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莞,不想永远当“蓝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9:00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薛蕾发自东莞

  东莞,一座与制造、财富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在木棉与紫荆在枝头竞相吐艳的这个春天,记者一路南下去感受它创新的激情,聆听它追梦的足音。

  “做加工只是赚一点辛苦钱”3月15日下午4点,记者从深圳机场出发,坐上去东莞
的班车。手上的资料提醒我,马上要去的是一座响当当的“制造名城”:全国有1/5的服装是东莞制造,全世界每10双运动鞋就有一双出自这里,约20%的玩具、20%的电脑也产自这里。东莞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拥有外资企业近1.5万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的有43家。此外这里还遍布了2万多家私营企业和22万户个体经营户。人们形容:“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经济实力给百姓带来了富足。东莞居民存款连年递增,截至去年9月,当地存款余额已达2718亿元,全国银行里每100块存款里就有1块钱是在这里存进去的。居民私家车拥有量为每百户42辆。

  不过50分钟,东莞就到了。换出租车进入城区,眼前大路通衢,商店连绵,企业林立,车流如水。可是街上来往的人并不多,沿途也很少看见科研院所的招牌。的士司机是个湖北人,到东莞开出租车7年了,他说:“东莞的常住人口只有150万,流动人口有600万,多数人都是来做工的。”和那些高校林立、古迹众多的城市相比,东莞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座工作型的城市,繁忙而务实。

  可是,随着采访的展开,逐渐让人触摸到东莞人的理想抱负。入住宾馆后,记者马上拨通当地宣传部新闻科的电话,想约当地科技局领导采访。第二天早上,工作人员说抱歉:“现在的科技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忙,加上我们马上要开‘两会’,科技创新是重要的一块内容,两位局长都在忙。”吃晚饭时,翻开当天的《羊城晚报》,东莞新闻版的头条就是:《东莞跻身火炬创新试验城市》:从今年起,东莞市财政每年为科技建设投入10亿元,争取到2010年把东莞打造成“两自”(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云集、高新产业群集、科技人才汇集的创新型城市。邻座一位本地人听说外地记者专程来东莞采访自主创新,感慨地说:“这件事是我们市领导有远见啦。我是做模具的,这一行在东莞很发达,可是接订单做加工赚的都是辛苦钱,利润很薄啦。我现在正想请一位懂技术开发的人入伙呢。”这位当地业主的切身感受,说出了东莞面临的现实压力。尽管“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让东莞迅速成为“世界加工厂”,但这主要是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资源消耗换来的经济增长,城市的根基相当脆弱。几年前,当时的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副省长的佟星就不止一次地和东莞老百姓算过一笔账: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消耗1200亩土地。2003年东莞每度电产出生产总值3.34元,也远低于全国6.19元的平均水平。如按目前每年3万亩土地消耗速度算,10多年内土地资源将消耗殆尽。除了面临这些城市内部压力之外,东莞还面临长三角经济崛起、东南亚国家对世界制造业分流带来的外部压力。

  巨大的压力唤醒了这座城市的自觉。早在2001年,一个全新的发展定位就成为东莞的新坐标: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并推动东莞经济增长方式大转变,从物业收益到产业收益;从劳力增值到智力增值;从外资经济到民本经济;从加工企业到自有品牌、自有技术的“两自”企业。

  一个本土企业“不安分”的创业故事记者在当地听说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创业故事。1989年,叶德良靠5万元资金创业,成立了恒兴电子五金有限公司,十几年下来,小日子过得挺顺。

  但从前年起,叶德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二次创业,向IT、数码领域转移。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媒体液晶电脑电视一体机,

  率先采用了最先进的散热技术,产品获得东莞工业设计大奖,自投入市场后一直热销。

  “从东莞制造到东莞创造,这个转型需要莫大的勇气。”16日,在拜访东莞日报社时,当地的同行介绍说,当时东莞人在漂亮的数字面前已经骄傲了很多年,人们习惯了原有的发展模式,也习惯于从这种方式中享受成果。突然要扭转这种惯性轨迹,很多人觉得茫然。所以,尽管当时的东莞已经意识到了借助科技推动发展的重要性,可是一些来料加工企业,因为还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因而没有非常积极地投入到科技建设行列中来。这一情形,从2002年到2003年开始一点一点地扭转了过来。直到2004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生产利润的下降,越来越感觉到转型的必要。

