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有传奇色彩的慈善家——李春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10:33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胡丽波

  回国14年的李春平,已累计为国人捐了3000万元人民币。2004年1月11日,李春平在鲜花和掌声中接受 了北京市颁发的慈善家证书,从而使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慈善家”称号的人。去年,他又荣获本报“2005中国内地慈 善家排行榜”第四名,并当选为“年度十大慈善家”之一。

  经历了一场在外界看来有些惊心动魄的名誉权诉讼之后,美籍华人李春平仍然处变不惊,在这位“中国第一慈善家” 心中,似乎没有什么事比慈善捐赠更重要,他不停地捐款。在这个春天,李春平又一次为公众奉上一片爱心——决定向中国红 十字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为《北京青年报》的“扶贫列车”行动捐款130万元。

  遇到生命中神秘的蒙娜丽莎

  今年56岁的李春平简直就是“传奇”的代名词,有人甚至将他比做“中国的基度山伯爵”。

  李春平,出生于1949年的北京,与很多革命家庭子弟相比,出生于红军家庭的李春平显得有些异类。

  1979年9月的一天,对李春平来说是一个转折。“我当时失魂落魄,因为我长得像个混血儿,当时居委会的阿姨 就帮我借钱买了条喇叭裤和厚底皮鞋,我就这样走进了北京饭店的咖啡厅。我每天都在那里坐着,有时要一杯咖啡,有时在那 里看报纸,在那之前,我曾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个演员。因为一个护士,我跟人打群架,最后被送去劳教了3年,党籍、厂 籍也都开除了。”

  “这样坐了二个月后,一天,一个外国女人看到我之后主动走了过来,那一刻,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女人的到来其实 就是神秘的命运女神,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全部命运。

  当时,她问我这边有没有人坐,那时候我还不会说英文,她也不会说中文,我们用手势进行表达。她叫丽斯,是化名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我,丽斯后来告诉我,是因为自己做了一个梦,梦中天主告诉她,她的情人在中国,而那天在北 京饭店看到了我,她认定了这个人就是我。”

  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她为了我,在北京住了3个多月。当她离开时,我拒绝了随她去美国的计划,转而去了 英国。在那里打工,刷盘子、洗碗。有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半夜三更了,过马路,被一辆出租汽车撞了,撞出了十几米远,

出租车司机开车跑了。过了两个星期以后,腿疼得实在不行了,我就拄着拐杖,坐飞机又回到了北京。

  回来之后一检查,骨折了。这时我们居民委员会主任边英告诉我,说有个美国老太太,她派人在北京等你呢,住在北 京饭店,你给她打电话吧,咱们这儿留了她的电话。李春平沉浸在过往片断的闪现中。

  1980年,丽斯以母子关系的名义把李春平带到了美国。

  作为丽斯的男伴,李春平在美国上学、打工,直到丽斯一生中的最后两年。当她被诊断患了不治之症后,李春平辞去 工作,陪伴并照顾她。两个人在美国共同生活了10年,尽管李春平内心并不爱丽斯,但丽斯的好,又让颇具报恩心理的李忘 情地照顾丽斯。在最后两年,丽斯患上了癌症,李春平辞去工作专门照顾丽斯,每天给她擦身子,端屎端尿。在丽斯去世的前 一个月,丽斯提出要与李春平结婚,在丽斯去世的两周前,他们举行了婚礼。

  丽斯辞世时,将决大部分遗产给了李春平,现在回想起那一刻的感觉,李春平依然只有“震惊”:“我没想到她会有 这么多钱,也想没到她会把遗产几乎全部给我。”

  没人知道李春平究竟得到了多少遗产,但让外界相信的是,15年来,李春平在中国所捐赠的财富,都来源于那些遗 产。

  热爱收藏,古玩,慈善事业

  做慈善事业的人,特别是频频捐赠的人,通常是有钱的企业家或者收入奇高的职业者。惟独李春平不一样。

  尽管回国捐赠已经持续进行了15年,但看上去李春平似乎一直在吃老本,他没有做企业,没有公开的营利项目,更 重要的是,他的捐赠也是从不图回报的,甚至连善名都可以不在乎。

  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专访时,李春平回忆到了他生平第一次慈善捐赠。

  那是在1991年,回国没多久的他获悉北京密云县遭受严重洪灾,“没怎么想”就捐了20万元人民币现金。

  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李春平捐出这笔钱,似乎就像做一次早操那么平常。这正是李春平的性格,用 平常心对待钱,也用平常心对待哪怕是再隆重不过的捐款。

