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听听纪梭怎么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5:55 世界知识

  庞中英

  南开大学教授

  去年,有位新加坡外交官送我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超越纯真时代:重建美国和世界之间的信任》。作者是新加坡的 前大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纪
梭(KishoreMahbubani,也译为马凯硕)。小国经 常出大家。纪梭鼎鼎大名,国际上赞誉他是当代的马克斯·韦伯。然而,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时间仔细研读这本在中国已经引 起反响的大作。

  最近,教学之余,闭门从另外的角度思考中美关系。具体来说,这个角度就是: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对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含义。

  于是想到了纪梭的那本书,找出来细读,看到有这样一段文字:

  “美国与世界上12亿穆斯林的关系显然陷入麻烦之中。如果美国不慎,它与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关系将重蹈覆辙 。战略上,对于3亿美国人来说,与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人口集团同时难以相处,这是相当不智的。穆斯林和中国人加在一起的 人口数量几乎是美国的10倍。一些思考问题的美国要人现在目中无人,很难接受某种谨慎的、应该注入美国政策的建议。”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不等于全球的南北关系问题解决了。就在这时,美国学术界开始发出政策含义清晰的“文明的 冲突”论述。所谓“文明的冲突”,主要指的是文明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所谓“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以及中国 文明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

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大中东”改造计划、最近犯下的引起穆斯林世界众 怒的
漫画
事件,甚至美国与伊朗剑拔弩张的激烈冲突,这一系列事态可能使这种“文明的冲突”的论述“不幸”居然成真了。 用时髦的西方话语说,“预言”“自我实现”了。为此,那位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的政治学家功不可没,只是不知道该颁发 给他最高的“和平奖”还是最高的“冲突奖”,如果在诺贝尔和平奖之外还有“诺贝尔冲突奖”的话。

  当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美国外交政策负责人说过要进行愚蠢的“文明的冲突”,而且高明的美国外交家一再重 申,美国不想陷入“文明的冲突”,并且正在竭力避免陷入真正的“文明的冲突”泥潭。但是,过去五年多美国与穆斯林世界 的关系的事实,却确实像是“文明的冲突”。美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不易。至少,如上面纪梭先生所判断的,美国 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关系紧张。伊斯兰世界在充分发挥“文明”的力量,而美国在中东的作为依靠的是自认为“美国文明” 的优越。

  仅仅因为自己“实力”超“一流”,美国和美国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变了,变得极度扭曲。美国的自负就是这种扭曲的 典型反映。

  放大一点,除开穆斯林世界,美国与整个“全球的南方”的关系也不怎么样。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 标”。联合国成员国大都承诺到2015年实现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等八大目标。但美国一直觉得这个目标有 问题。2005年8月,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博尔顿居然要求删除“千年发展目标”的提法。美国的要求遭到了穷国、欧盟、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以及许多民间机构的强烈批评。

  在美国与伊斯兰世界麻烦不断的情况下,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也存在着许多大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美国的这两大对外关 系联系起来考虑,确实能发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美国处理不好与穆斯林世界以及与南方国家的关系,也可能对与中国的关系 管理不善。

  最近这两年,美国的外交政策似乎从新保守主义向务实的方向做了一定的调整。美国通过推动民主来促进中东稳定, 但美国无法接受自己认定的“极端”伊斯兰势力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正在“民主改造”中东的美国像西班牙的那位堂吉诃 德和中国那位“好龙”的“叶公”。

  《超越纯真时代》一书认为,美国没有帮助穆斯林世界的长期和连贯的计划,其许多政策令人迷惑,彼此矛盾,结果 难以实现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目标,也不利于穆斯林世界的稳定。

  美国经常注意、关注和警觉中国与穆斯林世界以及其他发展中世界的关系。随着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的深入变 化,中美关系中加入了更多的全球因素。同样,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美国与其它发展中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外交、对中美关系 意味深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