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的名词解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15:51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的名词解释 规模以上工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425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7.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2005年我国进行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主要内容是,自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是指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已不能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要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逐步实现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为全面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创造条件。 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指在一个联动周期内(不少于1年),当热力企业煤炭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时,在要求热源生产企业消化10%-30%的煤价变动因素基础上,相应调整热力出厂价格,并按照热力管网输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相应调整热力销售价格。其中,上调居民采暖用热价格应依法召开听证会,并对低收入居民取暖采取适当的保障措施。 循环经济试点。2005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等6个部门联合选择了钢铁、有色、化工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13个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涉及10个省份的资源型和资源匮乏型城市,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目的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 强制性能效标准。指国家对进入市场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或能耗量指标的强制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是产品在能效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节能评价值是对产品是否达到节能产品认证要求的评价指标。能效等级是表示用能产品能效水平高低的等级指标,分为1、2、3、4、5级,其中1级表示产品能效水平最高,5级表示产品达到能效限定值。 城市污水处理率。指经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城市污水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三化”草地治理。“三化”是指草地的退化、沙化、盐渍化。“三化”草地治理主要是通过实行草场围栏封育,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等途径,逐步恢复草原植被。 “985工程”。是国家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已完成了一期建设,其中中央专项资金投入140多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通过实施该工程,调整和优化了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和方向,将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进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金额在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校生总数与该学龄段(15-17周岁)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廉租住房。是为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建立的一项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关于调整住房租赁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法规,明确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资金来源,申请、审核、公示等具体规定及有关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廉租住房供应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减免为辅,多种形式并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由国家安排财政资金,通过贴息或补助的形式,引导城市连锁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力争用三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内培育出25万家左右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和70%的乡镇,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50家流通企业在777个县市进行了试点,2005年共新建和改造了7.1万个“农家店”,在吸纳富余劳动力、方便和扩大农村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电力需求侧管理。指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鼓励和引导用户节约用电,转变用电方式,在高峰时段少用电、在低谷时段多用电,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同时,在供电紧张时组织供电企业有序供电,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重点行业用电需求。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目前全国尚有3亿多农村人口(中西部地区占80%)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在两年内解决2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会同水利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确保在“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指容量为60万千瓦以上,主蒸汽压力达到25兆帕以上,温度达到593-650℃或者更高的参数,并具有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循环的燃煤发电装置,具有煤耗低、环保性能好、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机组热效率能够达到45%左右。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为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和节能监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可节能2.4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以碳计)1.56亿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根据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了该《公约》。《公约》规定,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行动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截至2006年1月,共有189个国家成为《公约》缔约方。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是“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力争在“十一五”时期末使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 易地扶贫。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十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共安排国债资金56亿元,搬迁120多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工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