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雪龙”号为岛城捎来五亿岁奇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8:40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3月28日,“雪龙”号返回上海后,本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魏文良将一块重达12吨的南极石,转交给了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本报记者亲历现场,采访了这块珍贵的南极石背后的南极科考故事。

  南极石年龄达五亿年

  “这块南极石可漂亮了,任何见到它的人都会喜欢!”3月28日上午,当记者登上停泊在上海民生港码头的“雪龙”号时,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魏文良笑眯眯地迎上前来,带领大家乘坐船上大吊车放下的吊笼,慢慢地下到了船舱底部,见到了这块极为珍贵的石头。

  记者看到,被木板夹层包裹住的南极石呈黄褐色,石头个别地方还发出亮闪闪的光泽,其周身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孔洞,呈现出了明显的水冲石特点,从远处看上去,就像盛开的紫荆花。魏文良介绍说,这块重约12吨的南极石长宽高各为3米、2米、1.5米,上面孔洞是被南极地区的大风吹了上亿年,“吹”出来的,根据地质学家的断定,该南极石年龄达5亿年!

  发现南极石十分不易

  南极地区与内陆一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石质,但这块花岗岩材质的南极石却来自南极雪原上!具体位置是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4分22秒,为什么会在雪原上突然出现这么一块孤零零的石头?

  “这可能是冰山运动将它从别处带过去的,但这个过程可能经历了数亿年!”魏文良说,发现南极石相当不容易,首先,要用GPS对其进行定位确定其经纬度,然后,要仔仔细细地对它进行外观观察,并要拍摄照片取证,其间还要戴上手套对南极石进行采样分析,以确定该石头有没有放射性等,最后,才能确定是否可将它运回。

  为运奇石特意修码头

  魏文良说,前三次到南极科考时,他就看好这块南极石了,但由于没有条件,所以一直没能把它运回来,为了让青岛市民及游客见到这块饱经南极风雪的石头,他下了很大的决心。

  在运输南极石的过程中,南极中山站的所有人员全都上阵了,动用了拖拉机、雪地车、铲车等运输工具,还在南极石附近临时修建了一个可以停靠驳船的简易码头。据介绍,运送南极石时,后面需要5吨的铲车将其微微抬起,前面再用雪地车和拖拉机拽,上山需要一点一点地挪动,而下山时,则要把南极石放在前面,所有的车辆都拖其“后腿”,直到把南极石运到临时修建的码头边,再由驳船运到“雪龙”号旁,用船上的50吨大吊车吊上来,才算松了一口气,“整个运输过程,我们用了足足32天的时间!”

  队中有不少青岛老乡

  “我在青岛工作生活了30年,可以说,青岛是我第二故乡。”魏文良说,他先后9次去南极科考,其中四次是领队、五次是船长的身份,在“雪龙”船上,还有11名来自青岛的老乡。记者在忙碌的船上见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王少青和张永山两位老乡,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一些有关南极的有趣故事。

  王少青说,在南极的这段日子里,队员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除了每天看到的同事外,在外面见到最多的要属企鹅了。这次到达南极,正值当地的夏天,“说是夏天,当地的气温也在—10℃以下,这个季节里,企鹅们已经孵化出了小宝宝,平常,成年企鹅都要外出到海中捕食,岸上留下的一群群幼年企鹅往往只有两三只成年企鹅看护着,就如同‘幼儿园’一样,很有意思。”先后5次到过南极的张永山笑着告诉记者:“别看这些企鹅不怕人,但如果想近距离摸摸它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企鹅宝宝个个都是在冰上滑跑的高手!”

  本报记者刘延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