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成立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1:13 扬子晚报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3月29日消息上海市将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市民“用药贵”问题。日前上海召开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并将医药购销中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列入重点治理对象;有关部门已开始采取措施促使“廉价经典药”能重新上市。

  据悉,本市将成立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本部门和行业治理商业贿赂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包括医药购销的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开展治理商业贿赂
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便于检查与监督。

  “经典廉价药”有望返市

  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市经委、卫生局、物价局、医保局和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等7家单位,日前共同拟定了《临床紧缺药品生产和供应协调工作制度》。目前本市卫生部门已经提出了第一批临床紧缺药品目录。

  50年代就进入经典药品目录的廉价药“鱼肝油酸钠注射液”,两年前因亏本和无销路等原因,导致企业

  停产;还有许多疗效好的药物,如抢救心脏缺氧发作的“心得安”针剂、用于治疗癫痫发作的苯妥因钠及更生霉素、长效青霉素、环磷酰胺等数十种廉价高效药这两年也陆续淡出医院。这些药品有望重返临床。

  据了解,今后上海七个部门将各司其职:市卫生局将定期收集并确认临床确实需要的紧缺药品信息,并及时报市经委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经委根据卫生局提出的需求,协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出临床紧缺药品生产、采购要求;上药集团根据市经委提出的要求,积极组织生产、采购。

  药厂希望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中国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贿赂带来的恶果之一是不正当竞争,药厂尤其是知名的大药厂也希望能够加大打击力度。“其实药品生产的利润并不高,太多的中间环节使药价层层加码,我们希望药价和流通能更透明。”沪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药厂老总说。

  上海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的赵列宾硕士对记者说,事实上,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医院和厂商的合作,打击不正当的医药商业贿赂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医院和药厂在研发和疾病防控上的合作,这也有利于医、药、患三者关系的良性循环。

  卫生部专项整治重点

  1、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回扣的行为;

  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的行为;

  3、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不按照行政事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私设小金库、用于少数人私分的行为;

  4、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名义的财物的行为;

  5、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在医药购销和工程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的行为。

  高强痛批医药购销商业贿赂

  据新华社电卫生部部长高强昨天在北京表示,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造成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坚决治理。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上,高强还表示,这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是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正常医药购销秩序的问题。

  各单位在专项治理中发现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销企业及经销人员,向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工作人员行贿的线索,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积极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工商等部门认真查处。

  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危害主要表现:第一、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为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直接损害广大患者的利益;第二、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药品和高值耗材,既损害患者健康,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第三、严重腐蚀了医疗卫生队伍,一些医务人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