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俗旅游带出产业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0:27 北京日报

  清晨五点,天还未亮。

  柳沟村南刘根海家已经透出灯光,掀开布帘,热腾腾的水蒸气扑面而来,50岁的刘根海正用一个葫芦瓢使劲搅动大锅里乳白色的豆浆。

  “这么早?”

  “这还早!”刘根海瞪大了眼睛。做一锅豆腐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他要赶在中午饭点之前,抢出三锅豆腐,分别送到八户民俗户家里,时间紧着嘞!

  更让老刘着急的是,村里还有五位“豆腐匠”在和他比赛哩!

  柳沟村水质甘甜,做出来的豆腐清香水嫩,在延庆地区享有盛名。2003年,柳沟民俗村以特色农家饭——火盆锅豆腐宴为招牌,在京郊一炮打响。仅去年一年,柳沟村就迎来22万游人,吃掉豆腐24万公斤。

  有需求就有供给。刘根海,这个村里原本惟一的豆腐专业户开足了马力做豆腐不说,村里又新冒出五家豆腐作坊和老刘比赛,比服务也比质量,家家送货上门,有的人家还做出了以黑豆和绿豆为原料的彩色豆腐。

  早晨八时,刘根海家的第一锅豆腐出锅。老刘的爱人龙云花推着独轮小推车给民俗户家送豆腐,记者跟到第24号民俗户闫松英家。

  “我家接待人多,什么都费。”用大托盘一气儿接过12块热气腾腾的豆腐,闫松英乐呵呵地说道。

  闫松英农家院是村里最火的四五户农家院之一,平均每月接待2500余人次。闫松英说,家里不光豆腐用的多,蔬菜、蛋、面、花生瓜子样样消费都是大宗,但大部分都从村里人手上买进,就图个放心公道。

  带着记者进厨房,闫松英指着灶台上的盘盘盏盏介绍说,“喏,那碗里的柴鸡蛋是村西柴鸡大户尤松枝家的。这做驴打滚、粘馍馍用的黍子是从隔壁老王家现买的。这些个青菜是从郭增广他们家进的……”

  民俗户家里缺啥,村里人想法儿给补啥。现在村里不仅有5家豆腐坊,还涌现出14个柴鸡养殖大户,26个水果种植大户,100多个杂粮种植专业户,专门为民俗户供应物资。还有挖山野菜的、卖粘玉米的、送蔬菜的,全村300多户人家基本上户户都跟民俗户做过生意。民俗旅游旺季,本村的供应不过来,附近四五个村的村民抢着来送货!

  正说着,四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推着自行车进院门,和闫松英打了声招呼,径直进厨房洗碗、择菜、打扫卫生,动作相当麻利。闫松英悄悄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本村请来的帮工,早上八九点到她家上班,晚上八九点下班,一个月600元工资,忙的时候一天还给发20元钱奖金。

  不仅是闫松英家,柳沟村46户民俗户家家都有雇工,多的一户要雇上十来个人。全村300余名闲散劳动力在民俗户家上了岗。

  村支书王双林说,目前,围绕民俗旅游的物资需求和劳动力需求,全村已经形成一条民俗旅游的供给产业链。去年一年,这条产业链给全村带来的综合效益达到630万元。

  类似于柳沟民俗村,怀柔官地村、房山西庄村等京郊一大批民俗旅游村也都形成了物资供给、旅游接待、劳动力配给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民俗旅游产业链。

  网络编辑:康琪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