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人大代表提议城市红绿灯取消黄灯过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0: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人大代表提议城市红绿灯取消黄灯过渡(图)

人大代表建议,尽快规范城市交通指示灯,为城市交通适当提速。庄小龙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 绿灯带箭头,红灯则不带箭头,是否意味着红灯亮时可以右转?绿灯只有直行箭头没有转弯箭头,绿灯亮时司机不禁犯难:是不是可以右转或左转?

  昨天,广州市人大代表就此现象提交议案,代表主张应废除黄灯在绿灯转红灯时的过渡功能,规范交通指示灯。此外,放宽车速限制,恢复部分主干道的双向行车,尽量减少单向行车路线,为城市交通适当提速。

  迷局重重

  直行车道不见车

  左转车道排成龙

  人大代表列举了六大类、共计15个交通设置和管理不合理造成的“迷局”。

  首先,大部分交通灯在绿灯转黄灯、黄灯转红灯时的时间间隔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时间很短,往往使驾驶员措手不及。

  由于分向太细化,各分向等待时间都相对增加,这就可能造成堵塞或浪费不必要的等车时间。最明显的例子是昌岗东与宝岗大道交叉路口,这里东往西方向左转弯车很少,却专门放行一段时间,显得没有必要。越秀南路转东园横路专辟一条右转弯道,但却少有车转弯,反而都是公交车不得不“违章”左转弯用了。

  有的是辅线通行时间太短,而有的则属于主车流和辅车流的放行时间长短相反。东湖路及东华南路与东华东路交叉路口,南往北行的车辆多是向西转入东华东路的,直行的车不多,但交通灯放行转弯车的时间很短,一次约4辆通过,直行车时间太长,往往因无车通过而长时间“真空”。

  老区太多单行道

  开车如同转迷宫

  其次,城市单行道设置太多,浪费资源。广州的老区以单行道多而出名。由于单行道多,司机常要“兜圈圈”。东风路与人民路、沿江路、海珠广场、起义路等所包围的这一片老中心城区,被戏称为“驾驶迷宫区”。

  然而,有些单行道由于专辟有两边自行车道,造成机动车行驶路面相对狭窄。但随着公交车大幅度增加、多条地铁线路启动后,许多市民已不再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单行道已是没有必要。更重要的是,由于很多车都被迫加入无谓的“兜圈圈”车流中,间接造成了道路的交通流量增大。

  路段不管车多车少

  专道设置“一刀切”

  原本应起到疏导交通作用的禁令标志有时也会成为“麻烦制造者”。东华西路西端近东濠涌边的T型路口的禁令标志,每天16~19时禁止车辆左转弯驶入。但该入口是东濠涌与东华西路、中山三路、较场西路所包围的一大片社区唯一的机动车入口。代表指出,遵守这个禁令,面临“有家难回”,在两难的局面下,现状是几乎所有的车都选择了违章左转。

  与此同时,道路分向与标示欠合理、欠科学也造成堵塞与违章。例如,不管直行与转弯车流量的比例如何,“一刀切”按方向设专道。仅有两条车道却专辟一条直行道、一条转弯道或仅有三条道却专辟两条转弯道,往往造成车流量多的一条道排长龙甚至堵塞,而车流量少的一条道却“空空如也”没车行驶,这种做法也往往“迫使”一些驾驶员见旁边车道没车而“违章”借道。中山七路与人民路的交叉路口车道划分等均属于“经典设计”。

  马路处处“限速”

  殊不知慢行更堵

  交通法规定,城市最高时速60公里/小时。而目前广州具备比较宽广、平整、良好路况的路不少,在东风路、广州大道、高架桥上,若按照60公里的限速标准,则很多驾驶者都免不了会被处罚。洛溪桥限45公里时速,但按此速度必塞车,不利于迅速通过。北环高速路限80公里时速也是如此情形。市区部分交通灯与路面标志不一致,同样令司机无所适从。

  对症下药

  红绿灯都带箭头

  分道线多用虚线

  人大代表建议,应把红灯及绿灯都设计为带箭头的灯,让驾驶者一目了然。尽量减少分向放行的次数。

  黄灯一直以来都用于绿灯转红灯的过渡提示,是由于当时技术限制确实需要黄灯过渡,而现在绿灯本身可以“闪烁”或有时间秒数显示,为此,代表们建议废除黄灯。

  对车流量少的车道不宜设单独分向车道。应尽量把流量少的车道合并于混合车道,如转弯与直行合并等。分道线宜多用虚线少用实线。使用虚线为分道线,尤其是交通灯前的分道线,就可以让当时现场驾驶者在必要时变道或压线行驶,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的有效使用率和加快车辆的流通。

  此外,代表还建议放宽车速限制,恢复部分主干道的双向行车,尽量减少单向行车路线。(本报人大报道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