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努力实现生物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11:34 云网

  

努力实现生物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跨越
3月20日至22日,省委书记白恩培等党政领导深入部分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我省生物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黄喆春/摄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日前在我省部分科研院所和生物资源开发企业调研时强调,云南生物产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做大做强生物产业,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思路,抓住战略重点,采取更加切实可行措施,努力实现生物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
省跨越。

  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作为三大目标之一,确立了打造生物支柱产业的目标。几年来,云南生物产业到底搞得怎样?现状究竟如何?今后如何更好发展?3月20日至22日,白恩培带着这些问题,在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秦光荣,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的陪同下,先后来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红梨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清源古尔蒙禽业有限公司等部分科研院所和企业,就生物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在科研院所,他不时与科研人员交换意见,探讨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在企业车间,他与干部职工热情交谈,深入交流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共话企业发展大计;在田间地头,他详细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当了解到部分科研院所和生物资源开发企业存在困难时,白恩培一行还“现场办公”,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22日上午,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的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上,白恩培认真听取了云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农科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负责人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

  白恩培指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生物产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发展势头好的良好局面:生物产业支柱作用初步显现,生物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知名企业和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然而,我省生物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成为支柱产业,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散、小、弱,“散”主要是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点多面广、配套能力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小”主要是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弱”主要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够强,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不顺,成果转化率不高,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还较薄弱。三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多元化投入渠道不畅,中小企业融资难。四是天然生物资源人工种养殖滞后,工业生产过度依赖野生资源,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还不多,还缺乏战略性研究和规划。

  白恩培认为,我省确定的三大目标、五大支柱是在经过多年实践,对省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思路,云南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无论从全省经济总体布局,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做大做强生物产业。我省拥有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的良好条件:有越来越明确的统一认识,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一批具有带头和骨干作用的领头企业。更重要的是,我省生物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只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云南生物产业就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白恩培强调,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云南发展的战略选择。做大做强生物产业,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人才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自主创新,激活机制。要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举全省之力,像当年发展“两烟”产业一样,努力实现云南生物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的跨越。

  白恩培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从我省的特色和优势出发,进一步明确战略重点,加快培育现代医药产业,努力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巩固提升花卉园艺产业;加快发展林产业;继续大力发展传统生物资源产业,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产业,形成加快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白恩培强调,做大做强生物产业,必须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加强宏观指导,创新产业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引导企业优化整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原料基地和园区建设;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环境;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秦光荣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副省长李新华、高峰,省政府秘书长黄毅出席会议。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沈向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