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具备建立世界一流生命科学行业集群的条件张江药谷 创新力引来全球英才近30个创新药物在此诞生,年产值近百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09:17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任荃

  编者的话

  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对上海提出的“四个率先”之一的更高发展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更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发展,努力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短短十年间,张江“药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造就30个创新药物、创造近百亿元年产值,成为领跑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引擎”。这一生动的事实表明,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正确路径。

  如何根据上海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在若干优势领域聚焦有限目标,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为持续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源头活力,我们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这方面,张江“药谷”的成功也给我们诸多有益启示。

  手握标有人体365个穴位的针灸铜人,年近六旬的施瓦茨教授看得出神。整个上午,他都在琢磨,如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为看着有效却说不清楚的中医针灸疗法找到生理学依据。

  连续三年,这位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一到春天就向往“回”到生机勃勃的张江“药谷”。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不仅有世界一流的细胞电生理仪器,还有能相互启发的中国同事和思维敏捷的青年学生,更有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等30多个有求必应的好“邻居”——施瓦茨觉得,“药谷”的研究环境与中国传统医学一样充满吸引力。

  与施瓦茨深有同感的,还有享誉全球的“伟哥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穆拉德。出于对中草药的兴趣,穆拉德打算在中国选择一座学术气氛浓厚、大学集中、风险投资活跃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创业大本营。在考察了北京、香港、深圳、台北等城市之后,他对张江“药谷”一见倾心:“这里简直就是首屈一指的科研‘黄金地段’!”

  为什么选择“药谷”?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科学家们有着近乎相同的理由。今年初,全球著名战略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在对张江“药谷”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后断言:这里已经具备了建立世界一流生命科学行业集群的条件,有望成为下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在这份战略研究报告中,摩立特毫不讳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非张江“药谷”莫属。从十年前“一所六中心”的最初构想,到如今的“一所(中科院药物所)+一校(上海中医药大学)+30家研究中心”的组织构架,张江“药谷”在国内率先构筑起了以国家级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与此同时,一根上、中、下游联系紧密的产业链也在悄然形成。在这片不到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23家药品生产企业和200多家“头脑型”中小企业,密度之高堪比著名的波士顿地区,以至于杜邦、礼莱、罗氏、欧姆龙等10余家跨国医药“巨头”纷纷在此设立全球研发中心。

  得益于欧美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转移,日渐成熟的张江“药谷”迅速成为全球新药创新链上的关键一环。因为选择“药谷”,就等于选择了从基因到药的研发全过程。这边,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刚刚敲开中科院药物研究所的大门,委托这支“国家队”助其开发化合物库;那边,美国强生公司又向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递来订单,望其在癌症相关基因的克隆上出一臂之力……用一位民企老总的话说:“每两周就有一家医药巨头登门造访,‘药谷’近来忙着呢。”

  十年磨一剑!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全新版图上,张江“药谷”成了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名字。从悄无声息到掷地有声,“药谷”留下的是一连串坚实的脚印:近30个创新药物在这里诞生,近百亿元年产值在此创造。如今,全市近40%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出自以张江为核心的浦东地区,“药谷”成为领跑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引擎”。

  事实上,“药谷”成败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国界。作为“药谷”中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之一,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前总裁威廉·凯勒退休后干脆留在了上海,以高级顾问的身份继续参与着“药谷”的发展。最近,在威廉先生的牵线搭桥下,瑞士HBM生物风险投资公司专程来“药谷”考察。一番走访,公司决定把银行、保险、养老基金等金融资本,连同其在国外的成功经验一起注入到无限生机的张江“药谷”,与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共同成长。

  “药谷”档案

  1996年8月,国家科技部、卫生部、药品监督局和上海市政府在张江共同发起建设“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中科院也于同年加盟建设,张江“药谷”从此得名。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自2000年以来,始终保持年均17.4%的增幅高速增长,比同期GDP的增长速率高出5-7个百分点。2003-2005年,全市累计申请生物医药发明专利3066项。其中,一类新药批文数达48个,是“八五”和“九五”总和的6倍。

  德国专家施瓦茨博士在做细胞电生理实验。本报记者金昊摄

具备建立世界一流生命科学行业集群的条件张江药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