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纵论天下 妙语生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5:53 世界知识

  曲星

  在记者招待会上,李肇星并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重点突出。他旁征博引、立论有据,在浓墨重 彩地突出一些问题时,又巧妙地规避了另外一些问题。同时,他还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使听众在轻松愉快之中领悟了一个又 一个外交事实。

  3月7日,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姜恩柱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外交部长李肇星回答记者问题。在这次 时间并不算太长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外长纵论天下,妙语生花,或正面阐述中国外交政策,或言辞犀利地驳斥西方媒体的某些 论调。答问重点突出,论据扎实,详略得当,语言幽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

  政策阐述全面,重点突出

  李肇星外长结合记者提出的问题,阐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介绍了外交部贯彻党中央“执 政为民,以人为本”基本理念、护侨维权的具体做法,分析了中美、中俄、中日等大国关系状况和中国与非洲、阿拉伯等发展 中国家友好合作问题,解释了中国在朝核、伊核、中东等国际热点问题上的政策,重申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驳斥了西方某些势力在中国军费增幅等问题上散布“中国威胁论”的谬论。这些问题涉及了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

  在阐述这些问题时,李肇星并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重点突出。例如,当前中日关系处于建交以 来的最低点,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都非常关注。李外长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分析中日关系问题,他强调中日关系的症结在于日 本个别领导人参拜供奉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指出不仅中国人民无法接受,而且所有受过日本伤害的国家的 人民都无法接受其这一做法,甚至与日本有过同样侵略历史但进行了深刻反省的德国人民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日本要继续伤害亚 洲各国人民。李肇星并没有停留在指出问题的根源上,而且还强调了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即胡锦涛主席去年4月 在雅加达提出的五点主张。

  又如,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中外舆论非常关注的问题,李肇星鞭辟入里,层层剖析了中美贸易赤字问题、知识产权保护 问题、对华技术出口限制问题,指出中美关系除了在一些领域有分歧外,在经济、贸易、反恐、防扩散以及朝核、伊核、联合 国改革、禽流感防控等重要领域也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合作,并指出只要美国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办事,中美就会长期 友好合作下去。

  再如,当前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企图把两岸关系引入绝路。李肇星语气严厉地警告台湾当 局领导人,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走向“台独”的危险一步,我们决不会容忍“台独”,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 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李肇星重点阐述的这些问题,均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重视,法新社指出:中国外长呼吁日本领导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 因为这一问题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问题;美联社注意到,中国外长强调,中国的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相反,中国的 发展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

  数据准确权威,立论扎实

  旁征博引、立论有据,这是李肇星在记者招待会上给人留下的又一个深刻印象。李外长对各种数据烂熟于心,在回答 问题的过程中,有关数据张口就来,既准确权威又十分贴切。谈到以人为本的领事服务时,李外长称去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 到了3100多万,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理各种领事案件近3万起,30多个部门的5000多人常驻国外,许多人在非常艰苦 的地方工作,有的地区海拔4000多米,有的地区气温常年在40度左右。在回答关于中国军费的问题时,李肇星指出中国 人均军费只是美国的1/77,这一准确数据使美国记者提问理论依据的荒谬性暴露于公众。

  在谈到中美贸易问题时,李肇星信手拈来的一串串数据充分证明了中美贸易并非只对中方有好处:去年中美双边贸易 额达2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8%;中美贸易为美国国内创造了400万~8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购买了70架 波音飞机,200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1020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的43%;中国进口了106万吨棉花,同比增长一 倍多。

  在谈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时,李外长列举了2005年中国查处的

商标侵权案子39000多件,中国法院受理的知 识产权类案子3500多件。

  谈到中国的核政策时,李肇星准确地说出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首次核试验成功的当天所发表的声明,即中 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李肇星列举了一系列权威的国际法文件的名称和通过的日期:1943年的《开罗宣言》、1945 年的《波茨坦公告》、1971年联合国大会的第2758号决议。他又以一串数据说明了国际社会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有167个,包括联合国在内的138个国际组织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 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些数据准确、权威,使李肇星的立论有了无可辩驳的扎实基础。

