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区垃圾分类桶装环保差(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4:43 法制晚报
小区垃圾分类桶装环保差(图)

小区垃圾分类桶装环保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北京平均日产生活垃圾1.2万到1.3万吨分类投放可减少50%市民意识需提高

  目前全市有1400多个小区、大厦和工业区初步具备了垃圾分类投放的条件,部分小区和大厦垃圾分类成果明显, 但一些居民分类意识淡薄已成为阻碍垃圾分类进展的“瓶颈”。

  现象

  回收起来“一桶装”

  垃圾分类白费劲儿

  家住海淀区华清嘉园的罗女士说:“现在都提倡垃圾分类,可是我们分好类的垃圾也是统一放在一个大桶里,岂不是 白费劲儿了?”

  据罗女士介绍,由于楼里每一层都设有一个大垃圾桶,居民把各种垃圾都往这一个桶里扔,难以做到“物以类聚”。

  记者近日在本市一些小区里发现,室外设有一些垃圾桶,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分。但很多居民表示,为 图方便,不会把垃圾扔到楼下的分类垃圾桶里。

  记者在西王庄等小区发现,尽管社区里设有分类垃圾桶,但清理垃圾的车还是把各种垃圾放在一起运输,并没有分类 运往处理站。

  在采访中,还有很多居民表示自己没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或者缺乏如何将垃圾分类的知识。

  相关说法·市政管委

  1400多个区域可垃圾分类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宣教处的郭处长介绍,北京市平均日产生活垃圾在1.2万到1.3万吨左右,这个数字随季 节变化而不同。

  对于社区里的垃圾分类,郭处长介绍,从2002年开始,本市大规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4 00多个小区、大厦和工业区初步具备了垃圾分类投放的条件,覆盖人口约300万人。其中部分小区和大厦垃圾分类成果明 显,像梅园小区、王府温馨公寓、天莲大厦等小区和大厦的生活垃圾减量率在50%以上。

  市民分类意识还需提高

  郭处长说,目前垃圾分类还处在初期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分类投放效果不理想、分类后的垃圾有的又混合运 输、再生资源回收渠道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各区县发展不平衡等。

  政府部门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将垃圾分类的习惯;同时,提高垃圾分类运输的管理水平 ,做到分类投放、分类运输;此外,做好后续处理工作,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发酵制成农田用肥和绿化用肥,对热值较高的可 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相关说法·专家

  政府应鼓励资源回收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介绍,分类后的垃圾又放在一起混合运输,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 分类后的垃圾应该作为资源进入资源回收系统,由专门的封闭车辆来运输,而不是普通的垃圾车。在垃圾回收方面,政府应鼓 励和扶植进行垃圾回收及再循环利用的个人和企业,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做到“政府支持,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科学治 理”。

  此外,市民养成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和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和知识的普及。

  相关链接

  回收1吨废纸张,可生产0.8吨再生纸,节约4立方米木材、512度电、250吨水。如果生产规模为150万 吨的造纸公司每年100%采用废纸张为造纸原料,则相当于每年有120万棵30年树龄的松树免遭砍伐。

  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成品钢0.85吨,减少空气污染85%。

  回收1吨废塑料,可再生塑料颗粒0.5吨。

  废玻璃可以掺入玻璃生产过程,生产新的玻璃制品。

  文/记者曹晓芳摄/记者林晖

  丰台区嘉园二区的垃圾混成一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