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先进性 推进新农村:希望村的新气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0:57 青海新闻网 | |||||||||
青海新闻网讯 贵德县尕让乡希望村,坐落在距县城17公里的黄河北岸,这是一个地无三尺平,抬头顶到山,低头摸到黄河的贫癖山村,被人们称为拉羊皮不沾草的山旮旯。2004年,希望村党支部狠下决心,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辟山填沟,凿山造棚,铲平大大小小20多个山冈民,填平沟壑16条,开挖土方近10万平方米,用辛勤的汗水和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使一座座蔬菜温棚拨地而起,到今年年初,全村已建成210座温棚,年均每棚可收入达5000多元,人均收入达1680元,全村总产值达200万元,全村购置手扶拖拉机93辆,电视普及率达1
1991年,尕让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调庄搬迁、异地脱贫致富的办法,从尕让、大磨、亦石扎等6个特困村云动员组织86户农户搬迁到希望台,初到希望台,山大沟深,农户面对一不通电、二不通水、三不通路的这片贫癖土地,不少人发出:希望村里没希望,低头深沟抬头山的的无奈感叹,许多村民因条件艰苦,生存环境差,陆续搬回原来的村庄居住,难道希望村真的没希望吗?尕让乡党委、乡政府和希望村“两委”班子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他们首先从思想上找原因,观念上找差距,认识上找不足,发展上找出路,多次召开干部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村上下形成了一条心,争项目、跑资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突出解决群众用电难、吃水难的问题,先后投资2万元架设输电线路3.5公里,使群众告别了以往油灯照明的历史。2001年又投资57万元进行了农网改造。为了彻底解决吃水难的问题,他们动员群众开渠引水,将黄河水引到全村的制高点,造池埋管,开挖土石方1万余立方,解决了全村86户、2000头只牲畜的饮水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乡、村两级领导,针对该村地处黄河沿岸,靠山临水,气候温和,光热充足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了“以农为主、突出重点、蔬菜先行、大棚占山”的经济发燕尾服思路,面对门前山包如林,沟壑交错的这方贫癖土地,他们的目光超越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山包,毅然做出挖山造田造棚,让荒山变平地的决定,决有路,村民们腰系强索在山崖上凿石修路,没有机械,他们自愿借债筹钱,雇用推土机不分昼夜,奋战40多天,开挖土方量近10万立方米,铲平山包20多个,填平沟壑深洞16条,平整土地300亩,当年修建温棚38座。为使更多的群众掌握暧棚种植技术,村支部委员韩斌帮率先走出去,自费到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参观学习温棚蔬菜种植技术,随后组织全村13名农业骨干到西宁参加技术培训,他们在西宁等地既学到了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又看到了温棚蔬菜带给农民的巨大经济效益,使他们信心倍增,当年所有新建温棚一次性试种西红柿辣椒,亩均收入达8000元,这实实在在的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验证了希望村大有希望这样一个真理,他们又一鼓作气,又推出造地,新建温棚,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共建成210座温棚,当年投资,当年收益,当年收回成本,创造了贵德温棚建设史上的奇迹。(作者 金发昌 王晓英 赵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