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询问要不要火药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如一味强调“调和”,民主的味道往往被冲淡

  □本报记者余颖

  一股强烈的询问旋风,正在羊城刮过。今年的两会,共安排了8次询问会,其中有两次询问会不允许公开报道。各路媒体都不惜笔墨大篇幅报道了每一场询问会。

  询问会确有温和型的。记者有次就发现,某代表很有风度,开场前还绕到对面向被询问方一一递名片,此举为整个询问会奠定了温和气氛。用代表的话就是“请有关部门面对面聊一聊”。我问你答,询问人与被询问人的互动交流也比较顺畅。被询问方的主动倾听和真诚答复,是一种负责的姿态。

  当然更多的是激烈型的。常看到代表穷追不舍,有时七八个代表就某一问题反复“轰炸”。毕竟,所问的多是代表监督数次却解决不了的民生大事,他们的心情何等急迫啊。若遇到被询问方拒不正面作答,或是语焉不详、含糊其词,或是干脆“打太极”,代表自然是脸红脖子粗,情绪越发激烈,“我把这些问题都抖落出来了,怎就不能给个说法呢?”

  昨天那场对市卫生局的询问会,记者就亲历了这么一幕——

  “您如果觉得说得太敏感,我可以请媒体记者出去。”见被询问方一再“绕圈子”,代表终于急了,想出此招。

  众记者面面相觑。当然,没有一个人离开,被询问方也仍是三缄其口。最后,询问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不止一次听到这样莫名其妙的“调和”的声音:“这是询问,不是质询”、“大家气氛不要搞得太紧张”、“询问就不要有火药味”。真如此,可以想象的一个结果就是:即便询问人对要害问题紧逼不舍,对政府官员紧追不放,最后在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劝和声”中,往往是点到为止、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皆大欢喜的局面。

  代表的发问,背后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即便如此,各种压力也似乎让敢言率直的代表无处逃遁。“昨晚我的电话铃响个不停,各方面的人要请我出来喝茶沟通,说你开会也是沟通,就不用上会吧。”一位在询问会上“放了炮”的人大代表第二天这样发牢骚:“我呀,现在两头不是人。”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