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言论:期盼阅读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0:1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在本月中旬结束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再度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该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众多与会委员的强烈共鸣,而且还得到前来参加讨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称之为再次,是因为早在2003年的两会上,朱永新委员就提出了将9月25日这天定为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不仅因为这一天是鲁迅先生的生日;大中小学生已到校上课;9
月是收获的季节,“阅读图书,拥有精神收获”;更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北大季羡林老教授称,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欢藏书和读书的国家。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古籍中所寄托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历千年而不衰,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些爱藏书和读书的先民。

  有一组数字,说香港地区千人中有700多人读报,日本只有1亿多人口,而《朝日新闻》可以发行1000余万份,而8000万人口的德国出版社有2000多家,我国出版社的最新数据则是586家,德国每年图书发行的总码洋一度遥遥领先于中国内地。朱永新委员指出:有资料数据显示,当下我国国民有读书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上海是全国读书指数较高的城市,人均年读书量只有6~10册,而以色列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本!朱委员一项调查还发现,竟有80%的大学生未完整阅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更应该看到,电视、网络的发展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年轻人有很多时间在网络上“游荡”,不停地跳跃,转换,对纸质媒体却越来越陌生了。同时,青年“偏食”励志图书,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取向,同样让人们担忧。

  在一个文化层次普遍提高的社会,将读书当作一种休闲的方式,变成一种生活的需要,不仅需要心灵的净化,需要远离功利主义的诱惑和形式主义的羁绊,更应该通过培养,提高国民的阅读情趣,包括建立全民的读书节来引导,组建读书会、俱乐部此种商业运作方式来推动,靠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营造浓郁的书香气。

  人是需要文字抚摸与慰藉的,因为文字能感知生活的冷暖,文字能让人感受生命的敬畏。阅读不仅可以给我们知识和思想,更给予我们一种心灵的观照和陶冶。纸媒体的阅读更能使我们的心迅速安静下来,和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可承继文明的薪火。正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继承这个在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季羡林语)”

  这些,不妨从建立国家阅读节开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