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描绘中国女性的瑰丽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7:3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张晓明

  这是一群妩媚聪颖的南国女子,更是一群追求时尚的时代女性。即便在如诗如画的天府之都,她们的身影也是一道靓丽风景。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热爱美丽的女性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志向,长年
坚守在苦、累、脏、险的土木工程第一线,10年内创造出1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她们就是中国铁路工程西南科学研究院的一群科技女性。

  报春腊梅枝头俏

  在西南科学研究院科技部里,25名研究员中就有11位女性,包括女研究员、女教授级高工、女博士、女副研究员和女高级工程师,支撑起全院科研的半壁江山。

  伴随着国家科研体制的改革,整个研究院的年度计划科研经费缩减到不足30万元,别无选择地只能走上为大土木建筑市场服务的转型之路。

  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隧道工程高新技术差距很大,沉管隧道修建技术更要落后上百年。没有高新技术,怎么能走向市场?37岁就担任了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兼科技部部长的严金秀忧心忡忡,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这是一场追赶时间的科技竞赛。由于铁路施工高新技术专业性极强,查阅翻译难度很大,严金秀要多付出几倍的时间来搜集研究相关知识。一年又一年,她放弃了节假日,舍弃了声乐爱好,沉浸在枯燥的外文资料中。

  为了获取更多核心技术资料,严金秀加入了国际隧道协会。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投向中国女性的是不屑一顾的目光。一次,严金秀以专家身份赴东南亚考察,竟然被拒绝进入隧道参观。她把屈辱埋在心里,最终凭借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好学随和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国外专家的尊重,引进了一大批国外最先进和最核心的隧道修建技术。

  报春腊梅,竞相绽放。几年来,西南研究院的女科技工作者奉献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先后主持了22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8项达到国内领先、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用朵朵科研之花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春天。

  工地山花别样红

  科研企业全方位进入市场,科研人员就必须走向工程一线。

  当女伴们在时尚都市里享受生活的时候,西南科学研究院的女科技工作者默默地走向远方,像盛开的山花扎根在崇山峻岭。

  42岁的高菊如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级女高工,拥有20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书写下一个“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当代传奇。

  在隧道施工中,爆破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业,从来都被视为女性的工作禁区。然而,高菊如却迷上了这一科研领域。那年春节,亲人在家里盼望着团圆,她依然忙碌在秦岭隧道的施工现场,用一阵紧似一阵的爆破声辞旧迎新。随着她研制开发出的炮泥机和新型炮泥投入使用,炸药耗费量从每立方米5公斤减少到3.2公斤,每公里单线隧道节约工程成本30万元。

  研制设备不易,推广应用更难。没有销售人员,高菊如就亲自跑市场。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独自带着炮泥机走遍了渝怀铁路沿线40多个施工单位。不止一次,高菊如被拒之门外,脸色难看,话更难听。但是,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再一次走上前去推销自己的产品。一路下来,竟然售出了十几台炮泥机!

  在一次海峡两岸隧道工程学术交流会上,高菊如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来自台湾的专家佩服地说:“没想到一个女性能够研究工程机械,而且研究的是隧道工程机械,更没想到还能研究爆破!”

  岩土工程施工中,我国隧道建设一直采用干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落后,粉尘多,严重影响工人健康。副研究员陈永华和同事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经过长期艰苦的科研劳动,TK961型转子活塞式湿喷机终于开发成功,结束了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没有国产湿喷机的历史。

  湿喷技术诞生了,推广之路却充满坎坷。为了推进系列湿喷机的产业化,陈永华和同事们走遍了全国各地的重点工程,穿工装,住工棚,进隧道,每天都是一身油泥。秦岭隧道工地生活条件艰苦,她们几乎天天要为洗澡伤透脑筋。后来,一位女伴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小河湾,大家不禁欣喜若狂,每天工余都到这里梳洗一番,享受短暂的愉悦。就这样,她们在几千米的隧道深处整整干了3个月!

  “最美丽的花朵”

  西南科学院的女科技工作者常说,选择了土木工程科研工作,就是选择了艰苦和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们同样具有爱美的天性,同样向往悠闲的都市生活,同样渴望相夫教子的天伦之乐。但是,当事业要求自己必须做出抉择时,她们毫不动摇地认定“工作着的思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从13年前重庆大学硕士毕业开始,万晓燕就长期从事“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合理断面形式”研究,并拿出了我国第一张客运专线铁路断面参数图。如今,这位已经出任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的科技女性仍然坚持专业研究,加班加点研究课题。有时,一次出差就长达三、四个月,母子之间基本靠电话交流。

  成昆线关村坝隧道进行受力和变形试验时,一条锚杆突然穿透岩体击中万晓燕的左眼,多块眼镜玻璃碎片嵌入眼睛和脸颊。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工地医疗条件较差,无法及时取出玻璃碎片,她不得不在3年多内陆续接受了4次眼睛手术,直到现在碎片也没有完全清除干净,视力受到很大影响,脸上也留下了疤痕。

  女科技工作者的美,更是无私奉献的升华。教授级女高级工程师唐英身体羸弱,却毅然担负起重振桥梁研究专业的重任,要么奔波在桥梁科研、设计与检测的第一线,要么就是在计算机旁进行枯燥的数据分析,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曾经两次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成都市营门口立交桥现场荷载试验时,唐英的丈夫因不明肺炎住进医院,昏迷不醒,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事先确定的断道时间无法更改,唐英掖起丈夫的病危通知进入现场指挥试验。直到4天的试验结束后,她才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听到丈夫醒来后第一句话是“叫唐英别担心,不要因分心从桥上掉下来”时,这位刚强的女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正是这些从“男人的事业”中走出来的科技女性,用自己的瑰丽人生谱写了一曲中国科技女性高歌奋进的时代乐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