  从2001年,东莞出台了《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法》等多种相关政策,在科技投入中重点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倾斜。这些举措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东莞下定决心为创新发展模式、产业升级付出。经过数年的发展,原本大量涉足酒店、餐饮业的民营企业,从外来的、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中看到了发展的先机。从2003年起,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开始投向高新技术产业。6年前,全东莞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仅66家,而到2003年,当年新增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就达到了50家,总数达150家。今年,东莞将通过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育林造苗”工程,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计划”,年内力争再新增50家省级高新企业和200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量突破8000件。

  松山湖:科技与山水共一色“到深圳不能不看华为,到东莞不能不看松山湖”,当地人这样推荐。16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宣传部负责接待的小陈拿起车钥匙说:“走,我先带你进园参观一下。”走进松山湖,记者以为自己置身于一个湖光山色的公园。在这块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缓起伏的丘陵环抱着一个8平方公里的松山湖,湖水清亮如镜,岸边荔枝、龙眼、芒果、刺桐等林木果树翠绿葱茏,一栋栋浑然天成的建筑就像长在山坡上,与周围景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蓝天绿水,山林相拥,鸟声相织,美丽的南国风光让人心里暗暗惊讶:这真的是在东莞吗?

  仿佛是看出了记者的诧异,小陈自豪地介绍起来:“三年前我刚从广东美院毕业来到松山湖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除了水塘、荔枝树和杂草,什么都没有。我亲眼看着松山湖变得一天比一天美。”他开车从景色里绕行:“现在的松山湖不仅是一座公园,也是一座科技园。你看,这一片校园是广东医学院,那里是东莞理工学院,两校都已整体搬入松山湖,中山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也即将迁入。那边山坡上的建筑是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有40家企业入驻。”“徜徉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就像到了英国的美丽小镇。第一次看见松山湖,我就知道可以在这里安心地研究思考。”去年,一位留英博士参观过松山湖后,选择留在这里创业。

  然而,在东莞人眼里,松山湖的意义绝不仅于山水之美,它在东莞的版图上也不仅仅是个湖泊,而是寄托着东莞再造一个“国际制造业名城”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之梦。

  在东莞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松山湖将成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载体,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时任市委书记的佟星2002年就清晰给出了它的定位。毫不夸张地说,松山湖是东莞的科技之芯。

  在这片科技与山水共一色的风景里创新、创业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面对记者的这个采访要求,小陈显得有点为难:“我们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没有预约不能打扰他们。不过,好多广东媒体都报道过他们。”他拿出一叠剪报。

  36岁的郑为民博士是其中一位。2004年,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政府和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出资成立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这是首个落户松山湖的研究机构。郑为民和他的两位同事就是中科院入股的“无形资产”。这个研究院建立了电路设计与实验中心等九大自主创新公共研发平台,致力于解决东莞及周边地区电子企业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难题。

  东莞拥有300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95%的电脑生产零件能在这里配齐。但让东莞人不服气的是,长期以来东莞不能生产芯片。郑为民们从事的龙芯、凤芯研究让人看到了希望。“中国DVD出口到国外,都要向芯片技术所有者交钱,我们赚的只是一点点加工费。现在凤芯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点,中国DVD现在有了自己的芯片技术。”东莞是中国IT制造业之都,也是DVD产品生产基地,龙凤双芯对东莞而言,其意义已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拓朴光电科技是又一家具有松山湖创新基因的公司。小陈动用友情打动了年轻的总经理助理,对方答应记者前去参观。公司建在种着一片荔枝树的小山坡上,是由留日博士孙仲毅三年前创办的,现在已拥有光电、光纤、电化学、纳米材料和电光源5个实验室,研发出16项科研成果,其中授权专利4项。这些成果在资本的助力下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窗外是清风徐徐的湖光山色,窗边是一张张专心思考着的年轻的面孔,这样的场景也许还让人一下子觉得有些陌生,但这代表了东莞的未来。现在的松山湖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推进东莞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日益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

  3月17日,记者坐班车回深圳,眼前是比东莞更繁华的街道、更气派的建筑、更熙攘的人流。不过,这一次,记者深信,东莞,不可小瞧,因为这座城市已经下定决心:“东莞绝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也绝不能在下一轮世界经济竞争中充当蓝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