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专设民工亲情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4:03 重庆商报 | |||||||||||
■农民工工作“四好”经验(上篇) 编者按:对于当前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已给出了答案。事实上,在重庆,广厦重庆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家”的方式,创造出的“善待好、组织好、教育好、管理好”模式,就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范例。
民工宿舍犹如军营 “几年前在贵州打工,睡的是‘猪儿觉’,在一建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100平方米的大屋子只睡10个人。”在广厦重庆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一建)第三项目工程部承建的南岸骏逸第一江岸工地上,农民工何泽宇告诉记者,一建的军事化管理满足了他年轻时对军营生活的向往。记者看到,几幢蓝白色相间的民工宿舍整齐有序,干净清爽,被围墙围成一个院子,院子里食堂、卫生间、淋浴室、娱乐室、开水间、保健室、小卖部一应俱全,每间宿舍门上还挂有住宿、轮值名单牌。推开宿舍房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洁统一的床铺上,绿色的军被叠得四棱四角,碗筷、水杯、毛巾、皮箱摆放得整整齐齐,犹如军营一般。 亲情房有家的温暖 当记者来到广厦一建二十一项目部承建的高发司建筑工地,这里的民工宿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排8间挂有“亲情房”字样的屋子更是耀眼。据二十一项目部经理黄孝根介绍,为让民工找到家的感觉,他们在民工宿舍外种植了花草,还专门设置了8间亲情房,“5间用来供长期在这里住宿的夫妻民工,3间提供给前来探亲的亲友。” 在一间亲情房里,记者见到从泸州前来看望丈夫的李长芬,她坐在床沿,边织毛衣边与记者攀谈:“以前他在外面打工,我也去探望过,但不是去外面租三四十元一晚的旅馆,就是跟他们一起睡工棚。”李长芬说,她来好几天了,一直住在这里,“桌椅、床铺、拖鞋,什么都有,就像在家里一样。” 民工夜校富了很多人 据介绍,从2002年开始,广厦重庆一建就为农民工办起了民工夜校,为农民工讲解工作技能、法律法规、生活常识。如今,授课的科目达200多种,参加学习培训的农民工超过4万人次。“通过夜校学习,民工很少到外面喝酒、看录像、瞎逛,他们有许多人都拿到大专文凭,工资比以前涨了很多。“一建董事长郭向东告诉记者,一大批农民工通过夜校学习走上了富裕路,他们的工资甚至比公司正式职工的工资都高。记者 谭柯 实习生 董娟 秦黎
改善伙食维护民工切身利益 记者 徐元宾 实习生 范颖 摄 链接 农民工称谓不存在歧视 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在就《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若干意见》采用“农民工”称谓,是经过反复研讨斟酌、听取多方面意见后确定的,不存在歧视。采用农民工称谓,既能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也能包括异地或就地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一称谓约定俗成。对农民工歧视与否,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称谓,关键在于实行什么样的经济社会政策。目前,中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