讲的时候磕磕巴巴,可能还觉得很好笑。但是真正就把这几句话事先告诉你,然后把这些大灯一开,机器一开,再讲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很多人进行过模拟训练下来才知道,过这么一把瘾的话,对这个理解体会就不一样了。

  孟:当然不愿说、不敢说主要程度上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但不会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通过这样系统地培训,特别是通过设计的模拟锻炼,他们往往把“三不”基本上改过来了。所以有的人就很有体会地说,“晚说不如早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一般人说不如领导说。”最后说“我们不说谁说”,就三个“不如”了。

  主持人:刚刚讲到新闻发言人最基本的一些素养。我还想了解一点,面对危机的处理能力,这新闻发言人是不是一个基本的条件?还是说这是一个评估新闻发言人一个特殊的能力?

  毛:因为这个信息的发布,是整个突发事件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甚至是起关键性的作用。有些突发事件就由于信息发布得不妥当,可能引发处理的难度增加。

  主持人:如果说是这种突发事件的话,那郭局长,国新办是什么时候介入这个工作?

  郭:其实就政府新闻发布它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常态下,一个就是非常态。常态就是正常的情况下,例行介绍政府工作、方针、政策;非常态就是你说的这个突发事件。实际上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更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出来应对媒体,向公众介绍这个情况,所以这个发布,现在有些部门已经做得很好,做得很成熟,但是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因为突发事件往往是跟一些消极的信息、消极的因素连在一起的,肯定是地方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按照传统的思维习惯,他希望把问题处理了,解决了,以后就完了,为什么必须要说呢?这也是我们传统的一些想法,总是对地方,对这个部门可能不是个好消息,他不愿意说,还有就是他不敢说,或者他不会说,这个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的。

  主持人:主要还在领导的意识上?

  郭:认识上面,但认识上面接着也有一个怎么应对媒体的问题。有些人看到媒体很害怕,不会说,真不会说,他把媒体看成像对手,像敌人一样,他也有的。他越不想说他越不会说,他要想说了,他说得很好,媒体的报道也比较客观,也比较正面,那他可能就越来越敢说了,越来越来想说了,自信了。他不想说,媒体呢?你越不想说,我们现在总结媒体的特点,你越捂他越想来撕开,看你后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反而变得神秘了,那么你就越想捂,那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成了一个怪圈了,那你就越来越紧张。媒体可能原来只是对这个信息感兴趣,结果对你人感兴趣了,对你这个政府工作感兴趣了,你消极的东西他越发掘越多,越报道越多,那么所以呢,我们现在也是积极地推进。

  主持人:你刚才谈到新闻发言人是有责任的,面对这个责任有没有具体的一些,比如说他说我不愿意去,或者说错话了,不该透露的信息透露了,有没有对新闻发言人奖惩的制度?

  郭:其实现在最大的奖惩实际上是公众和媒体,是舆论。就是说你发布了,及时主动发布了,你形成了一个好的舆论氛围,实际上你发现对你这个部门,对你们领导,对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置都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大家都会认为这个事好,那么你自己也体会到,其实这样做挺好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奖励。你做得不好,你去看看整个各种批评声、指责声,或者背后这样一种不满意的声音就会出现了。你自己反过来去看,这其实是最大的惩罚。当然现在根据我们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现在也在推进这个,因为有法律性文件了,包括原来我们有一些内部文件的规定,也都对因为处置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不利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党和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要受到处罚。对个人会受处罚、撤职。有些瞒报的,比如说一些矿难发生了以后你瞒报,撤职。

  主持人:关于发言人我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去担当这个新闻发言人?他是兼职的还是专职的。

  毛:目前来看我们的同行们基本上都是兼职,而且都是综合部门的负责人来兼职。

  主持人:所谓综合部门是哪几个?

  毛:像办公厅、政策法规司,有的叫综合司,他就是在这个单位内部。他是负责总体协调单位内部工作的这个部门。像卫生部这种信息发布的量非常大,未来有没有考虑要专职的发言人?这就要问部长了。我是给部长提出来希望呢,相应的减少一点我日常工作的量,然后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在新闻发布工作上,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但是如果说你脱离业务工作太多,那你可能有时候又没根了,因为发布工作第一位的,就是说你要掌握部里面所有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你不直接参与进去,不是要了解一般的信息,是你要了解决策的过程。比如说突发事件,你要了解这突发事件从头到尾整个的细节,那不直接参与进去你靠别人给你写、提供那不行。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把握。我个人开玩笑说一句话,这个新闻发言人制度很好,这是对那个单位来说,对政府工作来说,但是这个制度对发言人来说可绝对是一个苦差事。

  主持人:孟教授,国外通行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他是兼职的还是属于专职?

