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育需要第二货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1:27 新民周刊

  原有的教育制度在全新的社会生活面前已显得处处“不合时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走制度创新的道路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现行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动因。

  撰稿/杨艳萍(记者)

  2006年2月24日,一份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互联网信息择要》,分别呈送到国务委员陈至立和国务院副秘书 长陈进玉手中。《择要》中“浙江瑞安‘阳光助学’遭遇难题,教育界人士建议全国推行‘教育助学凭证’制度”的新闻报道 ,引起了两位领导的高度关注。

  在中国各地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怎样才能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显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两位领导随即 对此做出批示,并送国务院、教育部相关领导。

  陈进玉在送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办公室主任陈小娅的批示中指出:瑞安出现的问题,恐怕带有 一定的普遍性,似需引起重视并及早采取应对之策。文中提到的“教育助学凭证”制度对西部“两基攻坚”是否会造成大的冲 击?农民工子弟就学究竟是以流入地解决为主还是流出地解决为主?这些问题需作点深入、细致、及时的调查研究。

  短短14天后,由国家“两基”办专家、正厅级干部吴宣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处副处长高学贵和杭州师范 大学教授王涤3人组成的调研组来到瑞安。

  推行“教育助学凭证”是否可行?

  2001年瑞安在全国率先推出“教育助学凭证”制度,以地方财政补贴的形式,向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发放金额不 等的“教育券”,2003年,这个做法开始惠及在瑞安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得 来瑞安就读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以及亲戚朋友的孩子,以每年4000多人的速度快速递增,2005年秋季入学,这一人数 突破了3万大关。瑞安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开始显得捉襟见肘。

  在瑞安教育部门看来,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每年都有一定的投入。当地不少学生随着出外打工的父 母到异地求学,既无法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又挤占了借读地区的教育资源。根据当地教育改革所遭遇到的困境,瑞安教育局局 长叶耀国提出了一个在全国范围推行“教育助学凭证”的大胆设想,希望在现实条件下,由此实现全国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 源配置的最优化。

  “叶耀国的建议显然是积极的。”结束调研回到北京的吴宣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安实行的教育助学凭证 制度,体现了政府关注弱势群体,提倡教育公平的原则,这种做法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在全国范围推行教育助学凭证制度 ,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进行极其慎重的研究。

  吴宣文认为,教育助学凭证在全国推行,势必会成为“第二货币”。中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这项新制度的推行, 运行成本和监控成本究竟会有多高,一时还难以估算。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从中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 地区大规模迁移,在世界各国几乎绝无仅有。初步估算中国现在已经进城的农民有1.4亿人,还有1亿左右的农民即将进城 ,这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果现在起在全国范围推行教育助学凭证制度,那么进城农民的医疗问题该怎么解决?住房问题该怎么办?这有可 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因此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吴宣文看来,农民工进城打工,是在为当地创造财富,同时也是这一地方的纳税人。流入地政府应该把他们当作自 己人看待,一视同仁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包括教育问题。“瑞安的教育助学凭证在一定区域实行是可行的,它简单实用, 也相当公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吴宣文指出,“全国推行教育助学凭证”的设想存在消极的一面,那就是隐含其中的排他的“外乡人”情结。“ 这种观念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消除。”吴宣文说。

  农民工的“二元性”损失

  对于那些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外乡人”情结可谓多种多样,表现在子女教育问题 上,近年最为遭人诟病的就是针对外乡人收取的“借读费”。

  2003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 ,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至此全国各地才逐步取消了备受非议的“借读费”政 策。

  来自杭州师范学院的调研组成员王涤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她认为如果要探究 “外乡人”情结的深层原因,还要归结到我们现行的“户籍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学龄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必须在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学校入学,才可享受到义务教 育的国民待遇;一旦离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将失去这一权利。

  王涤说:“现行的教育制度带有很强的区域性制约。就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而言,城市是由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农村主要由乡镇筹集,经费主要来自农民所缴的附加费。这样,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入学,对流入地政府来说无疑要支付一 笔计划外的教育费用,给当地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造成压力。”

  不少城市人心目中也因此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民工子女就学如果享受的是平等教育权利,就会挤占城里的孩子对现有 教育资源的享用。如此一来,同样为地方财政做出贡献的农民工,既丧失了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的权利,又遭受流入地政策性 的歧视和排斥,二元的社会结构给进城农民工带来了二元性的“双重”损失。

  “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中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强流动弱迁移的状态。在大多数国家,外来移民社会地位的变动,是 通过代际流动来实现的;经过努力,到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基本可以达到地区一般水平,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

  而在王涤看来,目前进城的农民,不仅无法获得城市社会身份,而且他们无论通过怎样努力来改变生活现状,也无法 改变他们“农民”的身份,他们的子女也不能因为在城市出生和长大而自然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农民工的子女们必须像其父辈 一样,经历一个重新进入城市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不符合可 持续发展观。

  教改是一个连锁性问题

  随着政府多年来的努力,民工子女小学阶段读书难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从前几年开始 ,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女开始步入初中和高中年龄。在小学阶段,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放宽,不少民工子弟学校相继设立,对地方 教育资源起到了辅助性作用。大批民工子女进入初中,流入地初中部的教育资源和经费压力随之增大,尽管现在只出现了局部 的紧张,但这种局面今后是否会快速蔓延尚有待观察。

  进入高中阶段,外来人口子女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高中三年为非义务教育,家长经济压力陡增。更为麻烦的是,由 于不少省份高考内容和形式存在差异,同时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又会引起诸多社会和家庭的冲突与矛盾。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其实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连锁性问题,瑞安所推行的“教育助学凭证”制度,只能说是现行制度 和经济环境下的权宜之计。王涤认为,目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有许多正是源于制度的滞后与生机勃勃的社会生活所产生 的矛盾。

  “原有的教育制度在全新的社会生活面前已显得处处‘不合时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走制度创新的道 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现行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动因。”王涤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