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河流治污问题的官民圆桌对话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20:0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吴红缨 重庆报道 矿区开出的蒸汽火车每天沿孝子河边经过。这条河流经重庆万盛区,河水黑暗,水面漂着各式各样的杂物,除了蒸汽火车,没有人愿意靠近这条经年污秽的河流。
“政府治理了很多年,但还是这么难闻。”附近的一位村民一边捂着鼻子一边远远地指着孝子河说。他正在考虑要搬离这条黑河。 3月22日,人们再次聚集在一起,讨论这条不大的河。这是一场名为“万盛区孝子河治理圆桌对话会”的讨论。一名村民摇摇头说:“没听过这个新词。” 对话地点设在重庆市万盛区政协会议室。20多张桌椅被布置为四方形,参会人员围坐一堂,不分主次席位。当地来了10位政府官员、11位非官方代表。 主持人为万盛区政协副主席冯天俊。他说,这种形式是一种“创新”,因为它不是用行政手段推动官与民的交流。 这次对话隶属于世界银行赞助研究的“信息对接与圆桌对话会议制度研究课题”(以下称课题)项目,旨在提供适用于中国西部的公共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样本。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是一个新鲜事。 圆桌对话 对话议题的发起者是重庆社科院课题组、万盛区宣传部。 原定于九点半开始的会议,因为一些官员代表迟到,延迟至10点。冯天俊注意到,有几家应参会的部门负责人临时换了人。 他的脸上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不悦。但他还是让会议开始了——介绍孝子河的治理现状。 主持人或者发起方是这场会议的一个难题。根据课题组的意愿,合适的主持人是NGO(非政府组织)。“国内NGO发育较晚,能力较弱。”课题组的一名专家说。 从具有公共性质的部门中选择主持人成为方向。之前万盛开了四次圆桌会议,分别选择了居委会、区电视台和政协作为第三方。 会场幻片打出万盛区政府在孝子河边挂的标语——“美丽的孝子河,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冯天俊指着图片下方黑漆漆的河道说:“孝子河早就不美丽了,污染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政府从2000年就着手治理,效果并不显著,怎么解决?” 孝子河发源于四川南川,属长江二级支流,是万盛的“母亲河”。十多家煤矿、化肥厂、电厂及城市生活废水长期沿河污染,万盛段则集中了全流域大部分污染源。 这是一个复杂的议题。从参会者各方的身份,可见一斑。其中具官方背景的代表10位,来自区水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他们被归为责任方。11位非官方代表,包括本地政协委员,居民、村民,志愿者,他们是利益方。 责任方应主持人要求,分别向利益方阐述本部门职责及履行情况。其中少数几位准备有发言稿。 列席会议的课题组两位专家丁新正和刘华卫说,介绍职责是很重要的,因为以前群众都认为是环保局的责任。 水务局一位代表表示,在2000年及2004年前后,水务局对孝子河两个地段做了护坡、护栏建设及河床整治,总投资约1500万,但受限于资金不足,未能开展进一步的治理。 水务集团负责污水处理工程。该代表称,孝子河排污工程始于2000年,五年间四易施工单位,原来的设计已显保守,因此,不得不停工重新设计,目前已恢复施工,年底将建成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当前的问题是,排污管道必须穿越造纸厂(当地一家破产企业),没有办法进入。 负责生活垃圾及河道飘浮物处理的市政局称,他们只有两名执法人员,而沿河居民倾倒垃圾现象普遍,又具有隐蔽性,执法难度很大。 而万东镇辖区2万1千人,估计每月垃圾产生量几百吨。“我们对污染有责任”,该镇代表称,政府也苦衷。“2005年,区建委在我们镇修了19个垃圾圈,这些场地垃圾堆积如山已无容量,导致村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倒入河道。”无人处理、清运是因为缺钱,“现在镇财政是‘报账’制,镇里没有这笔预算”。 接下来是非官方代表发言。一位政协代表表示,治污成果虽有一定成绩,但效果仍不满意。“虽有10部门在参与孝子河的治理,但是工作职责不明确,也没有牵头协调部门。 一政协代表提出,讯期是否可关闭堤坝,减少污染?水务集团代表插话说,不行,这样我们无法施工。政协代表点头表示认可。 一位居民代表提出了质疑,她家住河边,亲眼看到堤坝的一项工程,因设计不合理,反复炸了两次,“反复施工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这样要不得,有的部门事前应有计划”。 而两位村民代表则表示,村里也看到环境的恶劣,不是不想治理,但要村民出钱很难,只要解决了资金问题,村民们很愿意配合各部门把环境搞好——“我们农民愿意出工,但总不能又出力又出钱吧。” 