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科院自主创新之思索篇:要有民族自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11:3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李斌) 强烈的使命感和自信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8度春秋,在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所发生的变化,给人们诸多启示。

  要有使命感

  在科学院采访,无论是院长、所长,还是一般科研人员,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
使命”。

  使命感来源于认真清醒的分析。“科学院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骨干和引领——正是基于这一清醒认识,中科院上上下下近年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前沿,披荆斩棘,奋然前行。

  “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贡献,这‘三性’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做大事,不仅要做得厚实,还要走在别人前面。”长期从事科技战略研究的专家穆荣平说。

  载人航天的成功,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其中的应用任务——49个所的上千名科技人员投入了这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有效载荷研制,建成了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和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攻克了70多项关键技术,5艘飞船全部应用试验圆满成功。

  正是这种使命感,中科院药物所改变了过去的论文倾向,更加注重实际“产出”:近年来研制出了一系列新药,有的已经拿到主管部门的新药证书,有的正在发达国家进行临床试验。

  正是这种使命感,使中科院敢于直面自己:一方面邀请海外专家对科研人员进行评审,一方面邀请院外机构对整个试点进行评估。“这种勇气并不多见。对于中科院来说,不是说国家给完钱就完事了。”

  基于这种使命感,中科院不断审视自己,并将继续深化改革。“目前的机制活了,但是仍然不能充分发挥全院跨所、跨学科的优势。”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说,“因此要进一步打造10个创新基地,打破所与所之间的行政界限,围绕重大课题,进行协同攻关。”

  为此,科研组织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中科院将在创新基地层面上设立一批重大课题,由一些职能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生产力也就能释放了。”

  要为自主创新创造环境

  “8年前,这些事情,我们想都不敢想。”3月20日,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上,曾经做过北京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的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蒋协助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探月工程就是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一起开“神仙会”时聊出来的。

  “首席科学家和台领导每月第四个星期五下班后都要聚会一次,侃侃大山。”蒋协助说,“有人就提出来,中国人能不能探月?艾国祥台长马上组织人进行研究,然后配备力量,从贵州‘请’来了欧阳自远院士做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

  “如果不是知识创新工程,有谁会去想这些大事?过去中科院所属的天文台各自为政,争资源,抢项目,力量分散,你立一个项目,我也要立一个项目。是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体制发生了改变,成立了统筹的国家天文台,大家一起来想大事、议大事、做大事。”

  自主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正是通过近年来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中科院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为科技人员创新跨越创造了条件。

  改革的阵痛现在已经大体过去。然而,回想起当年的一段故事,至今仍然令人深思——8年前,一位所级领导在发言时质疑:这样搞(知识创新试点,‘关停并转’研究所),科学院迟早会关门。而路甬祥的回答如今看来已是一段经典:“有的研究所会关门,但科学院永远不会关门!”

  中关村凝聚态物理论坛、凝聚态物理前沿系列讲座、星期四工作午餐会、科学之家……仅在物理所,就定期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满足了不同层面科研人员的需求。

  金属所纳米材料研究团队、古脊椎所热河动物化石群研究团队、可控核聚变实验——托卡马克装置研究团队……在团结协作中,一个个创新团队在实战中成长,成绩卓著。想大事,办大事,成为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自觉行动。

  “过去,放眼中科院,是一根根‘电线杆’。很高,但光秃秃的,不成气候。”当过三个研究所所长的姚檀栋深有感触,“现在,电线杆长成了小树林,甚至是参天大树。”

  中科院8年来的实践,让最初对“知识创新”的质疑声逐渐越来越小。今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十一五”的国家目标,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更是成为一项全社会参与的国家战略。

  要有民族自信心

  “回顾8年,最关键是我们找回了自信心。”略为沉思,中科院副院长陈竺说,“如果说启示,这就是最大的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科技界一度以跟踪追赶为“己任”,学科布局和课题设置大都以此为原则:国外做什么,我们做什么,国外什么热,我们“热”什么。

  “以为赶不上人家,就跟踪。这在一定阶段是实事求是的,但是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我们就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陈竺介绍,《细胞》是一家权威的学术杂志,2005年,中国科学家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中科院的就有5篇。“过去,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论文,只是美好的想像。”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正是这样,中科院的数学家们一口气“找”出了多个世界性难题进行攻关;计算所提出了研制百万亿次甚至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宏伟目标;一些创新团队“问鼎”通用中央处理器、量子通信等过去难以想像的课题。新药研制、三基色激光器、脑与认知科学……吸引人才,凝练目标,被知识创新试点“搅活”了的中国科学院,在一系列国际前沿展开布局,科学家群体向一个个高峰发起了进攻。

  “自强自立的信心是创新的前提,前瞻务实的选题是创新的关键,惠及大众的需求是创新的源泉,乐在其中的追求是创新的动力。”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的“经验之谈”,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十一五”期间,必须强调带“跨越”性质的创新研究,要敢于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研究工作。“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有信心向国际前沿冲击。计算所的目标是:到2010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级骨干研究所,成为网络型研究所。”

  “以前是有心乏力。这几年,我们抓住了‘能力’建设这个牛鼻子。下一步就该发力了。”有基于此,中科院最近确定了未来15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3名。

  “人有了,设备有了,环境有了,投入也有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杨星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未来5年将是中国科学院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时期。”

  “有压力,是正常的。”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也信心满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应该是匹配的。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将达到世界三强,科技支撑经济,经济反哺科技,科技实力也将达到相应高度。何况,中科院在历次改革中都先行一步?”

  “德国超过英国花了一百年,美国超过欧洲用了六七十年。我坚信,到2020年,中科院乃至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将进入世界前列。”作为掌舵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乐观之余也异常冷静,“当然,我们现在还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锐意改革,执着创新,我们别无选择。”(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