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新,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9:00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章莹发自深圳

  10公里长的滨海大道一马平川牞满目葱郁。它一头连着深圳湾的平静,一头系着皇岗口岸的繁忙;它一边眺望百年繁华的东方明珠香港,一侧依偎书写中国神话的深圳特区。

  涛声依旧,而海边的红树林茂密日甚一日。深圳湾的平静孕育民族工业自主创新的精彩,皇岗的繁忙展示着这座“奇迹之城”勃发的活力。曾经辉煌,明更辉煌!深圳,决然卓立改革创新潮头。逢春之季,记者南下再次聆听春天的故事。

  从“三来一补”到自我革新,产业向高新技术转移的发展战略让深圳在城市发展百舸争流中再占先机。

  13年领先的时间距离、13年艰苦的披荆斩棘,最终赢得今日的从容。这一次,深圳用实力博得掌声。

  “2005年,深圳GDP总量达到4927亿元,增长率15%,出口达1015亿美元,是国内第一个超千亿美元的城市,已经连续13年排位全国第一。”尽管这组数据出自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之口,但记者仍怀着难以置信的心态把该市历年GDP和增幅推算了一遍。然而,事实不容怀疑。

  记者的难以置信,是因为两年前面对城市诸强关于GDP的明争暗斗,深圳毅然喊出“不再关心GDP数字比拼”的口号,时任市长的现市委书记李鸿忠更是主动提出“把深圳市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推迟5年”。事实证明,这一招“避虚就实”之举,反而从内源上加快了深圳的发展。而这一轮发展,深圳依靠自主创新走得更加豪迈。

  依靠自主创新的发展绝不是在这两年。来自深圳市科技局的数字时间横跨两个世纪共13年: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深圳就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的路子。1992年到200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48%,2005年达到49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3年间提升了40个百分点以上。了不起的是,该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840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堪与发达国家相比。

  13年自主创新路径,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一目了然。这位从市科技局中层干部成长而来的深圳科技战线分管市领导,用三组颇有历史意味的数字为深圳自主创新划开了“分水岭”: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2000年超过1000亿元时,用了约10年时间;超过2000亿元时,只花了3年时间;超过3000亿元,仅用一年。而2005年又一举达到近5000亿元。高新产业“千亿级”的增长周期已经从10年缩短为1年!

  与每千亿数量级增长周期对应的,是深圳在自主创新“指挥棒”下完成的三大历史转型:上世纪90年代初到中后期,深圳工业在反思中完成从依靠“三来一补”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在新世纪开始的前3年中,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摆脱外资依赖,义无反顾迈上自主创新之路,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本土高科技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与跨国公司分庭抗礼;“十五”后两年,深圳的自主创新在经历萌芽、狂热、思索期后走向理智期,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从加工工业型城市到高科技产业城市的历程牞连发达国家都要走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牞而深圳仅仅用了13年牎如此弹指一挥的历史瞬间牞在这座海滨城市傲然向天的不仅是林立高楼牞更有十年磨砺而成的创新体制之剑。

  在深圳开了10年出租车的东北人曹云清,对第二故乡近年来放缓速度发展的现实有点牢骚,但听说记者要去华为,倒一下兴奋起来。“华为的强大真是毫不含糊,人家那企业可完全是高科技呐。”一个出租车司机讲出这样的话,让记者颇感意外。

  出了梅林检查站就是特区以北的关外了,梅观高速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穿行,新的“华为”研发生产总部就在山那边的坂田村。梅观高速在坂田的出口取名“华为”,司机赞叹地说,“坂田原本只有一片荒芜的农田,‘华为’搬来后才开始发展,而‘华为’出口是政府专为企业开通的,足见它的影响力。”下梅观高速后右手一拐,就有书写着“华为”两字的大石迎面。眼前的豁然开朗之后,巨大的震撼向记者袭来。这种震撼,来自科技的力量。1988年起家的“华为”只有2万元注册资金、10多个员工,是一个从事HAX交换机代理业务的作坊式公司。18年后的今天,“华为”员工2.4万人,从事研发的达到一半,研究所遍布美国、瑞典、印度、俄罗斯等国,仅不足10%的人员从事生产,2004年企业销售额达462亿元。“华为”的崛起,让西方媒体惊呼“这是一场灾难”。有人说,“深圳是中国的一个神话,华为是深圳的一个神话。”而你不得不承认的另一个现实:是中国造就了深圳神话,是深圳造就了华为神话。