  孟:关于这个问题呢,就是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这样恐怕好一点。那么据我所知,按照美国比较新的介绍,美国大概有4万多专业的新闻发言人,他们的新闻发言人很多都有从业的经验,有的很多就是记者出身,他必须要有传播学培训的背景,还有记者从业经历。

  主持人:郭局长你刚刚讲到未来的定位,能不能再给我们讲讲未来的新闻发言人的发展方向?

  郭:刚才说到比如国外很多是专职的新闻发言人,那么在我们国家现在,因为新闻发布工作是一个初始阶段,刚开始起步。随着它的逐步成熟,也完全有可能有一批专职的发言人产生,脱颖而出。当然,这有些前提条件,你比如说这制度比较完善了,比如说毛主任他作为卫生部发言人,现在如果他不是办公厅发言人的话,他可能很多情况不能了解,另外他要去协调各个部门可能有困难,那么他是办公厅副主任,就比较方便。将来如果发言人制度很完善了,明确了卫生部有一个专职的发言人,他只要是发言人他就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他只要是发言人,他就可以有职责、有权利去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制度保证。我们完全有可能有一批专业的发言人、专职的发言人。

  主持人:刚刚说了很多跟媒体、新闻记者的一些关系。我们底下的观众坐着很多来自于人大、清华大学、还有

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些学生,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在座的三位嘉宾。

  观众:谢谢主持人,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我想问郭局长一个问题,刚才听你们说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分为国新办、国务院、各部委、以及省市自治区、地级市的新闻发言人。地市级的新闻发言人有多大的自主权?在这个突发事件上?谢谢。

  郭:她这个问题问得还是很好的,说明她很关心这些问题。那么实际上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制度建设内容。那么国务院新闻办除了我们组织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之外,我们在推进这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工作。包括我们会对国务院各个部门的新闻发布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我们一起研究怎么推进,包括对省、市、自治区的也是这个,推进这是一个方面,那么出现突发事件以后谁来发布?实际上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对这个做了明确的规定。

  毛:应该是谁负责处理,谁就负责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是这个处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郭:比如说全国性的事情、全局性的事情国务院新闻办来发布。有些是属于一些部门的,或者省市自治在处理的,那么省市自治区的新闻发言人就可以来发布。那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还有一些具体规定。刚才毛主任说的,有些疫情是必须要中央发布的,虽然很小,发生在省里,可能是一个村里,但是必须是国家来发布的,疫情不能随便发布。那么各个部门有些自己的规定,另外也有个磨合的过程,逐步使这些规定能够完善,同时执行起来比较顺畅。

  主持人:好,谢谢。

  郭:还有吗?

  观众:谢谢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孟教授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传媒大学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方向,已经确定了新闻发言人这个方向。我就请问一下,既然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是朝着一种兼职与专职,这么一个过渡的阶段,那么新闻发言人作为职业,它的人才构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是否我们在高校当中会更多地设这样新闻发言人这种专业方向的一种培养?

  孟:我也担心的就是,是不是我们院校就能够培养出新闻发言人来?我刚才讲的国外的新闻发言人这样一个制度化建设,关于新闻发言人的选择,他往往倒不一定是我是学这个专业的,主要是指他是在媒体有着从业经验的。另外一个,对我们新闻教育工作者来说,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是什么呢?假如说我们把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简单地看成一个挑战的关系,甚至是一个对手的关系的话,我们以前教的都是如何做编辑记者。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培养如何应对,不讲对付,应对编辑记者的人。我们的经验是不足的,在这方面我们是需要花大气力去做好这个工作的。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时间非常有限了,郭局长你来点吧,我非常为难了。

  郭:清华大学那位。

  观众:谢谢 ,谢谢最后一个问题能够荣幸地给了我。因为我们知道医疗系统是一个突发事件频发的一个系统。比如说天价药费事件,比如说医患纠纷,那么这么多医院都会有这些事情,而且影响力都很大,因为观众都很关心,但是您作为一个发言人可能忙不过来,无暇顾及,那么我们卫生部会不会出台一个文件,或者一个指令下去,规定比如说一些三级甲等医院,或者大型医院它们要设立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呢?有没有这样一个制度的想法?谢谢。

  毛: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医院的媒体事件不少,也看到了一些医院的负责人在应对媒体的时候,确实暴露了没有这一方面公关的意识、没有跟媒体沟通的这种意识和技能。那么在我们国务院新闻办要求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同时,我们卫生部就在各地培训地方的卫生厅局的厅局长,也培训大型医院,包括我们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要求这些机构都要成立这种跟媒体沟通的机构,要有负责人。

  主持人:好,谢谢,非常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今天的中国是越来越自信了,因为新闻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它的开放和透明是政治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力量和自信的一个表现,所以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发布制度就是最好的一个表现。非常感谢现场的观众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再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