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花钱时别忘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0:35 广西新闻网

  据《三湘都市报》3月24日报道,3月22日,总投资达5.2亿元的岳阳楼景区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扩建的岳阳楼景区以岳阳楼公园为核心,用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整个工程以“三国”文化为主题,将部分恢复岳州古城的原貌,以重现“巴陵胜状”。

  岳阳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临湖而筑的岳阳楼,自古享有“洞庭天下
水,岳阳天下楼”之誉,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古建筑瑰宝。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北宋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

  时过境迁,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巴陵胜状”,已被当地政府视作一张提升城市品位的名片,大张旗鼓地打了好几十年了。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视角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层面而言,这当然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问题在于,3年前当地政府已斥资数百万元重修岳阳楼(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3日报道),现在究竟有无必要再拿出好几个亿来大兴土木,“重现”当地政府官员心目中的所谓“巴陵胜状”?

  笔者之所以在“巴陵胜状”前面加了个定语,基于这么三点:

  其一,范仲淹当年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岳阳楼记》,表达的是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不过是这位官场兼文坛老前辈用来渲泄个人情绪的一种铺垫。而今当地政府却不惜剜割《岳阳楼记》的灵魂,着力于部分恢复岳州古城的原貌,这是不是有舍本求末的嫌疑?

  其二,岳阳市的经济总量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湖南地级市的排名并不靠前。眼下,除了几个黄金周,到岳阳楼及君山等景点观光的游客并不存在爆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动用如此巨额的公共资金来扩张乃至人为制造旅游景点,想当然地打造“巴陵胜状”,当地主政官员敢说这笔钱用在了刀刃上吗?

  其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办法》第16条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采取公示、征询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并对有关意见的采纳情况予以公布。那么请问,当地政府计划部分恢复岳州古城的原貌,是否征求过市民代表的意见?有多少人同意花几个亿如此再现“巴陵胜状”?赶在新《办法》实施之前匆忙抛出城建改造计划,是不是在打公众知情权的“时间差”?

  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在人文、自然景观上借题发挥的现象层出不穷,动辄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规划编制方面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以致不少官员想咋干就咋干;另一方面则折射出部分官员以乱打历史或文化牌来遮盖自己的政绩冲动,以期达到某种并不见得代表公众利益的目的。岳阳斥资5.2亿重现“巴陵胜状”不过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而已。

  (徐林林)编辑:马骎作者:徐林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