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隔306年 后人发现老祖宗诰封石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8:46 沈阳晚报

  

时隔306年后人发现老祖宗诰封石碑

  3月29日,富治中、富致民二兄弟称:他们老家苏家屯区大沟乡莽公坟村,现存一甬清代石碑,是他们祖茔惟一遗留下的文物。记者闻讯后,当即随同富氏二兄弟一道,前往莽公坟村勘查石碑。

  发现石碑

  苏家屯区大沟乡莽公坟村,位于沈阳城东南约35公里处。经过一番寻找,大家终于在一座悬挂着“沈阳市诚信天然矿泉水厂”牌子的院落里,发现了一甬石碑。这便是富治中、富致民所说的祖茔地“莽公坟”石碑。经查看,该石碑为石灰岩材质,残长244厘米、残宽106厘米、残厚35厘米,为大型石碑。尽管该石碑业已风化、破损,但其四周腾龙云纹依然清晰可见。

  寻找碑头

  有碑身就会有碑头、碑座。于是,大家又开始寻找碑头、碑座。结果在该院落东邻、悬挂着“大沟乡莽公坟村完全小学”牌子的院落里,发现了该石碑的碑头、碑座。记者看到,该碑头令人惋惜地被压在水槽子下面,残损严重,却仍然可见雕工精致的盘龙纹饰、阴文“诰封”篆字和满文。该碑头残高90厘米、残宽134厘米、残厚35厘米。距碑头东北半米远处,“螭首龟趺”碑座被埋在土里,仅仅露出一部分,但已令人痛心地风化出沟纹。距离两个院落北一公里处,为一座丘陵。富治中、富致民介绍说,丘陵的向阳坡上,便是富家的祖茔地。

  据富国春整理的“富氏宗族谱书”记载,“莽公”为该家族的一世祖“莽色公”。在“富氏家谱”中,富治中、富致民排列在十一辈。

  专家考证

  3月29日下午,记者请教了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史学专家佟悦。他介绍说,据《奉天通志》记载,“莽色公”为“纳殷地方富察氏”人,满洲白旗。当时,满族有“长白山三部”,即长白山、纳殷、诛舍里,分布于现在的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从顺治九年考取满族进士分析,“莽色”应为清朝入关之前,就居住在苏家屯区大沟乡莽公坟村。“莽色”先担任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然后转为“盛京户部侍郎”。他任官时间在康熙二十二年至康熙二十七年之间,为正三品文官。康熙二十七年之后“莽色”任职情况,史料并无记载,据推测,可能当时“莽色”已经谢世,更有可能因病“乞休”,辞官回乡休养。

  史学家佟悦介绍说,“纳殷富察氏”家族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大学士、高官,如福敏大学士等等。“莽色”是清朝入关后,仍然留在沈阳的官员。当时,在清朝的吏部、刑部、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六部”中,沈阳作为陪都盛京,惟独没设任免、考核官员的“吏部”,呈现“五部”行政管理体制格局。“莽色”供职的“盛京户部”,负责管理当时沈阳的财政、土地、税务等,其部门十分重要。

  珍贵文物

  永奇是根据康熙皇帝的“诰封”,为父亲“莽色”立碑的。只有以皇帝名义颁发的“诰封”,才有权批准某某在墓前“立碑于道”。由此可见,“莽色”的职位不低、业绩不小,为当时沈阳的名门望族之一。

  佟悦认为,作为沈阳早期的满族进士、文豪、官宦,“莽色”从小便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当时难能可贵。从清代延续至今,该村庄一直以莽色祖茔命名村名“莽公坟村”,更是十分罕见,可见“莽色”及其“纳殷富察氏”家族,在当时沈阳的名望和影响。

  佟悦认为,距今306年的“莽公石碑”为珍贵文物,为研究沈阳地区的满族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潘旭摄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