  记者在追溯“华为”的发展脉络时注意到,1995年前,“华为”还是默默无闻,此后,随着深圳决策层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政策出台、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优势逐渐显露,“华为”的发展才开始加速,及至深圳市把自主创新从产业战略转向城市战略后,“华为”的如日中天才真正到来。

  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回顾深圳自主创新历程时如此概括,“深圳选择了正确的自主创新路径。”的确,根据实际,深圳已逐步完善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拓展海内外、辐射周边地区,官产学研资中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四个90%的格局”已成为体系成功的验证: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事实上,受益的不仅是“华为”。

  目前在全国叫得响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都是深圳区域创新体系的受益者,除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兴外,还有软件领域的金蝶、金证,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兴、海王,新材料领域的比亚迪、长园,医疗器械领域的安科、迈瑞等。

  “深圳是全国高新科技的最前沿阵地,它是高科技企业创新的沃土、创业的福地。”当记者来到位于深圳西南角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时,才真正体会QQ腾讯公司一位员工的这番感慨。沿园区深南大道西行,飞亚达、腾讯、TCL、创维、联想、长城、中兴通讯等企业高楼鳞次栉比,43所海内外著名院校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20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9个技术中心、22个重点实验室聚集在这里。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说,5年前这里还难见如此集中的总部大楼。

  让人惊叹的是,5年后,深圳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10亿元,连续数年居全国首位。实际上,这种用高新技术产业拉动经济的“高产田模式”已在深圳全面推开。最新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每平方公里土地实现的生产总值达到2.52亿元,居国内城市之首。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立市之本,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经济特区就是特别能改革的地区,特别能创新的地区,特别能开放的地区。“三特”让深圳义无反顾向着自主创新杀开一条“血路”。

  距离2005年仲夏召开的深圳市党代会不远,深圳人还清楚地记得市委书记李鸿忠在那次会议上的精辟论述:深圳25年来之所以能有这样骄人的辉煌成就,最核心的因素是靠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深圳25年来形成和发挥的最大优势,就是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是先人一步的开放意识。他说,深圳未来必须发展新模式,拓展新路径,改革要“胆子更大,力度更大,步子更大”,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要“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舍得个人名利”。

  自主创新意识已从决策高层、企业界向全社会渗透。记者在深圳市科技局、高新办、科技园采访时,同一句话反复出自不同人之口:“我们没有选择,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是逼出来的,是华山一条路!”深圳市技术监督局一位姓杨的同志说,“改革开放创新已贯穿在深圳人日常工作中,已成为经常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圳人真正是时时有开放意识,天天有创新思维。”这番话记者感同身受。在鹏城的4天中,关于创新的报道天天见诸于当地报章。一位市民兴致勃勃地与记者谈及不久前媒体热炒的“调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听证”一事,这位来自湖南的新深圳人分析说,“政府就是要通过这种调节机制来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在员工最低工资标准抬高后,那些没有科技含量的低附加值企业最终会迁出深圳。”的确,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深圳政府着力发展高新技术的几大动作,都使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而迁出深圳。深圳科技局一位博士感叹说,“正是这种审时度势的政府调节,为如今高新技术企业来深圳发展腾出了空间和资源。”“将深圳特区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温家宝总理去年9月13日考察并召开经济特区工作座谈会时,为深圳下一步发展明确了使命。

  今年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以“一号红头文件”下发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指明“把创新作为深圳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创新型企业高地、创新型产业高地、自主知识产权高地”,建设“创新公共基础平台、创新资本平台、创新合作平台、最佳创新成本平台、创新文化平台”。此间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掷地有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