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幼病残得到高度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6:15 深圳晚报

  政协提案处处闪现殷殷关爱之情

  老幼病残得到高度关注

  本报记者陈靓王雅报道在今年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中处处可见一种殷殷的关爱之情,许多政协委员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老年人、青少年、重病患者和残疾人身上,并为此
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从立法、政策、规定到整合相关的社会力量筹划得非常周到,纵观这些提案、建议,我们看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受到一个和谐、温馨,充满关爱的社会大家庭的氛围。

  ■尊"老"

  建议享受免费乘车老人年龄降低5岁

  本报记者陈靓报道昨日,市政协委员丘柏原将关注的视角伸向“老年人免费乘车”的问题,他在提案中明确提出:建议市政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参照香港和其他省市的做法,将我市优待老人的年龄提前为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

  据了解,我市相关部门规定:男性70周岁以上、女性65周岁以上方可享受免费搭乘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优惠。丘柏原认为,广州、惠州、河南等省市都规定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便可免费乘公交车;赴香港观光、旅游的内地居民凡男性65周岁以上、女性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一过罗湖桥便可凭居民身份证购买香港老人优惠乘车八达通卡(长者卡)、享受半价(五折)乘车待遇。丘柏原建议我市应调整老年人免费乘车的年龄,体现尊老的好传统。

  ■助"残"

  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应妥善解决

  本报记者陈靓报道市政协委员高建伟、孔爱玲对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两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提出:国内已有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城市,对特困重度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出台政策,上海市将重度无业残疾人直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增发补助金;广州设立了贫困残疾人慢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指定医院向贫困残疾人提供16种慢性病救助。相比之下,我市困难重度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相对滞后,有关部门应该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

  高建伟、孔爱玲建议:政府应该成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导性力量,承担起实现特困重度残疾人生存权利和老有所养的责任,应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财政、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出台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系统的法规依据;政府还要协调资金为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从而建立和完善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改善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扶"幼"

  以立法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本报记者王雅报道市政协委员杜勤提出了“学校应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建议,此建议主要是从现在的“小胖墩”和“小眼镜”数量上升的调查数据出发,认为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建议中提出了以“一把手问责”等方法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行动计划。

  市政协委员常炜特别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一份非常详实的提案,建议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级心理维护网络,并以心理卫生立法形式予以保障。他介绍说,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孩子难免出现“早熟”、多愁善感、思想复杂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另一方面,物质的极大丰富又让他们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虽然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课时不够,建立的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也不足。”

  他还建议要编写适应当前新情况的家长学校教材,坚持做好家长学校的日常培训、教育工作,最好能由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吸纳一些熟悉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卫生学、心理咨询学的专家、教师和医生组成“指导小组”,深入学校、社区和单位,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教育知识,为孩子们提供更深入、更全方位的心理关怀。

  ■重"病"

  多管齐下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服务

  本报记者陈靓报道在今年的政协提案中,政协委员高建伟、孔爱玲在提案中提出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存在康复机构床位少、收费高、为重度精神病人提供长期护理的康复服务机构空白、缺乏社会精神病康复机构、贫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等诸多问题。

  据了解,我市现有在册的户籍各类精神病患者9900多人,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病人达2000多人。高建伟、孔爱玲建议:有关部门应筹建深圳市康复综合评估中心,为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士提供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加快康复服务设施建设:如建立康复农场、长期护理院等,对父母年迈家庭无能力照顾或靠亲友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性精神病人,提供长期护理;社区建立综合服务中心,为其提供辅导、咨询、交流、培训、家庭生活教育、帮扶、家居护理等服务。加强对家庭困难精神病人的扶持和医疗救助力度。如对父母已退休的重性精神病人,允许纳入低保,享受低保待遇;加强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引进先进的康复机构等手段重点关注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服务。

  昨天下午,市政府各部门为政协委员提供“知情问政”服务,让政协委员们有更多机会与政府各部门直接对话。本报记者邵东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