会议以相关政府单位当场作出回应结束,官员代表们都表示了要积极推进工作承诺。 万盛的矛盾 整个对话显得温和而有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污染企业未被列入责任方参会。 冯天俊说,他主持时一度很紧张,“担心群众会对责任方进行指责,引起冲突”,而“实际上这些代表都很理性,发言也有水准”。 他不知道这些代表都是经过了筛选。根据课题的要求,代表们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但这些代表还是没达到课题组要求的专业人士,课题组期望中的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绿色团队”,由专业人士组成。 一居民代表称,通过这个会议,他了解到孝子河2000年起就在治理了,而且从头到尾都有人在管理,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他认识到,“老百姓也应负起责任”。 而据万盛区宣传部副部长朱明透露,群众代表并不知道这是一场被设计的、实验性的圆桌对话,“怕他们产生误解,我们的本意也是要推动事情的解决”。 万盛宣传部,也是课题的合作方,其表示,这样的会议有助于群众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但冯天俊也指出,“个别政府官员们,对这种方式可能还有适应过程。”不过,课题组亦观察到,一些参会官员态度在发生变化。 在3月15日的另一场圆桌对话上,“出现某官员代表推卸责任的情况”,而在3月22日的对话中,“这位代表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不仅主动承认本部门的责任,会后也有积极行动”。 课题组称,相关研究成果将在月底于北京举行的专家研讨会上展示,届时,世行专家和国家环保局官员将参会。 据重庆社科院城乡研究所所长,课题组负责人之一许玉明介绍,由这个世行赞助的“信息对接与圆桌对话会议制度研究课题”项目始于去年7月,重庆和江苏被选择为中国首批试点地区,分别提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制度样本。 重庆的研究由重庆市社科院负责实施。重庆此次与世行的合作,市政府副秘书长沐华平起着关键作用。 而之所以选择万盛作为试点地区,正是因为它是中国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的一个缩影。 万盛位于重庆南部,前身是南桐矿区,设于1957年,是典型的因矿而设区的城市,高峰产煤期,近七成的劳动力从事着采煤及相关行业,1995年南桐矿区撤销,设万盛行政区。该区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矛盾,城乡矛盾,更有突出的地矿矛盾——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的关系、企业改制与政府的转接。 对孝子河治理污染的治理,是这个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迫切需求。经多年开采,当地煤资源已面临枯竭。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严重影响到地方经济,2005年,该区财政收入仅1.3亿。当地政府试图以发展旅游为战略突破,这样一条“黑河”显然有损于目标的实现。 孝子河之所以久治难清,丁新正分析说,如圆桌会议所显示,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财力有限,水行政多头管理,分工不明确,城乡管理体制尚待理顺,此外,还包括地方政府的政策,在矿区企业难以得到贯彻。 在课题组看来,万盛开展的圆桌对话实验,对于推动公共管理,促进政府科学行政有重大意义。 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上,过去的做法是政府单向发布信息,公民被动接受,而面对面的听证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 许玉明称,“转型期的中国面临许多社会矛盾,政府也希望听老百姓的声音,接受公众监督,但这种监督一是缺乏信息渠道,二是无制度推动。” “双方信息沟通不畅,老百姓有积怨,往往产生过激行为,而政府则认为对方是‘刁民’,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和谐。” 刘华卫说,“圆桌对话就是要变信息单向流动为双向互动,平等、理性、民主、公开的交流机制。” 许玉明透露,3月底北京研讨会后,试点将向该市区级环保,市级环保推进,同时还将推广至重庆的公交、卫生领域。 孝子河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对于它的治理并未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