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能漠视的一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1:27 新民周刊

  碧 玺

  这一次,泰康路尔冬强艺术中心将五位青年画家推到公众面前,这也是主持人尔冬强精心策划的“毛泽东后青年艺术 家群展”的第三场。我们可能对这五位青年画家有些陌生,但很有必要记住他们:石至莹、潘文艳、赵爱华、曹炜、唐天衣。 是的,他们还没被上海的主流艺术家群体所接纳,在大多数出版物里,他们的身影还很模糊,在一些画廊老板的记
忆里也搜索 不到这些人的姓名。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他们实际上遭到了某种势力的故意冷漠。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里 ,他们的隐身揭示了一个普遍性问题——谁来发现天才?谁来欣赏新一代画家的作品,或者,又有谁能知道这一代青年画家心 里的秘密。

  尔冬强这样解释“毛泽东后”的概念:他们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与上一代油画家从苏俄现实主义艺术中汲取 养料不同,也没有在创作时刻意表现重大题材的激进意识,或者说为了某种纯洁理想或功利目的承担过于沉重的政治使命。但 他们的成长史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他们的艺术观形成之时,也是西方文化大举进入之时,他们的迷茫与困惑很真实地反映 了青年人的普遍情绪。

  但是他们是有才华的,在学院里接受了正规的艺术教育,加上自己的努力,已经成熟地表现出个性风貌。但是,现实 又令他们沮丧,美术馆不会给他们办画展,画廊老板不会关注他们,过去我们还有文化宫、文化馆,会经常推出一些有潜质的 艺术家,政府部门把这些公众场所当作“文化阵地”,那种相互切磋的氛围很令人怀念。现在市场经济启动后,文化机构的职 能弱化了,场馆的利用受到商人的主导。

  这些年来,尔冬强艺术中心以一己之力在弥补这方面的缺憾,有计划地举办一系列高品质的艺术展,承当了当年社区 文化单位的职能。社区里的民众谁都可以来,不收门票,在开幕式上还能喝杯咖啡。漂流在都市边缘的艺术家的际遇引起了曾 前往视察的李长春同志的关注。他说:“我们不能轻视这些艺术家,他们可能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当话语权转换后再 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就晚了。”

  在这个画展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画家迥异的风格,比如石至莹的晦暗沉郁其实在呼唤一种关爱,赵爱华的卡通 化形象,似乎要保持一种想象的童贞,潘文艳的《灰》系列,以粗犷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人性中复杂的一面。唐天衣的作品看似 抽象,却比当下的同类作品更有质感和现代性。曹炜的《青春造像》以写实的手法传递了一代人的普遍情感,其伤感色彩令人 感慨无限。他们在作品中想表达的想法,也支持了尔冬强的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