  “我和有的企业家不一样,我捐款不图任何回报,不图名,也不图利。”他直率地说。

  事实的确如此,正因为不是将捐款当做赢得名声甚至再依靠名声赚更多的钱,李春平的捐款没有特定目的,所以没有 特定对象,只要他觉得有人需要帮助,就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因此,他的捐款对象没有地域和行业限制。

  让李春平至今印象最深的一次不留名捐赠,发生在他的家里。那一次,一个东北人推着三轮车拉着老婆找到李春平的 家里求助。

  看着眼前这对夫妻的窘境和渴望的深情,李春平二话没说,就给了人家钱。后来,这对夫妻又来过李家几次,每次来 ,李春平每次都给。

  “您就没有想过这些求助者的真实性吗?对于每一个求助者,您都会给吗?”《公益时报》记者问。

  “我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都会给。”李春平说,“至于真实性,我不是没考虑过,但又没法考虑。比如那东北人,人 家老婆瘫痪了,还躺在三轮车上,你能说要她站起来看看吗?人家都那样子了,只能给啊。”

  实在的李春平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些人还拿着村里开的贫困证明上门求助,1万、2万、3万,李春平就这样无数 次将自己的钱给了别人,除了求助者和他自己,没人知道那些捐款的细节和数额。

  15年来,李春平的捐款遍及全国,并且都是以现金形式捐出。包括他自己在内,任何人都无法统计他所捐赠的准确 数额,事实上,这些数额对李春平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觉得没必要统计,“捐了就捐了,如果还念念不忘那些已经捐 出去的钱,那就没有诚意了。”

  对于李春平不同于其他慈善家的善举,一位名叫“泡泡狗”的网友有一段经典的评价:

  这个世界上的善行有两大类,一类是工具型的,一类是目的型的。前者只是将慈善当做营销手段或者炒作方法,行为 人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赚到更多的钱,所以他在行善前要仔细思考,要考虑风险成本和回报可能性;后者则是将行善当做终极目 标,他不为别的,任何需要救助的人,都是他行善的对象,他之所以不考虑对象分类,甚至不怀疑对象的真实性,就在于他不 求回报。

  李春平访谈实录

  记者:听说你一个人拥有好几辆劳斯莱斯?

  李春平:我从美国回来之后,买这么多好车,我自己也用不着。当时因为我们去敬老院捐款,捐款完了之后,因为老 人们有时提出来想坐这个车,从来没有坐过车,当时我就让他们坐了,让他们坐时,因这个车都坐满了,没有我坐的地方,后 来我自己打的跟在他们后面,他们在前面开着,我在后面跟着。

  记者:您当时怎么想的,您自己打的,可是你的劳斯莱斯去给别人坐?

  李春平:我当时很自豪啊,觉得自己能有这么多的好事,让自己打个车,这也是一种壮观的。尤其是后来公安局,有 三个英模结婚的时候,他们是同时结婚,集体婚礼,便给我打电话,问行不行,我说当然行,三辆车都给了他们。

  记者:那您现在的资产主要是靠什么来支撑呢,是靠遗产还是靠您自己的企业投资?

  李春平:美国的投资,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她本身自己的私人财产,比如说珠宝首饰,还有当年她在时几年里 买过的画,比如毕加索,这是一部分财产;还有她在美国的这些不动产,比如说

房地产公司,大的公司。

  记者:其实这笔钱,你在国外也享用不尽,您为什么还这么坚决的回国?

  李春平: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炎黄子孙,而且我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也觉得中国人应该回到自己的故土来,我所做这 一切的初衷,源于一段故事。

  1969年,当兵时我和战友15人遭遇塌方被困在洞里,是老百姓前来相救,我的命是老百姓用血淋淋的手指挖出 来的。这是我在1991年回国以后,报答祖国,报答老百姓的一个最根本的理由。

  记者:你这样无论留名的、不留名的,向无数需要帮助的人和机构捐款,没有人知道你的准确捐款总额,不担心自己 有一天一无所有了么?

  李春平:“我的钱不可能会用完,就算真有这么一天,如果我真没钱了,我帮助过的那么多人,一定会记得曾经有一 个叫李伯伯或者李叔叔的人帮过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