  回答问题巧妙规避,详略得当

  李肇星在浓墨重彩地突出一些问题时,又巧妙地规避了另外一些问题。例如,记者问中美两国关系在台湾问题上的分 歧是否会影响有关朝核问题的

六方会谈,李肇星谈了六方会谈的重要意义,谈了六方会谈至目前为止所取得的进展,谈了中方 在推动六方会谈方面所做的努力等,谈了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因素,希望美方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 号,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及中美关系大局,并表示愿意与美方痛痛快快努力,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深互信,发展合作, 妥善处理分歧。李肇星惟独没有直接回答的是台湾问题是否会影响六方会谈,但问题的答案又已经巧妙地寓于上述论述之中了 。逻辑上,朝核问题涉及美国的核心利益,六方会谈的进展需要中国的积极合作,而台湾问题涉及中方的核心利益,如果美国 毫不顾及中方的核心利益,又怎能指望中国在事关美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进行合作呢?在胡锦涛主席即将访问美国的前夕,李 外长既阐明了中国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又注意了不要因为回答记者的某些提问而增加这一国事访问的复杂背景。

  在回答关于中国的中东政策问题时,李肇星详细阐述了中国在举世瞩目的巴以和平进程问题、

伊拉克问题、中国与巴 勒斯坦的关系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特别是在伊朗核问题上,李肇星既表明了中国支持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反对 核扩散的原则立场,也表明了中国关于通过外交和谈判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基本主张。李外长说,“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 维持通过外交解决问题这一共识十分重要。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该问题还有空间”。从这句话中,世界媒体既可以解 读出中国反对在这一问题上诉诸武力的明确政策,也不难品味出中国认为在目前阶段不应该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微妙 立场。至于记者问中国在“以色列不断违反国际条约”问题上的立场,李肇星干脆没有回答,因为这一问题暗含着一个“以色 列已经‘不断违反’国际条约”的前提,而在中东复杂的因素中,对有关问题必须进行个案分析,很难就这一问题做出一个宏 观、抽象的回答。李外长巧妙地规避了这一问题。

  又如,中日刚刚结束了关于东海油气田的第四轮磋商,日本记者就此询问中方提出了哪些建议。事实上,两国政府就 这一十分敏感、两国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进行磋商,有关谈判的具体方案目前显然不适宜对外公开。李肇星不可能就“中国提 出了哪些建议”来具体回答日本记者的问题。他以标准的外交辞令答道,“这次磋商是务实的,建设性的,双方同意尽早举行 下一轮磋商”,“双方都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寻求合作”。

  李外长重点阐述他想突出的问题时,听众并不感到冗长,而他想规避某些问题时,听众又几乎无法察觉。这就是外交 的艺术。

  诙谐幽默,妙语连珠

  为加强自己所阐述的问题的感染力,李肇星在答问的过程中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使听众在轻松愉快之中领悟了一个 又一个的外交事实。当半岛电视台记者称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立场不是很清楚”时,李肇星说了一句“我估计有可能是因为你 在听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讲话的时候在忙着别的什么事情”,类似玩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 场历来是非常清楚的”。

  当记者谈到中美两个大国在有些问题上一致,有些问题上不一致,有的时候一致,有的时候不一致时,李肇星说,如 果两个大国什么东西都完全一模一样,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好多记者可能就失业了。此话一出,会场四周发出了会心的笑 声。

  在谈到中美贸易赤字问题时,李肇星不厌其烦地列举美国除了波音飞机之外只愿意卖给中国的东西:大豆、棉花、加 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佛罗里达的柑桔……说的人似乎不厌其烦,听的人却清清楚楚:如果美国人只想卖这样一些东西给中国, 而以所谓“军民两用”为由拒绝出售价值更高的高技术产品,又怎能反过来抱怨中国从美国买的东西价值不高呢?说到“军民 两用”,李肇星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指着旁边主持会议的姜恩柱主任反问记者,“这杯茶,我和姜主任喝了就是民用,要是 当兵的喝了就是军用,说得清楚吗?”全场爆发出了哄堂大笑,笑声反衬出美国对华高技术“禁运”政策的尴尬,笑声也流露 出世人对美国“禁运”政策的嘲弄。笑声未落,李外长又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问题的要害:“不要把什么问题都政治化,还是要 按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才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